OSI七层模型与TC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由国际化标准组织定义 又称ISO
只有参考意义,为了整合市场,协同统一而研发。

应用层---->数据 为用户提供接口,提供各种服务
表示层---->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会话层---->数据 负责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维护,关闭会话关系
传输层---->段 建立主机端到端的链接,TCP/UDP就在这层
网络层---->包 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帧 封装数据链路层表示,定义物理连接
物理层---->比特流 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数据包的过期就是从应用层一层层往下封装,通过物理层发送出去。
接受到数据包时从物理层开始网上一层层解封装,最后达到应用层。

TCP/IP五层模型
OSI只是模型提供参考,实际按照的是五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五层协议每层对应的硬件设备:
应用层:计算机,服务器 (HTTP,FTP,TFTP,SMTP,SNMP,DNS)
传输层:防火墙 (TCP,UDP)
网络层:路由器(ARP,RARP,ICMP.IGMP)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物理层:网卡

TCP和UDP的区别:

TCP UDP
面向连接 不面向连接
可靠 不可靠
三次握手 不握手
非实时性 实时性
速度慢 速度快
安全 不安全

什么是TCP协议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要和服务端进行通信,首先要告知服务端一声,遂发出一个SYN=1的连接请求信号,”服务端哥哥,我想给你说说话”。

第二次握手:当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此时要给客户端一个确认信息,”我知道了(ACK),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现在能连吗(SYN)”。

第三次握手:当客户端收到了服务端的确认连接信息后,要礼貌的告知一下服务端,“好的,咱们开始联通吧(ACK)”。

到此整个建立连接的过程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双方你一句我一句甚至同时交流传递信息的过程了。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u5006150054/article/details/8015744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TCP协议的四次挥手:
第一次挥手:双方交流的差不多了,此时客户端也已经结尾了,接下来要断开通信连接,所以告诉服务端“我说完了(FIN)”,此时自身形成等待结束连接的状态。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知道客户端已经没话说了,服务端此时还有两句心里话要给客户端说,“我知道你说完了(ACK),我再给你说两句,&*……%¥”。

第三次挥手:此时客户端洗耳恭听继续处于等待结束的状态,服务器端也说完了,自身此时处于等待关闭连接的状态,并对告诉客户端,“我说完了,咱们断了吧(FIN)”。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知道服务端也说完了,也要告诉服务端一声(ACK),因为连接和断开要双方都按下关闭操作才能断开,客户端同时又为自己定义一个定时器,因为不知道刚才说的这句话能不能准确到达服务端(网络不稳定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网络原因),默认时间定为两个通信的最大时间之和,超出这个时间就默认服务器端已经接收到了自己的确认信息,此时客户端就关闭自身连接,服务器端一旦接收到客户端发来的确定通知就立刻关闭服务器端的连接。

到此为止双方整个通信过程就此终结。这里要声明一下:断开链接不一定就是客户端,谁都可以先发起断开指令,另外客户端和服务端是没有固定标准的,谁先发起请求谁就是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acert路由追踪原理:
通过向目标发送不同的TTL值,首先发送TTL为1的回应数据包,并随后的每次过程将TTL递增1,直到目标相应或TTL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
当到达每个路由器的TTL值为0时,路由器会将超时ICMP报文给源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46588765/article/details/10610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