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

一  OSI七层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 ,OSI七层模型主要解决的是,异种网络之间互联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

看图说话。

 1-1   OSI七层简述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比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 0 转换为电流的强弱类进行传输,到大目的地后 在转换为 1 0 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数模转换 和模数 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主要讲物理层接受的数据进行MAC地质(网卡地址)的封装与解除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叫做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3,网络层,主要从下层接受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把这一次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4,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 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较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相反,

用户传输可靠性要求低,数据量较少的数据,如QQ聊天就是通过UDP传输的)主要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大目的地后再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短。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受端口)简历数据传送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收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使MAC地址或者主机名)

                   6,表示层:主要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 加密与解密 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识别的东西,图片声音等)

                   7,应用层:主要是终端应用,比如说是FTP(各种文件下载),web浏览器,QQ(可以理解成我们在电脑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就是终端应用)

 1-2  工作在不同层次中的设备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1-3   数据传输的过程

        应用层          标记1,用的什么软件发送                                               用什么软件打开

        表示层          标记2,是什么类型数据(文本,图片,声音)               数据的类型

        会话层          标记3,传输给谁?                                                       发给谁

        传输层          标记4,同过怎么样的传输方式(协议,端口)                用的什么协议 发送给哪个端口

        网络层          标记5,发给哪一个IP地址?                                             是否是发送给此IP地址的

        数据链路层   标记6,找到IP对应的MAC地址                                         是否是发送给此MAC地址的  帧

        物理层              1010101010010101010                                              10100101010100101                        

 

二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分层模型(TCP/IP Layening Model)被称作因特网分层模型(Internet Layering Model)、因特网参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1-1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对比


   
  

1-2 TCP/IP参考模型中的层次对应协议

模型 协议
应用层

DNS HTTP TELENET SMTP RPC

IRC FINGER WHOIS USENET 其他

传输层 TCP UDP
网间层 IP ICMP
网络接口层 ARP RARP 其他

 1-3 TCP/IP四层模型

TCP/IP协议被组织成四个概念层,其中有三层对应于ISO参考模型中的相应层。ICP/IP协议族并不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因此它不能独立完成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必须与许多其他的协议协同工作。
  TCP/IP分层模型的四个协议层分别完成以下的功能:
       ​1、网络接口层

    ​    ​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并没有真正描述着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上层:网间层一个接口访问,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2、网间层  
  网间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本层包含IP协议、RIP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负责数据的包装、寻址和路由。同时还包含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用来提供网络诊断信息。网络互连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连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 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 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4、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对应于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达层。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包括Finger、Whois、FTP(文件传输协议)、Gopher、HTTP(超文本 传输协议)、Telent(远程终端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IRC(因特网中继会话)、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等,也有基于UDP协议的。

 参考  http://blog.csdn.net/yaopeng_2005/article/details/7064869

猜你喜欢

转载自w574240966.iteye.com/blog/219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