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第二章练习

第一章

判断题

在端系统运行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中,C/S 方式被称为对等通信。( F)

使用交换机的网络中,各个端口的主机在理论上是独享网内带宽资源的。(T )

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称之为累积确认。(T )

分组交换发送端,需要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长度可变的数据段。(F )

网络层处于运输层和应用层之间。( F)

OSI/RM 的最高层是网络层。(F )

TCP/IP 是一个工业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T)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主观题:

1.在分组交换网中,若要传送的报文大小共10000000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10 段链路,每段链路长1000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0000000 m/s,数据的发送速率为10Mb/s,设每个分组的长度为1000bit,在不考虑处理和排队时延的情况下,请计算该分组交换的总时延的大小

传播时延:每段链路上的传播时延设为t1,t1=1000/(2*100000000)=5/1000000s

发送时延:在源点上将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出去的时刻记为t2,则t2=10000000/10000000=1s

一个分组需经过9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记为t3,t3=1000/10000000=1/10000s
总时延=t2+9*t3+10t1=1.00095s

2.已知要发送的报文共 x(bit)。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输时延为 d(s),数据率为 b(bit/s)。在电路交换中,电路的建立时延为 s(s)。在分组交换中, 分组长度为 p(b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时延小?

电路交换的建立时延为s
发送x比特的报文所需要时间为x/b
电路交换传播时延为kd
电路交换总时延为s+x/b+kd

分组交换总时延由三个部分组成:
报文划分为x/p个分组,每个分组发送时延为p/b,总的发送时延是(x/p)*p/b
总的传播时延为kd
分组经过k-1段链路,每段链路产生转发时延p/b,总的转发时延是(k-1)*p/b
报文交换的总时延(x/p)*p/b+k*d+(k-1)*p/b

分组交换小于电路交换时延,即(x/p)*p/b+k*d+(k-1)*p/b<s+x/b+kd,当x>>p时,(x/p)=x/p,分组交换小于电路交换时延的条件为(k-1)p/b<s

3.对于一副 1024×768 像素的图像,每个像素需要 3 个字节。假设图像没有经过压缩,也不 考虑传输中增加的额外开销,那么用 56kbps 的调制解调器传输需要多长时间?用 100Mbps 的以太网呢?

该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1024*768*3B=2304KB
若用56kps的调制解调器传输,所需时间为2304KB*8/(56kbps)=337s     

若用100Mbps的以太网传输,所需时间为2304KB*8/(100Mbps)=0.189s=189ms

4.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 3.8×105km,在它们之间架设一条 200kbps 的点到点链路,信号传 播速率为光速,将一副照片从月球传回地球所需时间为 501.3s。求这幅照片的大小。

传播时延:(3.8*10^5km)/(3.0*10^5km/s)=1.3s
发送时延:501.3-1.3=500s
图片大小为:(200kps*500s)/8=12500000B=11.9MB

第二章

判断题:

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个,一进一出。(T )

通常情况下,远距离通信使用多模光纤,近距离通信使用单模光纤。( F)

模拟信号不可以在无线媒体上传输。(F )

数字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须以某种方式保持同步。( T)

模拟信号不可以在无线媒体上传输。(F )

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F )

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T )

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信道。(T )

单选题:

多选题:

3-3 这道题目答案应该是:无线电波,光纤,红外线,激光

填空题:

主观题:

1.什么是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固定序号的时隙,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

2.有四个站进行CDMA通信,四个站的码片序列分别如下: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现已知A、C、D分别发送了0、1、0,请问可被接收到的码片序列是什么?

Ax=(+1+1+1-1-1+1-1-1)
Cx=(-1+1-1+1+1+1-1-1)
Dx=(+1-1+1+1+1+1-1+1)
空间中可被接收到的码片序列为:(+1+1+1+1+1+3-3-1)

3.请用香农公式计算,假定信道的带宽是2500Hz,最大传输速率是5000b/s,那么若想把最大传输速率提升至10000b/s,请问信噪比应增大到原有信噪比的多少倍?

C=WLog2(1+S/N)b/s,
S/N=2^(C/W)-1;
S/N=2^(5000/2500)-1=3
S/N1=2^(10000/2500)-1=15
扩大的倍数应为:(S/N1)/(S/N)=5

4.解释频分复用技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频分复用技术是指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宽带资源,即用户再分配到一定的资源后,在通信过程中至始至终占用这个频带。

5.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四站的码片序列分别为: 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为:(-1,+3,-3,+1,-1,-1,-1,-1),问哪些站发送了数据及其发送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SA=(+1-3+3+1-1+1-1-1)=0,A无发送
SB=(+1-3-3-1-1-1-1+1)=-8,B发送0,
SC=(+1+3+3+1-1-1+1+1)=8,C发送1
SD=(+1+3+3-1+1+1-1+1)=8,D发送1

6.简述物理层的特性

物理层主要有四个特性,分别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连接器的形状、尺寸、引脚数目、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什么样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说明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平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事件的出现顺序。

7.TCP 采用了什么样的连接服务?简述建立 TCP 连接的过程。

TCP连接的建立是经过三次握手之后完成的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8.RJ-45 插头上的网线排序有哪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应用上有何不同?各应用于什么场合?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RJ-45插头上的排序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 T568A线序,用于网络设备需要交叉互连的场合。“交叉”是指网线的一端按T568A线序连接,而另一端按T568B线序连接。交叉用于连接两台同类设备,例如两台计算机、集线器或交换机。 第二种是 T568B线序,用于网络设备直通互连的场合。“直通”是指网线两端都使用T568B线序连接。直通用于连接两台不同类设备,例如计算机与交换机、计算机与集线器。 T568A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9.通过 IEEE 802.3 局域网发送 ASCII 码数据“Good morning!”,若封装成一个 MAC 帧,请问该帧的数据字段有效字节是多少?需要填充多少个字节?

因为MAC最小帧长是64字节,MAC帧头占18字节,因此数据部分字长不能小于46字节,如果小于则进行字节填充。
数据帧的数据字段有效字节长度是13字节,故还需填充33字节。

おすすめ

転載: blog.csdn.net/Januea/article/details/11217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