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究竟有无必要,意义如何

博主偶尔逛逛知乎,看到感兴趣的问题会忍不住留下几句评论,随后“潇洒离去”(手动狗头)。我不太喜欢引用某些看似热门,实则可能会有错误引导嫌疑的文章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有人已不在就业一线已久,却总是很自信地谈论应届生就业相关内容。时代是在发展变化的,形势就像支付宝里的基金一样变幻莫测,自己都从业好多年了,也不是hr的话,真的会花很多心思去关注应届生就业吗?偶然了解的信息汇聚起来是否有零散拼凑的嫌疑?信息源又是否准确?人总是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东西,A说的,B信了,其实就是AB了...(我只是在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疑问,如果有任何反驳,我保持沉默,你说了就是对的✓)

人很难做到客观,我只能逼自己尽量客观一点。下面以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为切入点赘述:

近日遇到了某同学吐槽ACM-ICPC在高校竞赛榜地位不够的问题。作为一名ACM爱好者,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愤懑,但是后来觉得某些东西(比如互联网创新类比赛)可能确实要被大力提倡,因为它不仅能提供给更为广大的群体一个同台竞技,可供发挥的平台,从而角逐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优胜者,更是迎合了社会对于专项人才的需要。

实际上不难理解,ACM不会是一个很大众的比赛,也不会适合大众,上手较难,取得成果的周期长,对于弱校的普通选手而言,能有参加区域赛的机会就是不错的,铸铁成铜更是可能让竞赛生涯取得圆满。

不必多说,我就是这一类,恰巧大二圆满退役了,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冲击更好的奖牌,一个是学校环境有限导致整体水平受限且自己水平有限;另一个就是虽然我喜欢,也曾热爱,但并不想让一个竞赛充斥我的大部分大学生涯,我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大学生(这话也许说的太好听了,其实是我比较贪玩罢了),不过自己确实数理天赋不行,学理工科有点成就大概纯粹是靠日复一日熬到深夜堆出来的,几乎看不到太大的希望。

于是,废话这么多,我在那份吐槽帖下面的评论简化一下就是:ACM对于本科就业是友好的,随即列举了身边的一些例子(身边某211那群银牌佬好好准备30w+是正常的,有的能四五十万,双非有相应竞赛奖项的,20w+还是有的,毕竟二本较为优秀的也近30w),当然我并不是说光有ACM就行,相反,我只是把它提出来强调了一下,后面会有我认为它真的重要的原因(至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我提出一个疑问作为开头,如果院校背景不好,如何让简历脱颖而出从而进入笔试或者直接进面试?

我觉得没有好的院校背景并且没有实习经历的情况下,竞赛+项目+其他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一般都是走校招,大学竞赛无疑ACM最匹配了,强校真的一个学校名字效果够够的了,我区区双非真的自愧不如)。

能够凭其它优势进笔试面试,其实ACM确实不是必要的,强者自有其优势。然而打得好笔试面试遇到算法题都ok,准备过程中也不用费太多心思刷力扣,熟悉一下还是有必要的,然后准备准备八股就差不多了,项目的话,我觉得大家大学期间一般都会存到几个。

ACM诚然是能作为一个敲门砖并且在让某个群体在迎合兴趣的前提下保持不错的优势,让以后的路不难么艰难,或者说是让某类人“锦上添花”。acmer在大厂恰巧挺受到欢迎。毕竟其他不差,算法和数据结构基础又不错的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开心、身体健康,早日实现自我

おすすめ

転載: blog.csdn.net/Luoxiaobaia/article/details/1214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