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近日,创业板披露的信息显示,北京中亦安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亦科技”)将于11月19日接受创业板上市委的现场审议。在此之前,中亦科技曾在8月18日被暂缓审议。

根据介绍,中亦科技是一家IT架构“服务+产品”综合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IT运行维护服务、原厂软硬件产品、自主智能运维产品和运营数据分析服务。其中,IT运行维护服务、原厂软硬件产品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中亦科技宣称,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同时,其在金融、电信、能源、制造、运输、医药、政府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

招股书显示,中亦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7.07亿元、8.12亿元、8.20亿元和5.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301.82万元、7735.42万元、8615.21万元和4305.37万元。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亦科技在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226.60万元、7629.17万元、8096.42万元和4262.01万元,均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

收入规模不及对手五成,金融行业贡献八成

按收入构成划分,中亦科技的收入主要由IT运行维护服务、原厂软硬件产品两个板块构成。其中,IT运行维护服务的收入占比连年增长,而原厂软硬件产品收入则曾在2020年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具体来看,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中亦科技来自IT运行维护服务的收入分别为4.49亿元、5.14亿元、5.46亿元和2.3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50%、63.24%、66.58%和43.98%。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同期,中亦科技来自原厂软硬件产品的收入分别为2.40亿元、2.78亿元、2.44亿元和2.86亿元,占比分别为33.99%、34.19%、29.71%和54.54%。其中,2020年度的收入较2019年则减少约12.23%。

按行业来看,中亦科技的收入十分依赖金融行业。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金融行业的收入比例分别为75.48%、76.55%、78.53%和82.76%,其中来自银行业收入由57.68%降低至45.91%,而来自其他金融行业的收入由17.80%提高至36.84%。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对比业务规模和增速可知,中亦科技均弱于银信科技(300231.SZ)和神州信息(000555.SZ)等多家同行可比公司。以银信科技为例,后者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12.2亿元、15.42亿元和23.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7.83%。

同期,中亦科技的收入分别为7.07亿元、8.12亿元和8.20亿元,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67%。2021年上半年,银信科技的收入高达12.17亿元,超过中亦科技同期的两倍。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单就中亦科技的核心收入——IT运行维护服务来看,亦远不及银信科技。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银信科技来自该类收入分别为5.59亿元、7.13亿元和8.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98%,而中亦科技同期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25%。

盈利能力方面,银信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1.35亿元、1.63亿元和0.95亿元,同样约为中亦科技同期的两倍。

研发投入不占优势,营销费用率高于同行

作为一家科技型公司,中亦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并不算高。报告期内,中亦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99.43万元、3277.10万元、3325.28万元和1816.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6%、4.03%、4.06%和3.47%。

中亦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其业务模式决定了研发投入与研发及技术团队是保障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报告期内,其研发投入总体呈增长趋势;技术及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410人、439人、536人和592人,亦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招股书显示,中亦科技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11项专利(其中9项为发明专利)、8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软件产品证书。

而根据智慧芽数据,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中亦科技及其关联公司共有9件专利申请,核心专利被引用61次。相比之下,该公司共申请专利34件,最早专利申请是2014年。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77.7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比中亦科技的所有专利分析发现,该公司所申请的专利中,有32件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2件。据了解,中亦科技的技术专利布局主要聚焦于数据库、电子设备、配置项、关联关系、商品信息等相关的技术领域。

招股书显示,中亦科技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原厂软硬件产品收入占比较高所致,由于原厂软硬件产品无需进行大量研发投入,从而拉低了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不过,中亦科技和银信科技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并不算大。中亦科技表示,该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均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

中亦科技将二度上会:八成收入来自金融,研发、销售投入有待平衡

同时,中亦科技在招股书解释称,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研发费用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中间水平。

不过,中亦科技的销售费用率则远高于同行。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亦科技产生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696.42万元、5455.67万元和5787.7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64%、6.72%和7.06%。

同期,中亦科技所列的七家可比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是5.55%、5.42%和4.66%。

おすすめ

転載: blog.csdn.net/beiduocaijing/article/details/121327879
おすす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