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逻辑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企业也一样,每个时代都有就业热点。我映像中,90年代,进入事业单位,肯定是上上之选,那个时候就业还靠分配,也没有什么辞职一说。2000年左右,运营商、外企是当红炸子鸡。在后面是华为替代了运营商,当能当年华为的加班文化,也吓退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在后来互联网兴起,腾讯、阿里就远远的把华为甩在了后面,通过股票取代了现金,也成功造就了一批互联网新贵。随着国家的反垄断,互联网也从天堂跌落人间。俗话说,一鲸落万物生,巨头受打压,还是利好创业公司的。

在过去的 10 年里,比较赚钱的还是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几个行业。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果不是在这几个行业奋斗,即使是努力,收益也是看得见。

这里不讨论房地产行业,说说为什么互联网比运营商要赚钱,按常理说互联网其实是构建在运营商的网络基础上的。这个问题就是常说的运营商管道化的问题。所谓运营商管道化,是社交网络和网络电话等OTT服务的出现,电信公司仅需提供网络连接,而其原有的电话、短信息等基础服务受到威胁盈利减少的现象。

这里本质还是谁对用户更有价值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自来水公司也不如矿泉水公司利润高一样。越底层,越资源的东西,规模会做的很高,但是同样因为竞争,门槛变低等原因,就会导致毛利持续的下降变成公共设施,一个行业要想守得住毛利核心还是要有关键的门槛,而这个门槛通常靠技术,成本是无法长久构建的,核心还是生态,品牌(口碑 )才是核心竞争力。

想到运营商管道化,那今天的云计算未来会不会同样被管道化?应该说通过过去十多年的反复洗脑建设,云计算的概念终于被客户接受,基本上重构了整个 IT 行业。但是我们会同样发现,这个领域现在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海外 AWS、Azure、Google、国内的阿里、腾讯、华为、另外再新进入的字节,号称要做中国第四朵云。但是我们会同样观察到最近底层基础服务的创新速度变慢了,尤其是 IaaS 层。今天的大的云服务厂商的 IaaS 基本上能满足客户的诉求了。AWS、阿里等头部厂商都进入了自己设计和生产芯片的阶段了。反而是围绕云计算生态,上层各种创新的企业服务公司(PaaS或者SaaS)越来越多,估值也越来越高。

国内几个云计算企业的营收增速都进了明显的瓶颈期,字节云这个阶段进入的机会到底还大不大?这个世界需不需要另外一朵云呢。个人观点是比较难的。从两个方面看:

   - 字节云号称的性价比,但是并没有在底层的硬件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性价比是缺乏支撑的。

   - 字节抓住了短视频的机会,做出来抖音,走的就是差异化路线;而反过头来扎进云计算,反而是重复竞争。CGP 干不过 AWS,反而 Azure 做得更好,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服务才是关键。重复性工作,除非先行者犯错,否则机会是比较渺茫的。

   - 短期内能吸引一些广告行业客户的机会,长期看没有什么相比阿里、腾讯明显的竞争优势。不光是生态还是技术,还是品牌上;从产品角度,肯定更多是劣势。

   - 不光是字节云感觉会比较难,飞书相比钉钉和企业微信,估计也是困难重重;飞书体验上明显比钉钉、企业微信感觉要好用,但是这个好用是否就拉开了彻底的差距,本身也是值得探讨的;这些产品的用户数级别也是明显可以看出差距来。

除了说产品,对人才的激励效率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以前国企的手段是福利,私人企业是现金,华为用内部股票,阿里巴巴/腾讯用海外股票,创业公司用期权。一个效率比一个高,一个更高效的激励手段,才能更好聚拢一批人才。

总的来说,多云,云计算运营商管道化,创业公司效率更高基本上不再是一个趋势问题,而是一个逻辑成立的事情了。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zNZQhb07Nr/article/details/12276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