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模式python

百科定义:

计算机学中,反射式编程(英语:reflective programming)或反射(英语:reflection),是指计算机程序运行时(runtime)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1]用比喻来说,反射就是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能够“观察”并且修改自己的行为。

要注意术语“反射”和“内省”(type introspection)的关系。内省(或称“自省”)机制仅指程序在运行时对自身信息(称为元数据)的检测;反射机制不仅包括要能在运行时对程序自身信息进行检测,还要求程序能进一步根据这些信息改变程序状态或结构。

通读一遍,貌似没啥感觉。关键词:

1,运行时。

python中有自带方法实现。

__import__

__import__() 函数用于动态加载类和函数 。

如果一个模块经常变化就可以使用 __import__() 来动态载入。




getattr:

getattr(object,name)

判断对象是否有name属性



delattr:

delattr(object,name)



hasattr:

hasattr(object, name)

判断对象是否有name属性

setattr:

setattr(object, name, value)

设置对象是否有name属性,值为value


# encoding:utf-8
import common

print(eval('123+345'))
exec('print (3*6)')


# EVAL简单表达式
print(eval('123+345'))

# 复杂表达式
a = '''b=1;print (3*6);print ('what');b=123'''
exec(a)
print(b)


18
what
123


class Dog(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print('哇哇哇' + self.name)


# without reflection
dog1 = Dog('小黄')
dog1.speak()

# reflection
reflect = getattr(Dog('小黄'), 'speak')
reflect()

a = Dog('柴狗')

setattr(a, 'sex', 'male')
print(a.name, a.sex)

print(hasattr(a, 'food'))

if __name__ == "__main__":
    pass


468
18
哇哇哇小黄
哇哇哇小黄
柴狗 male
False

在运行时,获取到类的信息,包括属性,方法名等。通过字符串来调用内存中的方法,类。

作用:

给定的程序,适应不同情况,动态调用不同方法。

进阶:

有种多态的味道。

反射指在程序运行时,能够检测,使用,修改程序的一种概念。在编译型语言中,通常变量的类型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变量名只是个符号,操作系统只知道内存地址。因此,如果在运行时根据需要确定对象,方法。就可以使用反射来实现此功能。比如(根据输入的指令运行哪种方法)。

正常我们定义一个变量 ,需要提供类型,根据类型使用这个变量的方法,属性。

方向:

类型----》变量

反射:

变量---》类型

而在反射中我们在运行态,在运行前计算机不知道这个泛性变量具体是什么类型也就不知道执行什么方法,修改什么属性,此时语言提供一种反射模式,能够将内存中的变量的属性,方法获取出来,供程序使用。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cwcww1314/article/details/12069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