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协作编码的7种工具和服务

大多数时候,在软件项目上进行协作意味着要使用Git之类的工具-轮流进行修改,然后将最终产品与单个代码库协调。
但是,近年来,在代码上进行实时协作(两个或多个人实时处理同一个文件)变得更加可行。您仍然需要一个人在最终代码上签字,但是能够看到其他人所做的编辑对于远程学习,关键时间工作和同行评审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无论是通过基于Web的服务还是通过代码编辑器的附件,都可以通过以下7种方式与团队成员进行实时协作。
AWS Cloud9
亚马逊收购的第三方产品AWS Cloud9提供了一个浏览器内开发环境,该环境支持大约40种编程语言以及不同级别的工具。多个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共享环境在同一个云托管项目上实时协作。他们可以观察彼此的键入(带有视觉提示,以指示谁编写了哪些代码行),并可以在IDE的窗格中聊天。项目管理员可以向协作者授予读/写或只读权限。但是,根据Visual Studio Live Share,AWS Cloud9没有明确的“跟随我的领导”模式。
定价: 包含在任何EC2实例中;您只需支付实例费用。
Codeanywhere
Codeanywhere 主要是作为一种“移动代码”环境(一种浏览器,平板电脑,电话编辑器)而得到推广的,该编辑器支持75种语言以及其中许多语言在云中执行。但是Codeanywhere也具有一些实时代码共享和协作功能。您可以通过链接将项目共享给其他人,也可以设置实时协作以允许其他人在编辑器中编辑文件。您还可以为其他用户提供对您的项目的SSH访问。
定价: 提供免费的7天试用版。计划起价为每位用户每月3美元。
CodeSandbox Live
CodeSandbox 提供了一个在线IDE,用于快速开发Web应用程序-JavaScript,TypeScript和诸如React,Angular和Vue之类的框架。通过CodeSandbox中的“实时”模式,您可以邀请其他人同时处理同一项目。您可以实时一起编辑文件,并在工作时聊天。通过“课堂模式”,您可以将某些人指定为编辑者,而将其他所有人指定为只读。
定价: 有免费套餐可供使用;每月9美元可为您购买无限的私人沙箱,并为您的项目使用无限的GitHub存储库。
代码共享
代码共享 很容易成为此列表中最小的协作编码环境,但是由于这个原因,它可能也是最有用的。如果您所需要的只是Pastebin的代码编辑器,则Codeshare会提供。启动Codeshare实例,为其他人提供URL,他们可以立即与您一起输入内容和进行视频聊天。只需单击一下,就可以下载在编辑器中编写的代码,每个实例在24小时后自动失效。
定价: 免费使用。
小花
Floobits 通过其自身的浏览器内编辑器以及用于多个编辑器的加载项(包括Sublime Text,Atom,Neovim,Emacs和IntelliJ IDEA)提供协作的实时编辑和聊天功能,但不提供Visual Studio Code。该服务允许多个用户一次协作(即一次多于两个)协作,并为用户提供精细的权限(无访问权,读取,写入,管理)。您可以设置公共和私人工作区,共享终端,不使用编辑器即可同步工作目录,以及使用WebRTC和IRC与队友进行视频聊天和文本聊天。
定价: 最多可免费使用多达五个公共工作空间,其中一个私有工作空间可进行为期一周的试用。五个私有工作区的计划每月起价为15美元。还提供企业防火墙版本。
Teletype
由GitHub创建的Atom代码编辑器具有庞大的附件库,以增强其功能。 Teletype 将Atom变成了代码协作系统。您可以邀请其他开发人员加入您的Atom实例的活动标签页中,实时进行编辑,并在切换文件时在标签页之间关注您。所有协作都是通过WebRTC协议对等完成的。但是,Teletype没有提供更高级的功能,例如共享正在运行的服务器或精细的访问控制。
定价: 免费。
Visual Studio实时共享
如果您和您的团队成员已经在使用Visual Studio或Visual Studio Code,则 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将实时协作编程集成到这些开发环境中。可以与协作者以只读或实时编辑模式共享代码项目,并且可以共享终端或调试会话以及编辑器窗格。您还可以自动跟随其他用户的行为(切换文件,光标移动等),或要求其他人也这样做。甚至可以与其他用户共享正在运行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那些没有安装Visual Studio或Visual Studio Code的人可以从Web上加入。
定价:免费使用。
最后,开发这么多年我也总结了一套学习Java的资料与面试题,如果你在技术上面想提升自己的话,可以关注我,私信发送领取资料或者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有时间记得帮我点下转发让跟多的人看到哦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zhaozihao594/article/details/1054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