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换入与换出


前言

为了保证内存在用户程序看起来是分段,而实际是分页的效果,引入了虚拟内存。对于用户来说,虚拟内存是一个完整的内存,用户可以随意使用该内存,假设为4G,对于用户来说就有4G的空间可以使用,但是真正的物理内存远小于4G。为了实现这一差别,引出了内存换入和换出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一、内存换入

<font color=#999AAA

1.引出换入

从前面我们知道,在内存中段页同时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实际情况是虚拟内存的大小一般大于物理内存,我们又不得不实现虚拟内存,所以,用换入换出实现这一差别(建立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映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段分页的核心是虚拟内存,而要实现虚拟内存,就需要进行内存的换入和换出

当要访问某一个段的时候,将该段映射到物理内存中,不向相关的数据可以覆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请求调页

先用逻辑地址通过查段表计算出虚拟地址时,再由虚拟地址查页表计算物理地址,当用虚拟地址查页表发现该虚拟地址没有映射,即该页没有载入内存时,需要从磁盘中将该页载入物理内存(请求调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逻辑地址CS:IP,首先根据CS在段表中找到对应的基址,加上偏移得到虚拟地址:页号+偏移。然后根据页号在页表中找到对应的页框号,加上偏移得到物理地址。

但是如果在页表中找不到对应的页号对应的页框地址,就要从磁盘上将这一页换入了。

换入是利用中断来处理(页错误处理程序),如果load[addr]的时候,发现addr在页表里面没有对应映射,那么就将中断向量寄存器的某一位置为1,说明有中断产生。然后在中断服务函数里面将addr导入到物理内存中。然后再次执行load[addr]这条语句。

通过虚拟地址查页表找不到映射的情况称作缺页,发现缺页后就要从磁盘中请求调页,这个过程一般比较长,同时需要进入内核,所以在中断中进行。一旦发生缺页,就进入缺页中断,在中断中请求调页。同时建立虚拟内存的该页与物理内存的映射,当请求调页完成时,映射也建立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某页从磁盘换入到内存的,从中断服务函数开始。cpu有专门的中断会就去查找中断号,然后转去执行该中断服务程序。这些东西是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就做好了

(1)设置中断号

void trap_init(void)
{
    
    
	set_trap_gate(14, &page_fault); //设置中断号
}

# define set_trap_gate(n, addr)\
	_set_gate(&idt[n], 15, 0, addr);

(2)中断处理page faul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进入中断要push保留现场,然后调用do_no_pa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页不存在时,执行该函数

page=get_free_page();
bread_page(page, current->executable->i_dev, nr);
put_page(page, address);

先分配一个空闲页给page,然后将磁盘里面的页读到内存中,调用put_page建立映射,最后再次执行load[addr]

(4)建立映射put_pa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内存换出

1.引入换出

由于物理内存大小是有限的,在内存换入多次后,物理内存就会满,因此必须换页,才能腾出空间给新换入的页。

换页的核心问题是需要选择一页淘汰,换出到磁盘,选择哪一页?类似于进程调度

2.FIFO算法

即每次缺页的时候就替换掉最开始的那一页(先进先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第一次换D的时候将A换入,但是后面紧跟着又要换入A…
这种算法在这个方面肯定不是最好的算法,因为它没有任何机制保证替换次数尽可能少

3.MIN算法

选最远(不常用的)将使用的页淘汰, 是最优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MIN需要知道将来发生的事,在实际中不可行

4.LRU算法

选最近最长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的页淘汰(最近最少使用)

用过去的历史预测将来,可以通过前面调用的页的顺序来推测未来哪些页是常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程序的空间局部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一:时间戳

用时间戳来记录每页的访问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次将A放入页框中,并记录当前时间为1;第二次将B放入页框中,并记录当前时间为2;第三次将C放入页框中,并记录当前时间为3;第四次又是访问A页,更新A页访问时间,第五次访问B页,更新B页访问时间;第六次访问D页,不存在,那么就在A、B、C页中选择一个最早使用的也就是数字最小的替换,即C页。

理论上算法可行,但是,每次地址访问都需要修改时间戳, 需维护一个全局时钟, 需找到最小值 … 实现代价较大

实现二:页码栈

每次选择栈底换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地址访问都需要修改栈(修改10次左右栈指针) … 实现代价仍然较大

5.Clock算法

LRU的近似实现 – 将时间计数变为是和否

实现这一算法:Second Chance Replacement(再给一次机会)

具体思想:每页增加一个引用位( R ),每一次访问该页时,就将该位置为1。当发生缺页时用一个指针查看每一页的引用位,如果是1则将其置为0,如果是0就直接淘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访问一页时, 硬件自动设置该位
选择淘汰页: 扫描该位, 是1时清0, 并继续扫描; 是0时淘汰该页

这种方法提高了内存的效率,只要维护R位(在PCB中)

但是,如果缺页很少,可能会出现所以的R为1(在实际中,缺页的情况不会很多;如果缺页很多了,说明内存太小了或者算法不行)

当发生缺页时,指针转一圈之后将所有的页的引用位都置为0,没找到能替换的,继续转,这时候发现最开始的页引用位为0,将其换出,指针后移

然后又一段时间没有发生缺页,所有页的引用位都为1,当发生缺页之后,又会将这一轮最开始的页换出,然后指针后移,一段时间之后发生缺页,又会将这一轮最开始的页换出,这不就直接退化为FIFO了吗?

原因:记录了太长的历史信息

解决:定时清除R位
再加一个指针用来清除每一页的引用位(这个指针的移动速度要快),可以放在时钟中断里面,定时清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帧frame

现在置换策略有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给进程分配多少个页框(帧frame)?

如果分配多,请求调页导致的内存高效利用就没有用。而且内存就那么大,如果每一个进程分配很多的话,跑的进程数量就少了。

如果分配的少,系统内进程增多,每个进程的缺页率增大,当缺页率大到一定程度,进程就会总等待调页完成,导致cpu利用率降低,这一现象为颠簸(thrash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先给进程分配一定数量的页框,如果增加页框能增加cpu利用率,就缓慢增加,如果导致cpu利用率减少,就降低页框分配。当然实际情况下每个进程对应的页框数量肯定是得动态调整的。

总结

提示: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内存的换入与换出大致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uess you like

Origin blog.csdn.net/qq_53144843/article/details/12059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