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CP/IP》笔记(二)TCP/IP基础知识

目录

TCP/IP协议标准化精髓

互联网结构

TCP/IP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TCP/IP协议分层模型(自底而上)

网络层三大协议:IP、ICMP、ARP

传输层两大协议:TCP、UDP

 应用层五大协议:WWW、SMTP、FTP、SSH、TELNET、SNMP

 TCP/IP数据包首部

包、帧、数据报、段、消息概念辨析


TCP/IP协议标准化精髓

  • 开放性
  • 实用性

互联网结构

  • 骨干网(BackBone)+末端网(Sub);
  • 每个网络之间通过NOC(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网络操作中心)连接;

TCP/IP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TCP/IP协议分层模型(自底而上)

  1. 硬件(物理层)
    负责数据传输的硬件;
  2. 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利用以太网中的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
  3. 互联网层(网络层)
    使用IP协议,基于IP地址转发分包数据
  4. 传输层
    TCP/UDP
  5. 应用层
     

网络层三大协议:IP、ICMP、ARP

  1. IP网际协议
    将分组的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主机;
    不具有重发机制;
    非可靠性传输协议;
    使用IP地址作为主机的标识
  2. ICM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P数据包在发送途中一旦发生异常时,需要给发送端发送一个异常通知;
  3. ARP 地址解析协议
    从分组数据包的IP地址中解析出物理地址的一种协议

传输层两大协议:TCP、UDP

  1.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有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能够正确处理丢包等异常情况;
    能够有效利用带宽缓解网络拥堵;
  2. 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
    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不关注对端是否收到了传送的数据;
    常用于分组数据较少或者广播、多播等领域

 应用层五大协议:WWW、SMTP、FTP、SSH、TELNET、SNMP

  1. WWW
    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通信所用协议是HTTP
    传输数据的格式主要是HTML
  2. SMTP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
  3. FTP
    文件传输协议
  4. SSH、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5. SNMP
    网络管理协议

 TCP/IP数据包首部

所有首部都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地址;上一层协议类型;

  1. 以太网包首部
    接收端MAC地址;
    发送端MAC地址;
    以太网数据协议(标志以太网类型);
  2. IP包首部
    接收端IP地址;
    发送端IP地址;
    判断其后的数据是TCP还是UDP;
  3. TCP包首部
    源端口号;
    目标端口号;
    序号;
    校验:用于判断数据包是否损坏;

包、帧、数据报、段、消息概念辨析

  1. 包:全能型描述语
  2. 帧:表示数据链路层中包的单位
  3. 数据报:IP、UDP等网络层以上的分层中包的单位
  4. 段:TCP中数据流的信息
  5. 消息:应用协议中数据的单位
发布了29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01 · 访问量 1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895747/article/details/104397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