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下一个腾讯

寻找下一个腾讯(转)

文 / 波波夫

这确实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依靠为数亿人提供聊天、游戏、资讯服务,腾讯的市值首次跃升至亚洲第一,不仅超越了同行阿里巴巴,同样也超越了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一大批传统大国企。

人们早就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仍然有些不适。就像2011年,苹果取代埃克森美孚石油,摘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桂冠一样,老派的评论人士奚落二者之间的区别:埃克森美孚出售的是人们需要的产品,而苹果出售的是人们渴求的产品,更直白点——欲望。

未来已来,驱动地球向前的动力,已经从能源切换到数据,市值不过是资本市场事后诸葛亮式的追认。甚至在政府的叙事话语中,也出现寻求新旧动能转化的表述。在商界,互联网+的闪电刚过,分享经济的雷声又起,一连串电闪雷鸣吓得传统企业家们抱头鼠窜,只乐得知识投机分子在各种论坛、培训、出版物中赚得盆满钵溢。

就这样,不过十年,互联网就从江湖入庙堂,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工具变成新版的科技教。甚至政府也免于对互联网的恐惧,只为治下的众生更加沉溺于消费主义而无意于其他;宗教人士也发现互联网是一个比建筑物更好的布道场所,上师拿着iPad讲经,教宗一面盛赞互联网是来自上帝的礼物、一面提示年轻人减少网上娱乐。

今天,比特世界之于原子世界,恰如脚下土地之于头顶星空,支撑谷歌腾讯们的依然是传统的电力、能源、硬件,只是它们如今变得廉价、可替换、无处不在,一如工业社会需要农业的给养一样,农业依然重要,却不再具有超额资本回报率。

按照中国年度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一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逻辑推演,互联网的世界,不过是对人性的又一次奴役,一如农业降低了依靠采集过活的智人的生活标准。数千年后,又一个尤瓦尔·赫拉利撰书评述当下,或许会发现,21世纪的人终日忙忙碌碌,周旋于各种微信、邮件、APP之中,一天阅读的图文信息,比19世纪的人一辈子的阅读量都大,所谓的生活方式只存在在电子杂志的专栏文章里,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在生存,其中仅房价一项就绑架了无数人的生活。

我们看似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喝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坐4号线倒10号线还是13号线倒5号线,用QQ邮箱还是网易邮箱,用安卓手机还是iOS系统,在消费上我们有无数的选择,但是大问题上,其实出路寥寥:比如上班还是不上班,是团队协作还是孤军奋战,是藐视一个物质的世界还是拥抱它。

但是历史并非总是往复循环,以史鉴今的逻辑链条早已被证伪。我们终究不能拿工业社会替代农业社会的经验,去推演信息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替代。所以,判断如下问题就变得棘手:

互联网帝国的崛起,将会如石化工业一样雄霸市值top榜单数十年,开启全新王朝,还抑或只是昙花一现的泡沫?

腾讯、脸谱市值已经是在顶峰还只是半山腰?是应该继续持有其股票还是逢高减持?

电商、社交、O2O台风依次登陆之后,下一个风口在哪儿?大数据、人工智能、AI / VR?

创新的萌芽是如期在BAT和FLAG的苗圃里破土而出,抑或稍有潜质就会被果断买入,一如脸谱收购WhatsApp、阿里入股微博,互联网从此进入资本的时代?还是历史当然还会沿着另一条山谷奔流:回龙观里还藏着另一个张小龙,湾区的车库里还有个喜欢洗澡的乔布斯,最牛的产品经理还在终南山辟谷憋大招。

想象一下,2078年,人类第一次抵达火星表面,发现PM2.5比石家庄还低,脸谱为每一个非洲居民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亚马逊的送货无人机在巴黎街头呼啸而过,中国人把小龙虾的养殖纬度推向了阿拉斯加半岛且全程可追溯。

我们究竟该为怎样的世界而欢呼:一个在钻树林子摘果子的时代,还是一个一切可以在售卖机里得到的时代?一个书信传情感受笔尖在纸张上发出摩擦声音的时代,还是虹膜点赞、连拇指都无需转动的鼎盛智能时代?一个简单朴素关注内心的时代,还是一天走多少步都要精确测量并打榜的时代?

这全然取决你自己,热爱不确定性还是按部就班。

猜你喜欢

转载自sunshyfangtian.iteye.com/blog/23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