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线性代数实现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

也许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就知道在数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直线拟合的方式:最小二乘法。它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原理是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比如研究x和y之间的关系,假设我们拥有的数据是{\color{Red} (x_{1},y_{1}),(x_{2},y_{2}),(x_{3},y_{3}),(x_{4},y_{4}),...,(x_{m-1},y_{m-1}),(x_{m},y_{m}),}将这些数据描绘在x-y直角坐标系中,发现这些点并没有能够连接成一条直线。

但趋势近似一条曲线,这时可以假设这条曲线为:{\color{Red} \hat{y}=\hat{k}x+b} 。

根据最小二乘的原理,使{\color{Red} \sum_{i=1}^{m}(y_{i}-\hat{y_{i}})^{2}}{\color{Red} \sum_{i=1}^{m}(y_{i}-\hat k{x_{i}-b})^{2}}最小化,可以得到\hat{k}值,再根据直线过点{\color{Red} (\bar{x},\bar{y})}得出b的值。\color{Red} \bar{x}为横坐标的平均值,\color{Red} \bar{y}为纵坐标的平均值。

其中,{\color{Red} \hat{k}=\frac{\sum_{i=1}^{m}xy-\frac{1}{m}\sum_{i=1}^{m}x*\sum_{i=1}^{m}y}{\sum_{i=1}^{m}x^{2}-\frac{1}{m}(\sum_{i=1}^{m}x)^{2}}},{\color{Red}b= \hat{y}-\hat{k}x}

其实最小二乘法不仅可以拟合直线(一次),还可以拟合曲线(≥2次)。

在温习了高中所学的最小二乘法后,让我们使用大学里线性代数的知识,进行拟合吧。

Ax=b,A是m*n型的矩阵其中m>n,A列满秩,那么Ax=b可能有解,也可能无解。

如果Ax=b有解,因为列满秩,容易得知x的解是唯一的,其实可以想象成空间里投影,就是b在A的列空间上C(A)里投影是唯一的;

如果Ax=b无解,说明b ∉ C(A),那么我们把问题转化一下:\hat{x},使得A\hat{x}与b之间的距离最小,也就是Min{\color{Red} ||b-A\hat{x}||}

这时我们需要一点空间想象的能力,所要求的\hat{x},无非就是向量b在C(A)这个空间上的投影点,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b-A\hat{x}||才是最小。

我们来看一个点在直线上投影的例子:

如图,我们要求b在a上的投影向量p,只要稍微懂点高中数学的向量知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式子:

①p+e=b,e⊥a

②p=ta(t∈R)

因为e⊥a,所以a\cdot (b-ta)=0,也就是a^{T}(b-ta)=0,所以t=\frac{a^{T}b}{a^{T}a}(a\neq 0)

那么b在a上的投影向量为p=(\frac{a^{T}b}{a^{T}a})a

又因为(a^{T}b)a=a(a^{T}b)=(aa^{T})b

所以投影向量又可以写成p=(\frac{aa^{T}}{a^{T}a})b

习惯上,我们习惯将S=\frac{aa^{T}}{a^{T}a}称为投影矩阵,比如对任意b∈R^{2},Sb是b在a上的投影向量。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性质,S^{2}=S,S^{T}=S,其实很好理解,Sb是指b在a上的投影向量,那么S^{2}b则是指b在a上投影一次后的投影,再投影一次,Sb和S^{2}b无疑是相等的,所以S^{2}=S,根据S^{2}=S容易得出S^{T}=S,此处不进行推导。

接着进行分析,看上图,易知b-p⊥C(A),那么则有A^{T}(A\hat{x}-b)=0,去括号得A^{T}A\hat{x}=A^{T}b,我们称此方程为法方程,Ax=b可能无解,但A^{T}A\hat{x}=A^{T}b一定有解。

那么\hat{x}=(A^{T}A)^{-1}A^{T}b\hat{x}就是最小二乘法拟合下的最优值。

接着来看p,因为p=A\hat{x},则p=A(A^{T}A)^{-1}A^{T}b。巧妙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A(A^{T}A)^{-1}A^{T}这个东西也符合上面投影矩阵S的性质:S^{2}=S,S^{T}=S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用线性代数完成最小二乘法特别的方便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esyes120/article/details/8115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