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环境网格化监察体系建设

(一)环境网格数据资源中心

中心数据库

根据系统应用需求建立中心数据库,包括地理数据、网格数据、人员信息数据、污染源数据、风险源数据、环境对象数据、网格台账数据。

数据对接

本着数据充分利用的原则,网格数据中心可建立与已有移动执法系统的数据接口,通过数据交换方式获取现有污染源数据、环境对象数据等信息。包括污染源监测数据、监测站点信息、企业一厂一档信息、风险源信息等。

网格监管清单填报系统

网格化监管清单是网格化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网格化管理的对象和依据。

根据网格化监管的范围和需求,可以把监管对象分为污染源、风险源、环境对象等,这些对象的基础信息一方面通过数据对接方式获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现场摸底调研填报形成。

本系统是各类网格监管对象的信息填报审核系统,下级责任单位梳理各网格内的监管对象信息,通过平台录入系统,审核通过后统一存储到网格数据中心。

3.1 监管清单分类

将监管清单划分为污染源、风险源、环境对象三类。

污染源

包括废水污染源、废气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危废企业、辐射源、噪声污染源等类型。每类污染源确定填报信息。

风险源

包括大气污染风险源、水污染风险源、土壤污染风险源。

环境对象

包括大气监测点、水监测点、饮用水源地、河流、湖库、农村环境等。

3.2 信息填报

提供各类监管对象填报功能,按类别分为污染源信息填报、风险源信息填报、环境对象信息填报。

3.3 信息审核

审核填报的信息并入库。提供批量审批和单个审批功能。对不符合要求的可驳回,并注明问题。

3.4 清单统计

可统计各类监管对象的数量和分布。

GIS地图服务

系统基于菏泽市数据中心项目的GIS地图,建设“一张图”,将菏泽市所有污染源(所有污染的源头)都定位,公众可直接调用手机免费地图,查看相应位置污染源的在线监控数据和环保处罚等情况。实现网格地图划分、网格创建,网格档案管理、网格查询及统计功能,在系统中建立网格与组织、人员、权限、污染源、治污设施的绑定关系。

网格数据交换系统

网格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交换数据服务的统一集中管理,支持资源统一注册、编目、版本管理、服务启停等;提供性能监控、异常捕捉、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提供多种数据交换策略,包括同步/异步、发布/订阅、服务代理等。

网格数据交换系统一是可实现网格监管平台内部各系统的数据交换,并纵向实现上下级网格的数据交换;二是实现网格监管平台与其他第三方系统(如移动执法)建立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二)网格基础资源管理系统

系统基于GIS,实现网格地图划分、网格创建,网格档案管理、网格查询及统计功能,在系统中建立网格与组织、人员、权限、污染源、治污设施的绑定关系。网格档案信息包括:网格组织架构、领导清单、网格员清单、工作职责、配套巡查督查、报告处置、沟通协调、考核奖惩体系制度等。

网格管理

依据行政区划及网格划分方案,系统提供基于GIS地图的网格单元设置和管理功能,提供网格创建、编辑和删除功能;为每一网格单元配置本级和下级管理账号及对应权限,实现网格化划分功能。

系统提供污染源网格、监测设施网格、监管区域网格三大管理功能。

6.1 污染源网格

污染源网格,在系统中建立辖区内的污染源、关键排污节点与所属网格的关联,绘制出污染源网格分布地图。系统提供污染源网格的创建、绘制、信息编辑和查询等管理功能。

 

6.2 监测设施网格

监测设施网格,建立辖区内的大气、扬尘、地表水等监测设施与所属网格的关联,绘制出环境监测设施网格分布图。系统提供监测设施网格的创建、绘制、信息编辑及查询功能。

 

6.3 监管区域网格

监管区域网格,即将监管辖区网格化,在地图上划出范围,明确监管边界,做到“泾渭分明”。

 

人员组织管理

提供网格人员组织管理,为每一网格单元设置领导清单、网格员清单和其他人员账户,并为相关人员分配相应系统权限。

监管清单管理

将辖区内的污染源企业、治污设施与所属网格建立关联关系;对网格内的污染源企业、治污设施、敏感点以及监控点的基本信息进行维护。

环保文库

包括污染源知识库(废水、废气、噪声、固废、核与辐射、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环境质量(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业务知识库(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许可管理、污染源日常监督、行政处罚管理、环境监测管理、生态保护管理、环境应急管理)、指南规范库、文献库等多种丰富权威的环保文库资源。知识内容细分到环境各领域,通过分类及检索,可快速获取到相关知识点供参考。

10 问题类别管理

提供问题类别管理功能,可为每一网格单元建立网格提类别档案。档案信息包括:问题类别、问题发现时间、问题网格所在区域等。

11 权限管理

系统提供权限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级别设置不同权限。

(一) 网格运行管理系统

网格巡查管理系统

监管巡查管理系统定位于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的末端执行系统,分为平台端和手机端,可实现后台巡查计划管理和任务指派管理,可实现网格员灵活的移动巡查和案件上报,及时将辖区内生态环境、排污企业、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等案件上报网格巡查核查指挥中心并进行处置。

1.1 巡查任务管理

巡查任务制定

系统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创建巡查计划的方式,支持周期性巡查计划自动生成功能,可按周、季度和年度制定巡查计划;支持按网格、街道、自定义区域等特定区域制定巡查计划。

系统提供巡查计划的新增、编辑、删除、查看和发布功能。

超时任务处理

系统提供超时任务提醒功能,对超时未完成的任务,通过手机端进行超时任务提醒。

任务接收

系统整合巡查上报、督导检查、环境信访、领导交办、12369/12345热线、群众举报等多种渠道问题和任务信息来源,并由网格巡查核查中心在系统中分拣和立案,并进行问题核实。

1.2 现场巡查管理

任务提醒

系统提供任务提醒功能,可通过手机端向网格员进行任务提醒。

现场签到

系统提供现场签到功能,网格员进行现场巡查工作时,需在巡查现场进行签到,现场签到功能,可记录网格员签到具体位置。

巡查记录

网格员进行现场巡查时,需填写巡查记录,可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进行记录。

问题反馈

网格员现场巡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提供任务反馈功能,包括:问题现状、问题出现原因、问题解决办法等。

案件核查反馈

网格员完成案件核查任务后,需填写案件核查反馈,反馈内容包括:案件现状、案件出现原因、案件解决办法等。

1.3 案件管理

原始问题汇总

系统将网格员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可通过网格、网格员、日期等进行查询。

甄别立案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案件进行甄别立案。

案件上报

对需要立案的案件进行上报。

案件进度查看

系统可实时查看案件的处理进度。

1.4 微信平台

利用微信平台接口,增加手机APP举报,利用手机操作方便、实时定位和上传照片等特性,便捷公众进行环保举报,提升环保举报的公众参与力度。公众可以通过这张图进行定位,并发送图片、视频、文字等进行环保投诉(举报必须定位和拍照),投诉首先在第四级中显示,网格员可通过这张图的定位导航到投诉位置。采用手机微信平台的接口打开各个页面。

网格任务指挥调度系统

网格任务指挥调度系统作为网格指挥调度中心的业务支撑平台,具备任务指派和调度指挥的功能;系统支持任务多部门派发、案件转办、案件协办、案件移交、抄送知会、办结反馈、联系会商等多种功能,加强平台在横向部门间的信息协同;系统具备消息提醒功能。

系统提供任务派单功能,支持向网格巡查核查指挥中心进行任务派单,支持电子督办单/电子交办单功能。提供限时上报功能,实现任务分派信息根据信息分类限时通过系统反馈上报。

2.1 案件分配

指挥调度中心业务人员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分拣,确定责任处置单位,自动生成任务单,将任务单派遣至相关单位处置。任务单信息包括:单号、任务名称、任务内容、任务分类、办理时限、所属网格、处置单位、协办单位、知会单位、单据状态等;支持任务多部门派发、案件转办、案件协办、案件移交、抄送知会等多种功能。

2.2 案件进度

指挥调度中心可实时查看案件进度。

2.3 案件处理

责任处置单位按任务单要求进行任务处置,并填写反馈意见。

2.4 案件反馈

指挥调度中心可查看案件反馈意见,并对案件反馈进行整理归档,可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

网格运行督查与考核评价系统

3.1 督查任务管理

系统提供网格运行相关的督查督导功能。督查人员借助督查APP,对每次对下级网格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随时上报平台;上报信息包括督查时间、督查人员、督查事项、存在问题、督查意见等。

提供随机抽查、地图抽查、列表抽查等多种工作模式的督查方式。

提供网格督查信息汇总统计功能,支持汇总结果按照模板格式要求上报上级网格。

3.2 网格一张图监控

通过GIS地图,可实时查看网格员实时巡查位置。

3.3 考核评价

系统提供考核评价功能,主要从环境质量与处置能效两方面进行考核,针对环境质量、数据合规性、责任主体的处置效能、区域的综合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网格评价

根据网格单元划分,按网格单元对环境历史数据进行运算统计,生成网格区域环保网格化监管成效的数据列表,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系统以不同的颜色直观的显示网格区域环境管理效果。

系统提供基于GIS地图的图形化展现形式,如饼状图、柱状图等展示各类统计数据。提供环境质量同比、环比数据分析,可对比各网格运行一定时间后其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等情况的前后对比,作为评价依据。

部门评价

针对各级网格责任处置部门和职能部门,系统按部门对历史数据进行运算统计,按照预先制定的评价要求,生成部门管理和执行能效的数据列表,根据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直观的显示部门管理执行效果。

岗位评价

针对网格运行平台设置的各个岗位,系统按岗位对历史数据进行运算统计,按照预先制定的评价要求,生成岗位工作状态和效果的数据列表,根据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以表格和图形的方式显示岗位评价效果。

(二) 网格统计分析系统

充分挖掘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运行的各类数据,建立各类专类统计分析,为指导网格运行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提供从环境监管网格划分、环境监管网格运行情况、网格受理情况、网格环境质量、网格绩效考核等多个角度对网格化监管分专题统计,支持基于GIS地图的数据统计分析。

1)环境监管网格划分统计

1.针对各级网格管辖单位情况进行统计。对单位是否划分到监管网络、所属网格层级、是否向社会公开等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单位、是否划分监管网络、是否向社会公开、公布的方式、公布的时间等。

2.针对各级网格的新增、变更等调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环境监管网格运行情况分析

1.针对各级网格内污染源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污染源新增家数、污染源减少家数等。

2.针对各级网格内污染源违法违纪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污染源单位、投诉次数、违法排放次数等。

3.针对各级网格内环境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任务类型、抽查次数、合规次数、不合规次数等。

4.针对各级网格内执法人员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执法次数、任务完成情况等。

5.针对各级网格内环境应急突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应急类型、应急次数、处置情况等。

6.针对各级网格内环境联合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联合执法次数、抽查情况等。

3)网格受理情况统计分析

针对各级网格不同渠道受理的社会人员的举报投诉、监管人员异常情况上报等进行统计,包括:网格编号、网格名称、统计周期、受理类型、受理次数、处理情况等。

4)网格环境质量分析

参考网格环境大数据波动趋势,网格监察力度,以网格区域、时间段为单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污染源对环境影响是否与预期一致,做出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和预警分析报告。

5)网格绩效考核分析

针对各级网格责任人的监管职责履行情况、任务交办情况、对口衔接单位沟通信息共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查摆问题,改进方法,提升网格绩效。

(三) 网格统一门户

以轻量级Portal架构,根据用户的角色权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信息集成服务,使个人门户成为内部系统的统一入口,满足信息整合、资源订阅、个性化界面、个性化服务、单点登录的使用需求。

根据用户的角色提供待办任务、已办任务、通知公告、专题统计等功能。

(四) 数据对接

后台平台对接

实现与监控中心大屏、移动执法、oa系统、数据中心等对接,接收到投诉后立即提示(如qq弹出信息),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到移动执法系统、oa系统等,并记录在数据中心。同时用“热力图”的形式将全市各个区域的环保举报情况图像化,形象展示总体举报情况,环保举报各个区域分布情况等。

其他平台对接

集空气质量数据公开、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公开、行政处罚公开、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污染投诉于一体,由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监督。

将空气质量数据、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行政处罚公开、环境监管执法、环境污染投诉等环保可以公开的数据通过项目APP公开,公众可通过查看地图来查询地图上各污染源或区域的信息。公众利用手机定位功能首先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拍照、拍录像(音)及文字描述等方式向后台发布投诉内容,投诉内容必须包含投诉地址。公众投诉需注册,可用网名和真名,留真名和真实手机可与有奖投诉对接,对于不保留真名和手机的,不记录公众信息,保障公众隐私。

原文来自:http://www.ztmapinfo.com/blog/index.php/article/11.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tmap/p/1246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