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资产收益的来源

转载自《建立你的资产组合》

理解股权资产的收益来源,是建立科学的股权投资策略的基础,所以如果你想进行股权投资,这节课的内容就十分重要。
我这里说的股权类资产,其实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还有持仓以股票为主的各种基金。买股票,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我们出钱投资入股,让职业经理人帮我们去运营公司赚钱,通过公司业绩增长获得投资回报,这就是股权投资的本质。
股票代表股权,所以股票的价格应该就是股权的价值。但是,当股票被放在证券市场交易之后,它的价格就不再是简单的由价值决定了,而是由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共同决定,也就是由供应和需求关系决定。市场觉得一个股票值钱,那么它的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觉得一个股票不值钱,那么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市场认为股票值多少钱,就是对股票的估值
我们买股票之后想赚钱,收益就来源于上面说的两方面:要么是公司业绩增长,带来公司每股收益的提高,要么是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提升,反映出来是估值指标,比如市盈率PE的提高。
我们来看一下市盈率这个最常用的估值指标的定义,就能更容易理解这件事。

市盈率 = 股价 / 每股收益

回忆一下小学数学课,做一个简单的变换,我们得到:

股价 =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从这个公式里就很容易看出来,股价的增长,可以拆分为两部分,来源于每股收益或者市盈率的提高,也就是业绩增长或者估值提升。
那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的提高又是来源于什么呢?我们继续把它们分解成更基本的要素来看。
先来说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反映的是公司每一张股票能赚多少钱,也就是:

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股本数

股本数就是公司全部股票的数量。所以要想提高每股收益,要么增大净利润,要么降低股本数
增大净利润对应的就是公司的业绩增长。公司所处的市场增大、公司在市场内的份额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提升、公司费用率下降,都能带来公司的业绩增长。所以我们在研判一个公司的业绩成长性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考虑。

  • 公司所处的行业本身在成长还是衰退?公司是否正在转型进入新兴的行业?
  • 公司在行业内是否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促使市场份额提升?
  • 公司和上下游相比地位是否足够强势,能够掌握定价权,保持高毛利率?
  • 公司是否保持合理的财务杠杆和费用率?
  • 公司管理层是否经验丰富且稳定,能够让公司保持上面说的优势?

股本数的变化则对应着公司的再融资策略。公司上市之后,可以通过增发、配股等各种方式进行再融资,再融资也就是发行新的股份,公司的股本数就会提高。此外,也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进行融资,可转债转股之后,也同样会提高公司的股本数量。
股本增加,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每股收益的稀释。举例来说,公司原来一年赚10亿,股本是10亿股,那么每股收益就是1元钱。现在公司又增发了10亿股,股本变成20亿股,那么每股收益就会下降到0.5元,这就是再融资带来的稀释作用。
那既然再融资会稀释每股收益,为什么股东还会做出决定来开展再融资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再融资后去投的项目能够促进公司业绩的长远增长,能够带来未来每股收益的更多提高,这是再融资的正当理由;第二个可能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再融资能够实现大股东的其他战略目标,而中小股东在表决上弱势,因此利益被牺牲。
再融资会扩大股本,相反的,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来缩小公司的股本。也就是上市公司拿自己赚的钱,去市场上把股票买回来,然后注销掉,这样一来,由于股份减少了,公司的每股收益就会提升。
回购股票并注销其实可以看作是公司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与分红有点相似,是上市公司用来向股东分配投资回报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取回购股票的方式来回馈股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回购不需要交税,而分红还需要上缴红利税。
好,我们小结一下,公司每股收益的提高,来源于公司本身的成长性和再融资策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市盈率提高可以分解为哪些因素。
市盈率是一个倍数,是公司股价相对于每股收益的倍数。财报每个季度才公布一次,一个公司的每股收益并不会每天都变化,但是股价却每天都在涨涨跌跌,这种涨跌的来源,就是来源于市场对于公司估值水平的变化。大部分情况下,今天的公司和昨天的公司并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股价却一直在变,市场认为公司值钱,估值升高,股价就会上涨,反之股价就会下跌。
在决定股价的因素中,相比于可以量化的每股收益,估值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因子。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要素:
第一是公司的成长性,市场会给予高增长的公司更高的估值水平。市盈率本身是一个静态的指标,它反映的是公司当前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值,并没有考虑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我们假设有两家公司,每股收益都是1元,但是A公司的每股收益未来不会增长,B公司预计每年都能增长50%,那么很显然,B公司应该比A公司更值钱,市场也会给B公司更高的市盈率。
第二是资金面。资金宽松的时期,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会提高,反之则会下降。资金面就像池子里的水,水多了,水里的东西就都会跟着水面上涨飘起来。资金的宽松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央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资金;再比如配资工具的发展,让投资者可以用更大的杠杆投入到市场中;或者其他类别的资产出现下跌,资金流入到股权类的资产中。资金面宽松带来的估值提升本质上是供需关系的改变,资金多了,就相当于需求旺盛,价格自然会上涨。
第三是市场情绪,乐观情绪会极大的提高估值水平,而悲观的恐慌情绪又会让价值大大低估。这是影响估值水平中最难以量化、最难以捉摸、也是最瞬息万变的因素。情绪来源于人类的心理,但人的心理天生就带有很多误区。人们总是更喜欢坚持最初的观点,喜欢遵从主流观点,也喜欢用刚刚发生的事情做类比来推衍,在筛选信息的时候,也倾向于接受那些更能证明自己直觉的信息。这些“不理性”的因素反映到情绪里,极大的影响了股票的价格,有时候,只是因为所有人都习惯了一个市场上涨,它就会持续上涨,直到大大高于其应有的价值,然后又因为某一件导火索事件导致一部分人开始卖出,接着人们又在羊群效应中竞相卖出,这个过程就是泡沫的积累与崩塌。
现在我们明白了驱动股权类资产价格变化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公司业绩与估值两方面。而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因素包括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股本的变化,影响估值的因素则包括公司的成长性资金面松紧以及市场情绪
所以我们就要明白,要想通过投资股权资产获利,就应该预期我们所投资的标的在上面的某些因素中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变化。并且,我们需要善于分辨,在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我们能够做出比较准确判断的,哪些是难以预测的,在能够把握的因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分析,用时间来拉平那些难以预测得波动,这样才能增大我们获利的概率。
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取决于基本面的情况,股本的变化取决于管理层的再融资策略,成长性取决于行业、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经营方针,这些都可以通过对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加深理解;资金面的松紧可以通过宏观研究来判断;但市场情绪即便通过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学习来理解,也是极难预测的。
所以大家现在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争论基本面分析有没有用、宏观研究有没有用。这些研究当然有用,但它们并不是决定股权资产价格的全部因素,变化最快的、最容易带来波动的情绪因素,恰恰是最不可捉摸的。
理解了股权收益的来源,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理解哪些收益是我们应该在股权投资中追求的收益。业绩增长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主要收益,相对于估值提升,业绩增长可以通过研究基本面、锁定好公司而获得相对确定的回报。而估值提升,特别是市场短期的情绪变化,是完全随机而不可预测的。不要企图去把握不可预测的短期波动,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等有用的研究中,让时间熨平情绪的波动。这是在进入股权市场前,希望大家牢牢记住的一句话。这就是炒股和投资的区别,追求价格波动的炒,本质上是一场复杂的赌博,而追求业绩增长的长期配置,才是投资的本质。
第二,理解投资股权资产不可避免的要承担资产的大幅波动,因为市场情绪会将价格扭曲到你难以相信的程度。因此,在细致研究、把握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等能够把握的因素的基础上,还要采取合理的风控措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情绪带来的巨大波动而赔光清盘,永远站在市场上,你才能够等到价格回归,在概率上获胜,而取得长期的盈利。
第三,理解市场情绪可以被利用。短期的市场情绪波动无法预测,但极端的市场情绪却可以识别。用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来观察狂热和恐慌的情绪,并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在狂热时拒绝入场,在恐慌中敢于捡黄金,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但是,请务必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是说没有甄别的去买那些不断下跌的股票,而是说,在市场出现恐慌而导致整体崩盘,导致优质股票被错杀的时候,要敢于去买入优质股票。这背后,依然是基于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和宏观分析,来圈定有优质业绩的公司。
这里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我们前面以每股收益来代表公司业绩,以市盈率来代表估值水平,只是衡量公司业绩和估值的一种方法。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公司适用的方法千差万别,这些进阶的内容,我们就不在本门课程中讨论了;作为基石课程,我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形成正确的投资习惯和投资心理,这是比分析技术和估值方法更本质、更重要的东西。在股权投资的道路上,如果你深刻理解上面的三点启示,我相信就足以超过80%的投资者。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股权收益的来源里没包括分红呢?分红不也是我们投资产生的回报吗?
分红只是公司处理赚来的钱的方式,它本身并不产生回报。上市公司赚来的净利润,按照规定提取了法定公积金之后,就成为了未分配利润。这些利润如果不分配,就积累在公司的净资产里,公司可以决定这些未分配利润是否向股东发放。
有一些公司每年都分红,但是分红并不增加股东的收益,因为分红后股价是要除权的。举例来说,公司的股价是10元,现在决定每股向股东现金分红2元,那么分红除权后,股价就会变成8元,也就是说:

除权后的股价 = 除权前股价 - 每股分红

羊毛出在羊身上,钱并不会增多。而且分红还可能要交红利税。我们国家的现行红利税政策是这样的,持股不足1个月,红利税按分红的20%收取,持股1个月到1年,按10%收取,持股1年以上的,不收取。这个持有时间,并不是以你在分红日前持有多久来算,而是在分红的时候,统一先按照不收税将分红给你,等到你卖出股票的时候,再计算你的持有时间,然后根据持有时间从卖出款里扣收。
所以看起来,分红并不增加收益,反而可能会因为红利税的存在而导致股东收益变少。那公司为什么要分红呢?可能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其实分红还是能带来切实的好处的。
第一,分红是让股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方式。分红适合业务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每年都能稳定盈利,产生充足的现金流,但是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市场格局也已经稳定,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成长空间。这时候,企业赚来的钱,并没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未来不能产生满意的收益,这时候,就应该分给股东,让股东去做别的投资。相反,对于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赚来的钱其实是可以去投入到新产能扩张上去的,企业投资本身就能为股东赚取更多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分红的。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投新项目的预期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那么就有理由不分红,可以用赚来的钱去再投资;如果公司没有这样的项目可投,那就应该把钱分红给股东,对股东来说,这样提高了资金利用的效率。
但是我们在市场中却可以看到,有些公司一边每年分红,还一边再融资,一边让股东交着红利税,一边公司还要承担再融资的成本,这样的行为本身是非常矛盾的。这背后有很复杂的原因,有为了顺应监管鼓励分红规定造成的行为扭曲,有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造成的冲突,这里我们就不再具体讨论了。总之,合理的分红能够让股东收回低效率的资金,从而提高资金回报率。
第二,分红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重估,通过填权增厚股东收益。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个公司的每股收益是1元,股价是20元,也就是说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对应市盈率是20倍。现在公司每股分红2元,分红后股价除权,股价变成18元。
这时候我们再去看公司的市盈率。每股收益还是1元,股价18元,市盈率下降到18倍。分红之后,市盈率降低了,分红会带来公司估值指标的变化。因为分红并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那么对于适合以市盈率来作为主要估值指标的公司,分红后股价就有望上升,使公司估值水平恢复到之前,这也就是所谓的填权行情。
同样,分红也会改变市净率。市净率和市盈率相似,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估值指标,只不过市盈率是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市净率是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市盈率衡量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市净率衡量的是公司的净资产价值。

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

分红除权,就相当于股价和每股净资产减去一个相同的值,也就是分子和分母减去一个相同的值,所以对于市净率小于1的公司,分红会让市净率进一步降低;对于市净率大于1的公司,分红则会让市净率上升。
我们拿银行股来举个例子,很多银行股市净率都长期低于1,而且每年都喜欢分红。我们假设一家银行股价是10元,每股净资产是20元,那么市净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也就是0.5。现在银行每股分红2元,分红后除权,股价变为8元,每股净资产也相应减少2元,变为18元。这时候市净率就变成了8除以18等于0.44,相比之前的0.5就降低了。市净率是适合银行的主要估值指标,所以对于市净率小于1的银行,分红后股价也有望上升,发动填权行情。
再小结一下,请大家理解,分红并不增加每股收益,只是公司赚来钱的不同处理方式,但是通过分红,也可以带来公司价值的重估
好啦,这节课我们就聊到这儿,在这节课里,我们一起:
学习了股权收益的构成,想要投资股权收益赚钱,要么需要公司业绩增长,要么需要市场估值提高。这其中,业绩增长可以更多的通过分析基本面来判断,而估值水平则受情绪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投资股权资产的过程中,必须承受市场波动,并且坚持长期配置的理念。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mougg/p/12306224.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