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的时间,决定着你的未来

很多人都会认为,努力工作是改变自己,成长自己,提升工资的第一要素,这话确实没错。但你有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每天准点上班,加班勤快,做的东西也不比别人少,但为何就是并没能比别人更容易获得巨大的进步和成长呢。

我们确确实实看到自己明明很努力,小到上学时每节课的认真听讲,到现如今每天工作按时就班,但为何我们似乎依旧是个普通人,非常普通的普通人。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你已经很努力了”等同于“其实你就是个废物”。是啊,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为什么到头来我还只是一个“废物”呢?

01

工作是输出,学习才是输入

其实我们一天的工作中,都是在不断的输出,不知道你有没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就是你刚开始进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刚开始都是特别勤快而且工作效率也非常的高。但经历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提高,反而下降了很多。比如运营公众号,原本是可以一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到后来的两天一篇再到后来的一周一篇,到如今的一个月也憋不出一篇文稿。你有想过是怎么一回事嘛?

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当我们一直输出却没有输入的时候,我们就会越来越吃力,你脑海中的文章、素材、想法都用完时,你连洗稿的能力都将散失掉。

02

是选择副业还是继续工作?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所有差距,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24小时,正常上班族,一天七八个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剩下八小时是属于自己的想干啥干啥时间。而往往决定你未来的就是这8小时,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一天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当中,除去吃饭喝茶间,你最少还有4个小时的不知该干啥的空闲时间。

有的人会选择搞多一份副业,工作之外多一点微博的收入。而有的人会选择继续工作,学习,为明天做工作计划,对过去的一天做复盘。而更多的则选择了躺着刷抖音,打王者等费时不讨好的度过这几个小时,然后关灯睡觉。

在这几个短暂的小时里,你除了学习探索新世界外,你几乎什么都可以做,这就像及了你未来的样子。会选择副业的人往往心里有个强烈的创业梦,而对于继续学习,他们宁愿牺牲睡觉的时间用来学习,就算睡得少,每天能量也是满满的。

03

别被假像给蒙蔽

每年高考榜单下来,那些成绩的同学都会说些怎样的话,你还记得嘛?

“其实我也有玩游戏啦”“其实我也没怎么做题啦”“回家我都经常看电视到深夜”。

听了这些话你是不是觉得挺高兴的,恨不得把这一画面给定格下来拿给老爸老妈看,学霸都玩游戏,我玩游戏又有什么错?是吧,人家不仅游戏玩得好,学习成绩更好,这一点你怎么不说呢,人家一年下来也就玩了几局,谦虚的提了一下,你居然把自己一年下来看了几眼剩下的时间都拿来玩了游戏会和人家一样。你怎么不说人家是吃了聪明仙丹呢。

我相信你班上也有这样的同学,上课不听,学习成绩依然好,你以为人家上课就真的没在听,回家和你一样打王者啊,上课不听是因为那节课他早在家学习过了,对他可能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所以,你还认为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一概而论的嘛?其实这些都只是假像,你之所以会被蒙蔽,其实你只是在逃避!

04

我该从哪开始做出改变

胡适先生说,“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这句话说的太对了。也曾听过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做出改变很难嘛,其实不难,先从阅读开始,每天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都是可以培养成的习惯。刚开始我每天阅读半小时,现在每天必须得阅读两小时才能得到满足,这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阅读什么呢?什么都好,从专业出发或者各类杂志都好。

你说你没有自控力,比如定了健身计划,却连一次步也没跑过;工作说没时间看书,一下班或放假却躺尸床上一整天;其实这不是自控力差,你只是没有习惯,比如你每天起床刷牙洗脸需要自控力嘛,你闭着眼都能完成,因为这些行为已经成为习惯。

不如给自己建个仪式感吧,比如刷牙洗脸是靠起床这个仪式启动的,想习惯跑步两公里,仪式就是换足够鞋,想专注工作一小时,仪式就是收拾书桌,通过建立仪式感,可以有效形成习惯。怎么建立仪式感呢?1.设计目标与仪式 2.通过目标进入仪式 3.不停的重复 ps:这处方法是我在抖音上偷来的

人的一生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要想不掉队,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要利用好下班后的黄金时间。

每天下班后,你坚持学习1小时,一年你就比别人多了365个小时。365个小时你掌握的知识就会比别人掌握的更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4554128/243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