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表论文

转自 经纬论坛 forum.whut.edu.cn

1.11      如何发表论文
    最近发现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到了快毕业了还没有发表论文,都觉得论文发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许我到了应该为兄弟姐妹们做点事情的时候了。当了三年多的主编助理,经常跟各个杂志社有往来(核心或非核心),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
     1、直接过去投
     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 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 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
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
     2、网投
     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 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 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一切可能的联系 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
      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 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 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 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由于我所在的杂志是核心期刊,如果遇到不适合我们期刊的文章,也会推荐给其他的杂志。不过如果邮件太多了,就懒得推荐了,因为首先还是需要做好份内的事情。
      今天就废话这么多了,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
1.21   
      a.论文的重要性
      本科生一般觉得自己基本上不用写论文发表,是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觉悟到发表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奖学金,保研(本校和外校都可以加 分)......大多等这些事情已经结束了,看到别人发表论文后得到了很好的收益,只好羡慕不已。我也是一个觉悟很低的人,只是很幸运的接触到了这个领 域。非核心一般加6分,核心一般加8分。对于本科生来说,要写出科技含量高的文章很难,所以发表一篇非核心就很不错了,如果平时分数还可以的话,保研应该 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论文对于研究生的重要性,我不想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清楚了。
      论文对于以后想在高校当老师的学生来说也很有用,评职称的筹码,多少篇核心,多少篇非核心,被EI,SCI....收录的情况,都将影响到评选的最终结果。
      但论文感觉像是理论的东西,但实际主要还是你研究结果的体现。你做了什么项目,你研究了什么,写起论文来说就会得心应手,毕竟是做了一点东 西。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大三下学期的时候,绞尽脑汁也不晓得写什么,脑子里没有内容,心里特别的虚,那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学什么专业课,写不出来也不觉得惭 愧,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题目,查了一些资料,跑了几趟图书馆,论文搞出来了,是一篇综述性的文章,发表在一个很垃圾的杂志上。关于接下来的一篇,不想说太 多了。

1.24  论文摘要中最忌讳的词排名
在这方面摸清了一些底细,就是你的论文要很容易的评审通过,需要遵守某些评审老师。
的“隐性规则”。
论文(研究生)摘要里面最忌讳用的词排名如下:
第一名:本文 ---不主观
第二名:提出 ---除非你的论文很牛,提出往往是有重大发现,有突破,否则...
第三名:介绍 ---说明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第四名:讨论 ---只说不做?这个不太清楚,为什么不好??
第五名:阐述 ---自己做过什么都不清楚,只是把别人的阐述一下,是否有心虚嫌疑?
1.25  我和别人的一些经验
a.投稿的程序
1、选好要投哪个期刊;
这一点很重要,一般要请示老板;如果是好文章,就别往烂期刊上投了;否则,选个差不多的,预期投中率最高的吧。
2、网上一般都可以查到期刊的地址;或者到图书馆随便找一本此期刊,在封底或者某一非正文页上都会有编辑部的地址,抄下来就可以了;如果期刊上有投稿指南,最好看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打印自己的文章,一般要两份,按照地址,寄个挂号就OK了。
3、有些期刊是有网上投稿的,你最好看该期刊是否有网址或者E-mail。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是科技论文,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
题目、作者(按顺序排列)、单位中文摘要,第一作者介绍,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作者介绍。
b.
发表论文的话,首先最好考虑本校的杂志。因为是本校的杂志,本校的老师还是会认可的。无论这个杂志是核心还是非核心。提供一些电话号码,如果想投稿的话,直接给他们打电话,然后直接过去投稿。(电话号码慢慢更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7397739
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87384113  
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86551251 
学报(管理与信息工程版) :87859055
学报(社会科学版) :86553823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港口装卸 
交通与计算机 
交通科技 
交通企业管理 
船海工程 
国外建材科技 
理工高教研究 
爆破 
高教发展与评估 
数字制造科学 
以上是我们学校的几个期刊,里面的老师人都不错。
c.
///////
转一下清华大学一位朋友的经验:
了解的都是一些计算机类的核心刊物。大致罗列一下:
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沈阳
审稿周期:四个月 (不固定)
发表周期:一年半(不办理加急业务)
审稿费:100元(初审通过后才要求作者寄审稿费,这个要赞一下!)
服务态度:极好
投稿方式:邮寄打印稿,交付审稿费后可在其主页上查询稿件状态。
转一下华中科技大学一位朋友的经验:
******
我中小微的经验:
1) 看看小微最近2年的杂志,有没有相关方面的文章,如果没有,中的机会大。
2)参考文献要尽量多引用那些是小微杂志编辑委员会写的文章的。
3)小微要求内容比较新,而且注重实现,要有数据和实现。
4)运气好的1个月就可以中。  
******
2.《计算机应用》 成都
审稿周期:三个月(一般两个月左右能知道录用与否)
发表周期:半年(我所了解到最快的)
审稿费:50元
服务态度:较好
投稿方式:在其网站上在线投稿
对文章的质量要求较高,杂志社工作认真负责,信息反馈较快,送审两个月后基本上都能收到稿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对是否挂基金号与项目编号不是特别看重,比较适合我这样没有基金资助的学生,呵呵。
3.《计算机科学》 重庆
审稿周期:两个月(快慢不等)
发表周期:8个月到一年不等(有时候可以加急发表)
无需审稿费
服务态度:一般
投稿方式:邮寄打印稿,交付审稿费后可在其主页上查询稿件状态。
比较注重较为新颖的文章,如果挂有基金号或者重大项目编号,一周内就能返回录用通知。在其网站上经常看到有当天收稿,第二天就录用的,估计是被杂志社约稿了,呵呵。
4.《计算机工程》 上海
审稿周期:两个月
发表周期:一年左右(可以加急发表)
审稿费:50元
服务态度:较好
投稿方式:e-mail,可在其网站上留言查询审稿情况
最大的有点就是审稿快,一般一个半月就能收到消息,两个月内肯定能收到消息。有篇文章今天才让我修改,呵呵。
有基金号或者项目编号等的文章录用机率较高。
5.《计算机应用研究》 成都
审稿周期:三个月
发表周期:15个月左右
无需审稿费
服务态度:较好(e-mail反馈很快)
投稿方式:e-mail,可在其网站上留言查询审稿情况
特别注重有基金号或者项目编号等的文章,最快的一周内就能收到录用通知。很喜欢把作者的稿件录用在增刊上,商业味道太浓。

6.《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京很养眼:)
审稿周期:三个月
发表周期:一年左右(可以加急发表)
审稿费:100元
服务态度:一般
投稿方式:在线网站投稿,较为正规
有同学投中过,比较亲睐有基金号或者项目编号等的文章。审稿时间较长。有趣的是,编辑部寄来的发票上还可以刮奖。
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京
审稿周期:号称是三个月,其实编辑透露最长有四个半月的
发表周期:9个月以上
审稿费:50元
服务态度:较差
投稿方式:在线网站投稿
以前被这个编辑部郁闷过一回,交了审稿费如果被退稿,审稿意见都是千篇一律的一条:缺乏创新。感觉很不负责任,即便不录用,返回给作者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审 稿意见,应该是一个编辑部起码能够为作者做的一点事情。从这一点看,杂志社没有发展前途。(可能带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大家批判的吸收,呵呵)
8.《微型机与应用》 北京
审稿周期:两个月
发表周期:半年左右
无需审稿费
投稿方式:e-mail
服务态度:很差(话没说完编辑就会撂电话,BS)
稿件较多,所以比较难中,有些时候稿件投到这家不录用,再投到《计算机科学》等刊物却录用了,搞不懂为什么。
9.《微型机与计算机》 西安
审稿周期:两个月
发表周期:8个月左右
无需审稿费
投稿方式:邮寄打印稿
服务态度:较好
杂志档次较低,比较好中,不过也看运气,暑假前投稿审稿会快一些。录用后不发邮件通知,而是直接给作者寄挂号信通知录用。较为另类,呵呵。
--------------------------------------------------------
《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这三大权威刊物,没有机会投过,不是很了解,呵呵。
另外,如《微计算机信息》这类交钱就能发表的刊物,也不想去了解。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些地方稍带感情色彩,请见谅。
///////

这里面介绍的一些杂志主要是面对计算机专业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是什么专业就一定要投这个专业的杂志,还有一些综合类的核心杂志也可以投。
 
读论文后的一点小体会
通常作者写论文的套路无非是这样的。
 
1、先是好奇地把正常的东西加点什么或者减点什么,反正让正常的东西变得不正常。
2、然后仔细观察看有什么新变化,新发现或者新现象。
3、然后根据经验结合这现象猜想那里出了问题,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什么样的机制在起作用。 
4、之后就是从纵深方向来做实验检验论证(就是不停的追问为什么,直到问得上帝都不知道答案)。
5、同时从类比或者旁系方向论证,不停的变换实验材料,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6、同时从正反方向论证也就是,出现这个新现象,我能不能在加点什么,或者减点什么让这个新现象消失。
7、循环至第4步骤,直到发现一些能被目前(只是目前)的实验所证明的新机制,新理论,跳出循环。
8、给新理论和新发现贴标签,命名字,以示其新。
9、吹牛皮的阶段。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精神展望这个新理论和新发现的巨大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和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比如艾滋病有治了。
 
怎么阅读论文
我只要抓住:
论文的主题,
实验和行文思路,
论证逻辑,
这个研究的意义
由此及彼的启发。
 
所以看论文时,
 
1、看个abstract,
2、看第一或第二段,
3、看其他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
4、看段落中有强烈语气,转折,对比的句子,比如however,but,in contrast, whereas,unexpectedly,interestingly,notablely, surprisingly之类的词,
5、看那些图和表格,图和表是文章最最精华的地方,图表能看懂,文章就差不多了。
6、不能看懂图片的话,就再回过头来看文章中与图片对应的文字和说明,
6、稍微看看discussion,关注论文主题的延伸和发展,
7、最后看一眼Reference中的作者、刊物、和年代,有个印象就行。
 
摸出作者做实验写论文的套路。
将这样一篇论文进行庖丁解牛。
论文精华基本上就也就这些了。
省时,省事又能有个宏观概念。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dake/blog/19673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064653/article/details/9150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