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的2018总结

    2018年怎么开始的呢,在我的记忆力,我永远记得2018年的伊始,我住在老妈工作的宾馆二楼,白天睡睡懒觉,中午被催起来下楼吃饭,下午没人与出去玩就看看慕课的教学视频或公开课写写笔记,晚上喝碗热乎乎的骨头汤或者出宾馆门走四五步买俩碗辣汤。晚上打游戏到深夜,然后冬眠。但是那天下雪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起得很早。真美啊。

    大年初二的时候,姐姐去世了,车祸,接到消息的时候家里正在KTV唱歌,赶去医院的时候见了最后一面。是在自己一个人回家的路上出事的,亲人死亡的场景是很难承受的。哀莫大于心死,人死亦次之?呵呵,放你娘的狗屁。当我亲眼看着我姐的遗体从焚烧炉进去然后一堆碎骨出来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以前那个几乎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姐姐,现在永远要住在这个盒子里了。

    生活还得继续,风波过后大家都过起了正常的生活,一切没什么改变,但总会有什么会不一样,不是嘛。

    我慢慢开始更加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我去打理好所有我自己的东西,我更加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因缘际会。

    很少有什么改变是事情发生后就质变的,更多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更像是一个种子的埋下,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在你心里悄悄长起来的时候,它突然就突出了芽。

    然后你就再也离不开这片绿。

    年初的时候开始试图成系统的记录下自己的接触的所有作品。从最简单的先记录自己看过的电影开始,2018年6月30日之前,记录下自己看了48部电影,去电影院看了13部电影,其中头号玩家是目前此生唯一二刷的电影,电视剧看了俩部,动漫补了三部。每一次看完一部作品后就会顺手打开电子笔记写上一笔,不会像日记一样给自己很多压力什么的,如果当时看完没时间或没工夫去记录,那么就等到晚上吧,这个习惯也是培养了有一段时间才融入自己的生活。

    寒假结束就是大二下学期了,从“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开始,在我的怂恿下,我和崔铭会在每节毛概课上都会拿着本MAC在教室最后排的角落,沐浴着共产主义的光辉......然后开始看恐怖片,一学期下来几乎恶补了绝大多数的平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看的恐怖片,太真实了,一共看了得有12部左右了,这方面的承受力也大大提高......

    对电影的热爱是从高三暑假开始的,18年上半年有过一周去电影院看四场电影的记录......,但是那时候记录下的不过仅仅是作品的名称,最多不过会在名称后添上一同经历这个过程的朋友的姓名...的拼音缩写。想要更加规范是在6。30日的下午,早上刚刚看完电影“等一个人咖啡”,那时候已经是复习周了,在创业园准备下午看些数据库的知识。突然就想对自己的记录形式进行改革。

    我新建了一个名为“肥宅品今天又有啥好玩的啦”的笔记,哪一天看了什么影视作品晚上会写上日期作品名以及自己和这个作品的一些牵连,可能是自己怎么接触到的,觉得好不好看,里面什么点是触动了自己的,不需要写很多,但是想着好歹每次写点。

    一直写到了2018结束,后面渐渐的不局限于影视作品,我开始往里面放上更多地电视剧,动漫,游戏。虽然不可能每次结束就做电脑前不多不少的几行字,但是既然决定了就要做不是嘛,给自己的宽限提到了可以先写时间名称然后选一段时间集中来写这段时间内的作品的补充。就这样磕磕绊绊,半年多了啊。

    6.30那天开始,整个世界不一样了很多,或者说,是更不一样了。我开始去接纳,接触,接受更多的能让自己的生活变丰富的事情,我开始慢慢学会在自己的kindle里面放少一点的书,一次读一本,我大一从家里面带过来的那些当时妄图充实大学生活现在却已积灰的书被我从书架上翻下来,身边圈子的朋友一直安利的美剧英剧日剧学着去接纳欣赏,蒸汽上一直喜加一买买买的游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我尝试着在公交上习惯墨水屏的观感,尝试着玩游戏的时候不去跳过剧情画面,尝试着看书时先看序前言......

    从6.30那日起到现在,王一品一共看了55部电影,其中有28部在电影院,玩了25部游戏,其中PC端11部,PS4端7部,移动端7部,看了5部电视剧,看了5部动漫。

    大三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把PS4带回了宿舍,又花了点钱买了台显示器来配合一起游玩,白嫖了楼下老谭磊子的不少大作后终于理解了为何主机玩家能一直稳居游戏鄙视链的顶端,玩完了战神和神海系列后准备收心了,在宿舍一呆就是一下午的日子短期内不会有了,电脑又搬回了实验室,显示器也带了过去。

    刚刚讲了那么多貌似没有谈到学习,的确啊,PS4在宿舍后心思其实在学习上的不多,我反复和朋友提及过的一个观点就是,人是需要成就感的,一个阶段你做了一件事情,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份交代可能是一个实验项目,可能是一分论文,一份成绩单,一笔存款等等等,这个物质存在的东西承载了你一段时间的时间付出并且得到了认同,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我这样的人的必需品,不然就会沦为萎靡度日之人。

    那段时间在PS4游戏上投入的时间,成就感和认同感来自我自身,游戏品味的提升和游戏眼界的扩充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游戏的思考的探究,都让我受益良多,但是我不能靠游戏过日子,所以在对这个领域达到入门的时候就封存了主机转而前往了实验室。

    九月份时,和一位朋友交谈,她说一品啊,你找一个你以前剪过的视频的一个你觉得最好的片段发我,我翻了翻从大一至现在剪的所有视频,越看越垃圾...... Woc我以前剪的东西好菜啊......十月份的时候,我终于把埋在心底很久的计划付诸了行动,我准备剪一个复联123的混剪,我还没有接触过这么庞大的工程,但是既然决定要做了,处女男绝不认输!国庆放假的时候花了很多个日夜在实验室,前前后后除了素材收集整理观看之外在剪辑上投入的时间差不多得有50 + h时,最后成品现在来看我依旧不是特别满意,但是那时候真的是巨开心啊,一步一步将自己放心里的计划践行,最后成品出来的一刻,真的是想和全世界分享的那种心情。

    但是也因为如此,养成了在实验室通宵的习惯...... QAQ,以前一般都是在实验室呆到十点半多一点吧,再不走晚十一点教学楼就得封楼了而且宿舍大门也会关上,以前除非是万不得已不会呆实验室不走的,但自从国庆在实验室过了一两晚后,可能在心里埋上了在实验室过夜是可以的种子,什么时候冒芽呢,一会儿讲。

    再后来就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白天上课下课就去实验室,晚上再回宿舍,直到我不得不面对方舟老师的大作业,真的是一言难尽的老师,2018年12月31日后我不想再和他有任何的接触了,日了狗。为了完成大作业在实验室通宵了ñ个夜晚,现在写下这篇总结的王一品已经是连续十几个夜晚2,3点睡,早上七八点起了,白天不会困的......因为白天事情更多.......

    圣诞的时候,其实是平安夜的那天,实验室开了一个会议,把这学期干的事情总结了一下,我因为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用DLIB做人脸识别上,在实验室的技术上进展甚微,在其他人做总结的时候其实是很惭愧的,毕竟自己和很多人对比起来还是不够努力,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实验室熬夜是很努力的表现,更多的时候我是因为白天时间安排不妥当,自己拖拉或者干脆就是因为自己笨导致学习效率低而不得不通过增加时间成本来完成自己期望的目标。可以有很多的方法让这个过程质量更高一点,我以后还有很多值得去学。与学长的很多经历相比,我的阅历就相形见绌了,近在咫尺的人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真的是一件很让人有压力的事情,但是有压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个压力并不是说有巨大的学业或生活压力去步步紧逼着你,而是有一个外在驱动 力结合自身的进取心而产生的一种压力,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总结会之后,大家去了餐馆聚了一次餐,老师学长们都是觥筹交错,说了很多,想了更多,吃完后,趁着酒劲去剪了头,晚上和异地的女朋友提出了分手。

    至于我这个死宅程序员怎么会有过女朋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hhh。

    番外:

    :失恋了?

    :......是分手了

    :要不要一起去北京跨年?

    :......

    :去不去的嘛

    :去!

    (一品北京游正在编辑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7941538/article/details/8549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