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对象--进阶

Python面向对象–进阶原文

一、类的成员

类的成员可以分为三大类:字段、方法和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所有成员中,只有普通字段的内容保存对象中,即:根据此类创建了多少对象,在内存中就有多少个普通字段。而其他的成员,则都是保存在类中,即:无论对象的多少,在内存中只创建一份

字段

字段包括:普通字段和静态字段,他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是内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普通字段属于对象,静态字段属于类。

class Province:
    #静态字段---->属于类
    country = '中国'

    def __init__(self,name):
        #普通字段
        self.name = name

#直接访问普通字段
henan = Province('河南')
print(henan.name)#河南

tianjin = Province('天津')
print(tianjin.name)#天津

obj = Province('四川')
print(obj.country,obj.name)#中国 四川

#直接访问静态字段
print(Province.country)

由上述代码可以看出**【普通字段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静态字段通过类访问】**,在使用上可以看出普通字段和静态字段的归属是不同的。其在内容的存储方式类似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可是:

静态字段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普通字段在每个对象中都要保存一份
应用场景: 通过类创建对象时,如果每个对象都具有相同的字段,那么就使用静态字段

方法

方法包括:普通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三种方法在内存中都归属于类,区别在于调用方式不同。

普通方法:由对象调用;至少一个self参数;执行普通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对象赋值给self;
类方法:由类调用; 至少一个cls参数;执行类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类复制给cls;
静态方法:由类调用;无默认参数;

class Foo:
     #普通方法
     def bar(self):
         #self是对象
         print('bar')

     #静态方法
     @staticmethod
     def fun():
         print('123')


     @staticmethod
     def sta(n,m):
         print("%s--%s" % (n,m))
     #类方法
     @classmethod
     def classmd(cls):
         #cls 是类名
         print(cls)
         print('classmd')

#普通方法的调用
obj = Foo()
obj.bar()#bar

obj = Foo()
Foo.bar(obj)#bar

#静态方法的调用
Foo.fun()#123
Foo.sta('hs','yy')#hs--yy

#类方法的调用
Foo.classmd()#<class '__main__.Foo'>
             #classmd

相同点:对于所有的方法而言,均属于类(非对象)中,所以,在内存中也只保存一份。

不同点:方法调用者不同、调用方法时自动传入的参数不同。

属性

如果你已经了解Python类中的方法,那么属性就非常简单了,因为Python中的属性其实是普通方法的变种。

对于属性,有三个知识点:属性的基本使用、属性的两种定义方式。

1、属性的基本使用

# ############### 定义 ###############
class Foo:

    def func(self):
        pass

    # 定义属性
    @property
    def prop(self):
        pass
# ############### 调用 ###############
foo_obj = Foo()

foo_obj.func()
foo_obj.prop   #调用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属性的定义和调用要注意一下几点:
定义时,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添加 @property 装饰器;
定义时,属性仅有一个self参数
调用时,无需括号
方法:foo_obj.func()
属性:foo_obj.prop
注意:属性存在意义是:访问属性时可以制造出和访问字段完全相同的假象。属性由方法变种而来,如果Python中没有属性,方法完全可以代替其功能。

'''
利用属性是实现分页
'''


class Pergination:

    def __init__(self,current_page):
        try:
            p = int(current_pag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 = 1

        self.page = p
    @property
    def start(self):
        val = (self.page - 1) * 10
        return val

    @property
    def end(self):
        val = self.page * 10
        return val

li = []
for i in range(1000):
    li.append(i)


while True:
    p = input('请输入要查看的页码:') #每页显示10条
    obj = Pergination(p)
    print(li[obj.start:obj.end])

从上述可见,Python的属性的功能是:属性内部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返回。

2、属性的两种定义方式

属性的定义有两种方式:
装饰器 即:在方法上应用装饰器
静态字段 即:在类中定义值为property对象的静态字段

注意:但是在Python2.x中,默认都是经典类,只有显式继承了object才是新式类;Python 3.x中默认都是新式类,经典类被移除,不必显式的继承object

装饰器方式:在类的普通方法上应用@property装饰器

经典类,具有一种@property装饰器

# ############### 定义 ###############    
class Goods:
    @property
    def price(self):
        return "hongsong"
# ############### 调用 ###############
obj = Goods()
result =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新式类,具有三种@property装饰器

# ############### 定义 ###############
class Goods(object):

    @property
    def price(self):
        print '@property'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print '@price.setter'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print '@price.deleter'

# ############### 调用 ###############
obj = Goods()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obj.price = 123    # 自动执行 @price.set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将  123 赋值给方法的参数

del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ice.dele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

注:经典类中的属性只有一种访问方式,其对应被 @property 修饰的方法;新式类中的属性有三种访问方式,并分别对应了三个被@property、@方法名.setter、@方法名.deleter修饰的方法

静态字段方式,创建值为property对象的静态字段

class Foo:

     def f1(self):
         return 123

     def f2(self,val):
         print(val)

     def f3(self):
         print('del')


     per = property(fget=f1,fset=f2,fdel=f3)
     '''上面这种写法等同于'''
     # @property
     # def f1(self):
     #     return 123

     # @f2.setter
     # def f2(self,val):
     #     print(val)

     # @f3.deleter
     # def f3(self):
     #     print('del')
     
obj = Foo()
obj.per              # 自动调用第一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f1
obj.per = "hs"        # 自动调用第二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f2方法,并将“hs”当作参数传入
del Foo.ber          # 自动调用第三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f3方法

所以,定义属性共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装饰器】和【静态字段】,而【装饰器】方式针对经典类和新式类又有所不同

二、类成员的修饰符

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定义不同:私有成员命名时,前两个字符是下划线。(特殊成员除外,例如:initcall、__dict__等)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公有字段'
        self.__foo = "私有字段"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静态字段

公有静态字段: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私有静态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class C:

    name = "公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name


C.name         # 类访问

obj = C()
obj.func()     # 类内部可以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class C:

    __name = "私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__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__name


C.__name       # 类访问            ==> 错误

obj = C()
obj.func()     # 类内部可以访问     ==> 正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 错误

普通字段

公有普通字段:对象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私有普通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公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self.foo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self.foo 

obj = C()

obj.foo     # 通过对象访问
obj.func()  # 类内部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访问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_foo = "私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self.foo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self.foo 

obj = C()

obj.__foo    # 通过对象访问    ==> 错误
obj.func()  # 类内部访问        ==> 正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访问  ==> 错误

方法、属性的访问于上述方式相似,即:私有成员只能在类内部使用

三、类的特殊成员

Python的类成员中也存在着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成员。

1. __doc__:表示类的描述信息
class Foo:
    """ 描述类信息"""

    def func(self):
        pass

print (Foo.__doc__)
#输出:描述类信息

2. __module__ 和  __class__ 

  __module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那个模块

  __class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hongsong'
 ---------------------------------------------       
  	from test import C

	obj = C()
	print(obj.__module__)  #输出 test,即:输出模块
	print(obj.__class__)  # 输出 <class 'test.C'>,即:输出类

3. __init__:构造方法,通过类创建对象时,自动触发执行。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18
	obj = Foo('yangyang') # 自动执行类中的 __init__ 方法
	
4. __del__:析构方法,当对象在内存中被释放时,自动触发执行。
注: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因为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解释器来执行,所以,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
	class Foo:
	
	    def __del__(self):
	        pass
	        
5. __call__:对象后面加括号,触发执行。
注:构造方法的执行是由创建对象触发的,即:对象 = 类名() ;而对于 __call__ 方法的执行是由对象后加括号触发的,即:对象() 或者 类()()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print ('__call__')

	obj = Foo() # 执行 __init__
	obj()       # 执行 __call__
	
6. __dict__:类或对象中的所有成员
上文中我们知道:类的普通字段属于对象;类中的静态字段和方法等属于类。
	class Province:
	
	    country = 'China'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unt):
	        self.name = name
	        self.count = count
	
	    def func(self, *args, **kwargs):
	        print ('func')
	
	# 获取类的成员,即:静态字段、方法、
	print (Province.__dict__)
	#输出:{'__module__': '__main__', 'country': 'China', '__init__': <function Province.__init__ at 0x000002240CFFA840>, 'func': <function Province.func at 0x000002240CFFABF8>, '__dict__': <attribute '__dict__' of 'Province' objects>, '__weakref__': <attribute '__weakref__' of 'Province' objects>, '__doc__': None}
	
	obj1 = Province('HeBei',10000)
	print (obj1.__dict__)
	# 获取对象obj1 的成员
	# 输出:{'count': 10000, 'name': 'HeBei'}
	
	obj2 = Province('HeNan', 3888)
	print(obj2.__dict__)
	# 获取对象obj1 的成员
	# 输出:{'count': 3888, 'name': 'HeNan'}
	
7. __str__: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__str__方法,那么在打印对象时,默认输出该方法的返回值。
	class Foo:
	
	    def __str__(self):
	        return 'yy'
	obj = Foo()
	print(obj)
	# 输出:yy
	
8、__getitem__、__setitem__、__delitem__:用于索引操作,如字典。以上分别表示获取、设置、删除数据
	class Foo(object):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print('__getitem__',key)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__setitem__',key,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print('__delitem__',key)
	
	
	obj = Foo()
	
	result = obj['k1']      # 自动触发执行 __getitem__
	obj['k2'] = 'wupeiqi'   # 自动触发执行 __setitem__
	del obj['k1']
	输出:
	__getitem__ k1
	__setitem__ k2 wupeiqi
	__delitem__ k1
       
9、__getslice__、__setslice__、__delslice__:该三个方法用于分片操作,如:列表

10. __iter__ :用于迭代器,之所以列表、字典、元组可以进行for循环,是因为类型内部定义了 __iter__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q):
	        self.sq = sq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er(self.sq)
	
	obj = Foo([11,22,33,44])
	
	for i in obj:
	    print(i) 
	输出:
		11
		22
		33
		44

补充:type()廖雪峰官方网站

class Hello(object):
    def hello(self, name='world'):
        print('Hello, %s.' % name)

h = Hello()
h.hello()#Hello, world.
print(type(Hello))#<class 'type'>
print(type(h))#<class '__main__.Hello'>

type()函数可以查看一个类型或变量的类型,Hello是一个class,它的类型就是type,而h是一个实例,它的类型就是class Hello。class的定义是运行时动态创建的,而创建class的方法就是使用type()函数。

type()函数既可以返回一个对象的类型,又可以创建出新的类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type()函数创建出Hello类,而无需通过class Hello(object)…的定义:

def fn(self, name='world'): # 先定义函数
        print('Hello, %s.' % name)

Hello = type('Hello', (object,), dict(hello=fn)) # 创建Hello class
h = Hello()
h.hello()#Hello, world.
print(type(Hello))#<class 'type'>
print(type(h))#<class '__main__.Hello'>

要创建一个class对象,type()函数依次传入3个参数:

1、class的名称;
2、继承的父类集合,注意Python支持多重继承,如果只有一个父类,别忘了tuple的单元素写法
3、class的方法名称与函数绑定,这里我们把函数fn绑定到方法名hello上。
通过type()函数创建的类和直接写class是完全一样的,因为Python解释器遇到class定义时,仅仅是扫描一下class定义的语法,然后调用type()函数创建出class。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用class Xxx…来定义类,但是,type()函数也允许我们动态创建出类来,也就是说,动态语言本身支持运行期动态创建类,这和静态语言有非常大的不同,要在静态语言运行期创建类,必须构造源代码字符串再调用编译器,或者借助一些工具生成字节码实现,本质上都是动态编译,会非常复杂。

metaclass

除了使用type()动态创建类以外,要控制类的创建行为,还可以使用metaclass。metaclass,直译为元类,简单的解释就是:
当我们定义了类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个类创建出实例,所以:先定义类,然后创建实例。但是如果我们想创建出类呢?那就必须根据metaclass创建出类,所以:先定义metaclass,然后创建类。连接起来就是:先定义metaclass,就可以创建类,最后创建实例。所以,metaclass允许你创建类或者修改类。换句话说,你可以把类看成是metaclass创建出来的“实例”。
**
定义ListMetaclass,按照默认习惯,metaclass的类名总是以Metaclass结尾,以便清楚地表示这是一个metaclass:

# metaclass是类的模板,所以必须从`type`类型派生:
class ListMetaclass(type):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attrs['add'] = lambda self, value: self.append(value)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有了ListMetaclass,我们在定义类的时候还要指示使用ListMetaclass来定制类,传入关键字参数metaclass:

class MyList(list, metaclass=ListMetaclass):
    pass

当我们传入关键字参数metaclass时,魔术就生效了,它指示Python解释器在创建MyList时,要通过ListMetaclass.new()来创建,在此,我们可以修改类的定义,比如,加上新的方法,然后,返回修改后的定义。

new()方法接收到的参数依次是:当前准备创建的类的对象;类的名字;类继承的父类集合;类的方法集合。
测试一下MyList是否可以调用add()方法:

L = MyList()
L.add(1)
print(L)#输出:[1]

而普通的list没有add()方法。

动态修改有什么意义?直接在MyList定义中写上add()方法不是更简单吗?正常情况下,确实应该直接写,通过metaclass修改纯属变态。

但是,总会遇到需要通过metaclass修改类定义的。ORM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ORM全称“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即对象-关系映射,就是把关系数据库的一行映射为一个对象,也就是一个类对应一个表,这样,写代码更简单,不用直接操作SQL语句。

要编写一个ORM框架,所有的类都只能动态定义,因为只有使用者才能根据表的结构定义出对应的类来。

让我们来尝试编写一个ORM框架。

编写底层模块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调用接口写出来。比如,使用者如果使用这个ORM框架,想定义一个User类来操作对应的数据库表User,我们期待他写出这样的代码:

class User(Model):
    # 定义类的属性到列的映射:
    id = IntegerField('id')
    name = StringField('username')
    email = StringField('email')
    password = StringField('password')

# 创建一个实例:
u = User(id=12345, name='Michael', email='[email protected]', password='my-pwd')
# 保存到数据库:
u.save()

其中,父类Model和属性类型StringField、IntegerField是由ORM框架提供的,剩下的魔术方法比如save()全部由metaclass自动完成。虽然metaclass的编写会比较复杂,但ORM的使用者用起来却异常简单。

现在,我们就按上面的接口来实现该ORM。首先来定义Field类,它负责保存数据库表的字段名和字段类型

在Field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各种类型的Field,比如StringField,IntegerField等等:

class Fiel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lumn_type):
        self.name = name
        self.column_type = column_typ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s>' % (self.__class__.__name__, self.name)
class StringField(Fiel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StringField, self).__init__(name, 'varchar(100)')

class IntegerField(Fiel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IntegerField, self).__init__(name, 'bigint')

下一步,就是编写最复杂的ModelMetaclass了:

class ModelMetaclass(type):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if name=='Model':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print('Found model: %s' % name)
        mappings = dict()
        for k, v in attrs.items():
            if isinstance(v, Field):
                print('Found mapping: %s ==> %s' % (k, v))
                mappings[k] = v
        for k in mappings.keys():
            attrs.pop(k)
        attrs['__mappings__'] = mappings # 保存属性和列的映射关系
        attrs['__table__'] = name # 假设表名和类名一致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以及基类Model:

class Model(dict, metaclass=ModelMetaclass):

    def __init__(self, **kw):
        super(Model, self).__init__(**kw)

    def __getattr__(self, key):
        try:
            return self[key]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r"'Model'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 % key)

    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
        self[key] = value

    def save(self):
        fields = []
        params = []
        args = []
        for k, v in self.__mappings__.items():
            fields.append(v.name)
            params.append('?')
            args.append(getattr(self, k, None))
        sql = 'insert into %s (%s) values (%s)' % (self.__table__, ','.join(fields), ','.join(params))
        print('SQL: %s' % sql)
        print('ARGS: %s' % str(args))

当用户定义一个class User(Model)时,Python解释器首先在当前类User的定义中查找metaclass,如果没有找到,就继续在父类Model中查找metaclass,找到了,就使用Model中定义的metaclass的ModelMetaclass来创建User类,也就是说,metaclass可以隐式地继承到子类,但子类自己却感觉不到。

在ModelMetaclass中,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排除掉对Model类的修改;

在当前类(比如User)中查找定义的类的所有属性,如果找到一个Field属性,就把它保存到一个__mappings__的dict中,同时从类属性中删除该Field属性,否则,容易造成运行时错误(实例的属性会遮盖类的同名属性);

把表名保存到__table__中,这里简化为表名默认为类名。

在Model类中,就可以定义各种操作数据库的方法,比如save(),delete(),find(),update等等。

我们实现了save()方法,把一个实例保存到数据库中。因为有表名,属性到字段的映射和属性值的集合,就可以构造出INSERT语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ongsong673150343/article/details/882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