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打电话时,要先说「もしもし」?

这个说法居然在绳文•弥生时期(距今约2000年前)就有了。在绳文时期,一到晚上,人们就只能靠月光或者火把照明,外面是一片漆黑。谁要是因为什么事不得不去森林、或是其他没什么人住的地方,就会很害怕。据说,当时的人们就是边想着“那边有没有人”,边在走路时发出声音的,嘴里说的正是这句“もし?もし?”。

而电话呢,虽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对方的样子。人们似乎就是抱着和绳文时期夜路人一样的想法,才再次开始使用“もしもし”这句话的。

据说以前电话局话务员在接线时,会说“申し上げます。申し上げます(促使对方注意的谦逊用语,意思是要开始说了)”,后来逐渐简略成了“もし。もし”。这是第二种说法。

电话出现的早期,接线员在接通呼叫方电话后还没有使用招呼语。因此,当时的接线员有时候会用“おいおい(喂喂)”来回答对方,而这话也确实不太好听。后来男接线员被集体换成了女接线员,并且开始使用“申し上げます申し上げます”,之后则变成了“もしもし”。

其实总结下来,原因就是习惯了!其实关于习惯语的起源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和日本人通电话时有哪些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来看一下。

接电话

日本人接电话时,首先是自报自己公司、自己家或自己的姓名,然后再开始谈话。这一点与中国人打电话时的习惯是不一样的。

客套话

在得知对方是谁后,一般要进行简单的寒暄。在公司接其他公司的人打来的电话时,最常见的客套话就是:

「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

总是承蒙您的关照

「どうも」

您好

假如和对方有段时间未联系,则要说:

「ごぶさたしております」

好久不见

而在夜晚或清晨打电话时,打电话的人一般都要说句

夜分遅く(朝早く)おそれいります

抱歉夜晚(早晨)打电话给您

通话

通电话时,无法以实物,手势,表情,动作来辅助说明你的话,所以用日语通话时,要注重讲得清楚,缓慢。并且,中途要进行停顿,以便对方进行反应或纪录。日本人一般不直接询问对方说否听懂了。因此,切忌说「わかりましたか」(明白了吗?)

听电话

听电话时,假如你听明白了对方讲的意思,那么就要在对方讲话停顿时回答一声「はい」,以表示我正在听您讲话并且听懂了,请您继续往下说。除回答「はい」之外,有时还要重复对方所讲的意思,或没有听清楚时,要说「すみませんが、もう一度お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挂断电话

结束通话时,日本人一般不说「さようなら」而说「失礼します」

假如是在晚间,那么还要说一句「お休みなさい」(晩安)。

而且,说完之后不要马上放下电话听筒,要确认对方已经放下电话听筒,方可轻轻把电话挂断。切忌迅速将电话机扣掉。

如果你打算和日本人打交道的话,一定要注意这些礼节。中国和日本都是礼仪之邦,所以要尊重别人的文化,做一个礼貌的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uq09/article/details/8792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