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算法--交替最小二乘算法

算法概述:

ALS是交替最小二乘(alternating least squares)的简称。在机器学习中,ALS特指使用交替最小二乘求解的一个协同推荐算法。它通过观察到的所有用户给商品的打分,来推断每个用户的喜好并向用户推荐适合的商品。比如下图:

这个矩阵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u1,u2,u3)、每一列代表一个商品(v1,v2,v3)、用户的打分为1-5分。这个矩阵只显示了观察到的打分,我们需要推测没有观察到的打分。比如(u1,v3)打分多少?如果以数独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唯一的结果。 因为数独的规则很强,每添加一条规则,就让整个系统的自由度下降一个量级。当我们满足所有的规则时,整个系统的自由度就降为1了,也就得出了唯一的结果。对于上面的打分矩阵,如果我们不添加任何条件的话,也即打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就没法得到(u1,v3)的打分。 所以在这个用户打分矩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提出一个限制其自由度的合理假设,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已有打分来猜测未知打分。

ALS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假设:打分矩阵是近似低秩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U*I的打分矩阵可以由分解的两个小矩阵U(U*k)和I(k*I)的乘积来近似。这就是ALS的矩阵分解方法。

ALS算法原理

如何算得因子矩阵里的因子数值是ALS算法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目标,ALS用每个元素重构误差的平方和来进行量化。

因为在原评级矩阵中,大量未知元是我们想推断的,所以这个重构误差是包含未知数的。 ALS算法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只计算已知打分的重构误差

ALS的实现原理是迭代式求解一系列最小二乘回归问题。在每一次迭代时,固定用户因子矩阵或是物品因子矩阵中的一个,然后用固定的这个矩阵以及评级数据来更新另一个矩阵。之后,被更新的矩阵被固定住,再更新另外一个矩阵。如此迭代,直到模型收敛(或是迭代了预设好的次数)

所以在MLlib的ALS算法中,首先对U或者I矩阵随机化生成,在每一次迭代时,固定用户因子矩阵或是物品因子矩阵中的一个,然后用固定的这个矩阵以及评级数据来更新另一个矩阵,然后利用被求取的矩阵对象去求随机化矩阵。最后两个对象相互迭代计算,直到模型收敛。

ASL算法推导

ASL对于显式矩阵分解的损失函数:

其中,r是打分(原始)矩阵,r(i,j)表示用户i对物品j的实际打分。

UiIj是根据用户和商品的隐藏因子矩阵算得的值,

所以:某一个物品评分的误差=(实际打分-计算值)^2

λ是正则化的参数。正规化是为了防止过拟合的情况发生。

在算法执行中,比如先随机化I(物品隐藏因子矩阵),并固定之,然后对U(用户隐藏因子矩阵)在损失函数L(U,I)上求偏导,因为ALS算法本质是最小二乘法,所以令其导数=0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有如下用户对电影的评级数据:

Tom, Star Wars, 5

Jane, Titanic,  4

Bill, Batman,  3

Jane, Star Wars, 2

Bill, Titanic, 3

它们可转为如下评级矩阵:

为了更好的实现推荐系统,我们需要对这个稀疏的矩阵建模。一般可以采用矩阵分解(或矩阵补全)的方式。

具体就是找出两个低维度的矩阵,使得它们的乘积是原始的矩阵。因此这也是一种降维技术。假设我们的用户和物品数目分别是U和I,那对应的“用户-物品”矩阵的维度为U×I,如下图所示:

要找到和“用户-物品”矩阵近似的k维(低阶)矩阵,最终要求出如下两个矩阵:一个用于表示用户的U×k维矩阵,以及一个表征物品的k×I维矩阵。这两个矩阵也称作因子矩阵。它们的乘积便是原始评级矩阵的一个近似。值得注意的是,原始评级矩阵通常很稀疏,但因子矩阵却是稠密的(满秩的),如下图所示:

这类模型试图发现对应“用户-物品”矩阵内在行为结构的隐含特征(这里表示为因子矩阵),所以也把它们称为隐特征模型。隐含特征或因子不能直接解释,但它可能表示了某些含义,比如对电影的某个导演、种类、风格或某些演员的偏好。

k隐藏因子的取值有一定的约束:

1.k一般是低阶,小于u和I

2.生产环境中,k的取值范围一般是10~50,不宜过小或是过大,如果k过大,会导致计算代价增大

由于是对“用户-物品”矩阵直接建模,用这些模型进行预测也相对直接:要计算给定用户对某个物品的预计评级,就从用户因子矩阵和物品因子矩阵分别选取相应的行(用户因子向量)与列(物品因子向量),然后计算两者的点积即可。如下图所示:

而对于物品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可以用最近邻模型中用到的相似度衡量方法。不同的是,这里可以直接利用物品因子向量,将相似度计算转换为对两物品因子向量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因子分解类模型的好处在于,一旦建立了模型,对推荐的求解便相对容易。所以这类模型的表现通常都很出色。但弊端可能在于因子数量的选择有一定困难,往往要结合具体业务和数据量来决定。一般来说,因子的取值范围在10~200之间。注意:k越大,其计算复杂度越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481878/article/details/8835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