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人写的书18本,其中我评5星的6本

最近又看了两本,3星的《阿里铁军销售课》和3.5星的《中供局》

阿里人写的书,最近又看了两本,3星的《阿里铁军销售课》和3.5星的《中供局》,补充到这个书单中。共18本。其中有6本没给出链接,是因为写书评的时间早于开公众号的时间,并且当时写的比较简单,不太值得搬到公众号上来了。

 

5星的6本,3本是阿里参加相关工作的牛人们的集体创作,另外3本是黄若的我看电商系列。

 

以下是这18本书的清单,带有(new)字样的条目是跟上一个版本比新增或修改的内容。:

 


 

5星|《尽在双11》:阿里软件架构发展史

本书是阿里各技术团队对本部门的价格发展史的概括。前半部写的非常好,比较少的篇幅说明白了阿里面对的业务与技术的挑战尤其是双11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阿里技术团队的应对经过。后面是一些相对外围的系统的介绍,偏简单。前半部分我给5星,后半部分3星。总体依旧是5星。

 


 

5星|《淘宝技术这十年》


5星|《淘宝十年产品事》


5星|黄若《我看电商》

 


5星|黄若《走出电商困局》

 


5星|黄若《再看电商》

 

4星|黄若《我看电商3》:零售业老江湖点评当下业内新公司与新模式

作者是零售业老江湖。全书是作者对当下在零售行业新出现的概念、公司、商业模式的点评,另外还涉及到不少业内的经验与数据。

 

作者的重要观点有以下几个:

1:当前的新零售的战场是用户流量;

2:互联网巨头即将挟巨资对零售业展开收购,零售巨头无还手之力;

3:共享单车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

4:盒马鲜生是互联网行业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解决了零售业的老问题;

5:细分市场必须有核心竞争力——自有品牌;

6:可以把“严选”模式视为中国电商的第三种模式。

 


3.5星|《阿里局:中供系英雄志》:中供销售们冲业绩的故事(new)

从2000年开始说起,截至到2010年,书的最后说未完待续。主要是阿里旗下中供的销售们的故事。中供是“中国供应商”的简称,正式名字是“中国Gold Supplier”,是2000年阿里确定的三款主打产品之一,面向国内中小企业和国外买家,一度是阿里用来支持支付宝和淘宝的现金牛。中供销售的任务是把中供的服务卖给中小企业。

 

非常难得的是作者采访了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中供销售和一部分中高层领导比如卫哲。本书基本是这些受访者的故事的整理汇编,至少有一半内容是销售冲业绩的故事,如果不是对书中人物的经历有兴趣的话,读起来有点枯燥。

书中不少人物目前都是大公司的创始人或高层领导,书中比较难得的是他们的故事不全是褒奖,缺陷、与他人的矛盾冲突也写了不少。个别地方还是隐去了姓名。

书中出现次数多故事多的人有:关明生、李琪、李旭晖、干嘉伟、陈国环、俞朝翎、卫哲、王刚、吴志祥等。其中吴志祥离开阿里后创建同程的故事也写了不少。除了吴志祥外,其他人的故事就是以在阿里工作期间为主。

主要的脉络就是中供的前世今生,从很小发展到超大,期间阿里的战略方向的变动,销售们的业绩,销售激励政策的转变,人事的变动等等。

看到后半部分感觉有点枯燥,前半部分这些销售们冲业绩的故事还比较有意思。

读后一个遗憾是花钱买了中供会员服务的企业主们被关注的不多,最大的疑问是:他们的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有多少比例是买了吃亏上当?有多少是超值?估计他们的故事也可以写本书。


3星|《阿里铁军销售课》:10多年前的制造业地推销售的经验、技巧、管理制度(new)

主要内容是10多年前作者在阿里中供系做地推直销、直销培训期间的销售经验技巧。由于作者负责当时的直销培训,一些经验与数据都不是来自作者个人的而是众多销售人员,此外也提到当时阿里的一些销售管理制度。

当时阿里中供系面对的主要是制造业业主。估计这些销售经验技巧制度现在也还没过时。如果是地推销售我认为显然是有必要读这本书,不做销售的读者也可以读一读增加一些反套路的技能。

具体的销售故事可以跟《中供局》互相参考,讲的都是那一段时间的事,侧重点不同。

书中的经验技巧制度的重点,我概括是以下几条:

1:勤奋不偷懒;

2:善于听而不是说;

3:善于思考、总结、分析;

4:有清晰的销售路线图指导每一个客户和每一次销售行为。

此外书中还提到许多具体的小技巧,比如预约时间最好是11点到1点半之间,电话拜访时长不要超过6分钟等。

总体来说这些经验技巧让我想起软件业的一句话:没有银弹,意思是说谁也没有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作者喜欢看电影,经常从电影中琢磨销售技巧,用电影情节与人物举例。

《中供局》后我的一个疑问没得到解答:中供销售们当时售卖的那套系统,对买家的帮助大吗?本书还是没直接提这件事,有一个间接的数据是:50%的客户是因为产品有问题或达不到预期而不再续签。


3星|《我在阿里做运营》:文艺女生的阿里运营经验

看书名比较期待,但是读后比较失望。跟五星级的阿里系的书《淘宝十年产品事》《尽在双十一》比,至少差两颗星。

书中提到了阿里运营的一些流程、组织结构、内部数据、内部工具。这些信息从未公开的很少,作者独创的很少。

作者2010年毕业,在携程的销售部做过数据运营,携程裁撤直销前半年跳到飞猪做类目运营、卖家运营、活动运营,后来内部转岗到天猫市场部,做过整合营销和品牌营销。最近两年从阿里离职,面向创业公司提供顾问服务。

作者在阿里拿得出手的业绩是:“卖家云图”提过需求,两次绩效考核进入前10%。

作者比较勤奋好学。本科是财务。序言中说比较文艺,读后感觉确实是偏文艺。一个体现是图表:书中的图表,形式没问题,内容上大部分都有问题,有些是直接可以用文字或表格说清楚的,做成图表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信息,有些是需要做抽象概括但是做的不好。 

作者在书中自创的“干流量”、“湿流量”两个概念,在本书中也没出现几次,直接用“好流量”、“差流量”就可以了。

P153的图,明显应该用漏斗图而不是几条曲线。

一个笔误:98页的图的标题“常见的软文类型”明显跟图的内容不符。

如果是淘宝卖家,这本书还是建议细读,毕竟是一线的小二提供的内部视角,哪怕是发现一两个点是以前不知道的,对淘宝上的生意也会有帮助。


3星|《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文艺范员工写的阿里故事集

 

作者是阿里员工,做过媒体总编辑。全书是作者写的阿里故事集,从十八罗汉创业讲起,大事都是已公开的资料添加些细节,有一些内部故事,少部分是作者个人视角的故事。

总体评价3星,有点意思。


3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版)》:产品经理入门,阿里产品流程

全书是一本不错的产品经理入门手册。作者以2007年前后作者在阿里参加的阿里的项目为例,详细阐述大互联网公司的软件产品涉及到的业务流程、业务技能、软件工具,也有作者自己的感悟,还有很大一部分各种参考资料:博客、网站、公众号、图书等。

目前距离作者做书中的产品经理的时间有点久了,本来期望是一本新书,有更新的资讯,结果有点失望。这本书是2015年的一个版本的再版。

电子版中正文的插图有些是黑白的,算是一个小缺陷。


3星|《蚂蚁金服》:支付宝准官修历史

 

系统梳理支付宝、蚂蚁金福的历史。以支付宝内部的业务视角为主,偶尔讲一点技术相关的话题。

貌似基本没有新的资料与信息的披露。我的评价是3星。想了解支付宝历史的话,这本书目前应该是比较好的读物。


3星|《互联网+:从IT到DT》:阿里公关稿,数据与案例不够全面客观,电商部分有一些生动的例子

本书是阿里研究院的集体创作,当然要从阿里的视角写,因此其他的互联网巨头的信息很少涉及,对阿里不利的案例很少涉及。

关于“互联网+”,关于“互联网+”跟互联网的区别,书的开头有一点介绍。我感觉总体来说直接把书中的“互联网+”批量替换成“互联网”,全书的思想基本不会有变化。

书名中的DT指“数据技术”。

书中比较生动有趣的是前半部分,讲电子商务,举了一些依托阿里的成功案例。这部分的缺陷是用个案说理,只举非常好的案例,剩下的海量的阿里商户的情况如何完全不提,不够全面客观。

后面讲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如医疗、旅游、教育、金融等)的前景,则基本是一些展望,阿里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阿里健康的前景要依赖政府的医保政策,如果政策允许凭医院处方到药店买药,则阿里健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阿里妈妈的“时光可逆”功能比较有意思。可能是把tealeaf之类的网站用户跟踪工具的功能做到了阿里的系统中。


2星|《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和组织结构的介绍

作者曾在阿里巴巴做管理培训,后来成立拆书帮,反对只看只听精华部分的干货式读书法,强调把书上的知识用起来。

总体就是作者的拆书帮的介绍,包括具体的拆书法(也就是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和组织结构。

读后感觉本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拆书法有以下几个缺陷:

1:拆书法的具体使用效果,始终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甚至作者根本就没提这个问题。举了一个快鱼店的例子,最终的结果是拆书帮帮助快鱼店做出了培训手册,作者据此认为拆书帮“能创造真正的学习价值”,我认为这个推理很不严谨。

2:没提如何选书。拆书法需要花费比较大的精力在一本书上,如果书选错了时间耽误很多。这一点来说作者鄙视的干货式读书法是有优势的;

3:拆书帮一般是拆致用类图书,看书中的例子基本就是经管类图书。拆书帮培养的拆书家们并不看重有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书中多次举金庸武侠中的例子说明管理问题,说服力不够,毕竟武侠的故事是遍出来的。另外武侠离90后也有点远了。


曾鸣的3篇旧文,目前看价值不大了:2星|《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

曾鸣的三篇旧文。写作时间未知。现在看价值特别低,几乎没看到有新的信息与观点。


2星|车品觉《决战大数据:驾驭未来商业的利器》

 


1星|车品觉《数据的本质:无人不是分析师》:内容太虚,推测作者在阿里远离一线,没做成过拿得出手的产品与业绩

内容太虚太水,跟阿里的一些实战派写的书一比就知道了,比如跟今年上半年出的《尽在双11》。全书基本看不到阿里的数据与业务的实际经验。基本是作者把已知的信息转述出来,或者是说作者跟哪位大咖比较熟,还聊过天。

书中作者三次提到他阿里领导的“聚划算无人车”项目,还提到过一个“黄金策”项目,搜了一下都是知名度比较小的项目,可能都已经停用了。这两个项目作者也完全没提任何的技术上的细节,推测作者可能是个挂名的领导。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出身腾讯的投资人写给创业者的找投资注意事项:4星|《进击创投》

3星|《腾讯传》:公开资料汇编成的腾讯公关稿,吴晓波大概打败了60%的财经记者

3星|《腾讯产业森林:AI时代的创业密码》:后半部分是较详细的创业指南,前面泛泛介绍腾讯、AI

2星|《腾讯产品法》:标题党,作者只有QQ手机助手的短期产品经验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1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1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34多本书(截至1月31日)

本号800多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uoqs/p/1044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