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与需求二 评估需求

需求分析之评估需求
一.KANO模型
五个用户需求类型
     1.必备型需求
          必备型需求是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者功能
          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
          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用户充其量是满意
     2.期望型需求
          期望型需求(又叫绩效性需求)需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
          期望型需求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用户都不太清楚)但是是 他们希望得到的
          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得越多,用户就越满意,当没有这些需求时,用户也不在意
     3.魅力型需求 又叫兴奋型需求
          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
          魅力型需求使用户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用户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用户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4.无差异型需求
          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5.反向型需求
          用户根本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小结:万物都是变化的,今天的魅力性需求也许明天就是基本需求,今天的基本需求通过改造也可能成为魅力需求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应该做好基础需求,发现期望需求,创造魅力需求,避免反向需求
二.学会做减法
     1.根据产品的定位做减法
          策划产品的时候,已经明确的确定了产品边界所以在产品初期,凡是超越产品边界的设计(在一段时间内)一律不考虑,不采纳。(产品边界的问题:产品边界取决于1、产品的定位。2、现阶段的首要目标)
     2.根据产品的价值做减法
          产品价值简单说就是这个产品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当我们在给产品做减法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这个功能是否能给用户带来价值(运营需求和内部需求另当别论),这个价值一定不能背离产品定位以及产品的主流输出价值
          当产品还没有形成平台级应用的时候,我们添加功能或者甄别功能与需求的时候,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3.根据产品的场景做减法
          场景分析是产品策划设计期间的一种方法,即根据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具体环境空间时间来考虑产品的设计
     4.根据产品的迭代做减法
          产品都是有相关路线图的,在产品打造的过程中,除了随机应变意外,路线图是需要尊重的,尽管有时候路线图也需要随机应变
          有时候我们为了一个临时性需求,让团队大费周章,但最后效果甚微,这样的“鸡毛”需求,产品经理要尽量避免,人下心来做减法,砍掉!等到时机成熟,想明白以后,再加入到产品中来
三.产品专家评审团对决策
     1.相关人员参与
产品负责人、研发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市场负责人、销售负责人等凑到一起,共同来决策这个事情
讨论
Boss来定
投票
     2.KANO模型分享
          通过KANO模型(也不一定是KANO),来识别整理需求中的魅力、期望等类型的需求,然后逐一定下该阶段的工作目标与内容
     3.多提问题集体决策
          开会前,最好能有一份会议议程给大家,让大家提前熟悉一下,让大家呆着问题来开会,或者开会的时候,闲情大家过一遍内容等
          再或者,是开会前,产品经理先定一个基调,讲一下背景等等
          注意,只要开会人员能放开提问题就是好事儿,这样能打消团队成员的疑虑
          这里要注意:由于专家团队不是产品团队,所以实际上产品团队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些准备会议,即产品团队的思考以及结果对大家进行汇报,团队的讨论是在这个基础上面产生的
     4.谈谈团队决策的感受
          优点:风险由团队承担,特别是Boss参与的时候。
               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可以提出些好方案,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技术,市场,运营等等)
          缺点:五花八门,产品可能四不像(需要产品经理的决策力)
               每个人都会“略微”的站在自己的维度思考问题,提出的可能是对“自己”好的,而不一定就是对产品好的
四.A/B测试
      比较A/B,两种方案得出的结果,择优选择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订阅号  ”写程序的产品经理“  公众号:chanpinzhidian   ,也可扫描我的头像二维码加关注,分享产品经理知识、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

转载自mmk12333.iteye.com/blog/219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