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core 的基本搭建,开机时间只需要1-3秒

具体步骤不全,不一一写下来,写下来看这很乱,命令较多。
在操作的具体过程中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步一步的写下来
如何:使用CentOS PXE启动TinyCore

首先关闭防火墙、关闭selinux
第1步:设置tftp服务器
yum install tftp-server
vi /etc/xinetd.d/tftp

disable = no (按正常应该是运行两个服务,只运行其中一个)
server_args = -s / tftpboot (tftp的根目录的路径)
service xinetd restart (重启xinetd服务,与tftp相关联)

yum install syslinux
mkdir / tftpboot (将syslinux目录下的启动镜像和挂载文件系统复制到tftp的跟目录下)
cp /usr/share/syslinux/pxelinux.0 / tftpboot
cp /usr/share/syslinux/menu.c32 / tftpboot
cp / usr / share / syslinux / memdisk / tftpboot
cp / usr / share / syslinux / mboot.c32 / tftpboot
cp /usr/share/syslinux/chain.c32 / tftpboot

第2步:设置DHCP
Windows:如果您已在Windows上运行DHCP,请添加选项66(pxe服务器IP)和67(pxelinux.0)。
Centos:
yum install dhcp
vi /etc/dhcp/dhcpd.conf

allow booting;
allow bootp;
option option-128 code 128 = string;
option option-129 code 129 = text;
next-server 10.0.0.100; (本地主机的IP)
filename "/pxelinux.0"; (映像名称,必须是pexlinux.0)

subnet 10.0.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dynamic-bootp 10.0.0.1 10.0.0.10;
} (网段以及子网掩码,10.0.0.1-10.0.0.10 DHCP分发IP范围)
Systemctl restart dhcpd
Systemctl enable dhcpd(重启服务)

第3步:设置TinyCore
wget http://distro.ibiblio.org/tinycorelinux/5.x/x86/release/TinyCore-current.iso
mkdir -p / tftpboot / images / TC
(下载操作系统的映像,如果已经做完操作系统,这步可以省略)

mount -o loop tinycore-current.iso / mnt / TC (挂载映像文件)

cp - R / mnt / TC / boot / tftpboot / images / TC /
cp -R / mnt / TC / cde / tftpboot / images / TC /
(将下载的映像tinycore里面的boot目录和cde拷贝到tftp的根目录下)

第4步:将TinyCore条目添加到PXE菜单
vi /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default menu.c32
prompt 0
timeout 300
ONTIMEOUT local
MENU TITLE PXE Menu (菜单标题)
LABEL tinycore
MENU LABEL TinyCore (标签)
kernel images/TC/boot/vmlinuz (内核映像)
append initrd=/images/TC/boot/core.gz tce=/cde
(延时时间,启动系统名字,开机自动加载的目录以及启动映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4081766 查看本文章

第5步:Remaster TinyCore(所以它可以找到cde文件夹)
将文件夹从TinyCore-current.iso复制到USB驱动器
使用TinyCore-current.iso引导进入TinyCore(没有硬盘的VM就可以了)
使用安装工具在TinyCore中安装USB驱动器
将core.gz从USB驱动器上的boot文件夹复制到/ tmp
使用应用工具安装core-remaster.tcz
运行core-remaster从core.gz中提取文件
将cde文件夹从USB驱动器复制到/ tmp / core_extract
运行core-remaster将包文件重新包装回core.gz
复制/ tmp / core_package /core.gz到USB驱动器
将新的core.gz从USB驱动器 复制到CentOS机器上的/ tftpboot / images / TC / boot

制作时要注意的事项:
服务器:1台(我用的是一台,tftp和dhcp只在一台机器上做)
客户端:2台(基本上只需要1台就够了,不需要配置IP)
制作tinycore启动盘需要大于16G的U盘。
Firewalld和Selinux必须关闭,进入selinux配置文件设置成disable状态,然后重启,如果不想重启的情况下设置setenfore 0,需要配置好yum源的,可以配置本地yum源,但是可能出现软件包不全的情况,还需要在网上下载rpm包,最好在可以连网的情况下配置网络源,节省时间,U盘的存储空间必须要在16G以上,因为一个内核解压基本上都在11-13G左右,但是在解压之前可以将不需要的目录文件进行排除。系统空间也必须在20-30G左右,当编译或者解压的时候的内核文件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文件和压缩包可能大于你的内存,但是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报错的,当你安装或者编译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原因就是内存不够,解压的包和文件丢失。(我在这个问题上卡了两天的时间才解决注意事项太多想不起来了,想到哪了再补充)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tftp传输不能正常连接,(重启之后)put get 都不能正常使用
答:tftp可能没有正常启动,没有设置开机自启,tftp和tftp-hap 版本不一样。

2、制作tinycore系统 不成功
答:选择启动模式,挂载的U盘还是硬盘,路径必须选择core.gz,否则就送你一首凉凉。

3、系统为什么不能正常识别中文都是乱码呢?
答:在安装的过程中有一个让添加需要的条件,直接添加zheng_UTF-8 即可。

4、在安装完毕后tinycore系统重启就还原的问题?
答:首先需要本地有一个存储介质,关机的时候exit里面有个backup是保存在本地介质。

5、系统的存储到底是在本地存储还是远程nfs启动挂接?
答 选择的是远程nfs启动挂接,nfs远程的话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统一的配置和部署,更快。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401435/23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