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与**的传参机制

python的参数传递机制具有值传递(int、float等值数据类型)和引用传递(以字典、列表等非值对象数据类型为代表)两种基本机制以及方便的关键字传递特性(直接使用函数的形参名指定实参的传递目标,如函数定义为def f(a,b,c),那么在调用时可以采用f(b=1,c=2,a=3)的指定形参目标的传递方式,而不必拘泥于c语言之类的形参和实参按位置对应)

除此之外,python中还允许包裹方式的参数传递,这未不确定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的函数调用提供了基础:

def f(*a,**b)

包裹参数传递的实现是在定义函数时在形参前面加上*或**,*所对应的形参(如上面的a)会被解释为一个元组(tuple,而**所对应的形参(如上面的b)会被解释为一个字典。具体调用时参数的传递见下面的代码:

def f(*a,**b):
    print(a)
    print(b)
a=3
b=4
f(a,b,m=1,n=2)

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是:

(3, 4)
{'n': 2, 'm': 1}
可见,对于不使用关键字传递的变量,会被作为元组的一部分传递给*a,而使用关键字传递的变量作为字典的一部分传递给了**b。

同时有个tricky的地方,python中规定非关键字传递的变量必须写在关键字传递变量的前面,所以混合使用*和**时肯定时*形参在**形参的前面。

此外,在进行函数调用时,与之配套的就有个被称为解包裹的方式:

def f(*a,**b):
    print(a)
    print(b)
c=3
d=4
h=(c,d)
k={"m":1,"n":2}
f(*h,**k)

上面代码的输出与前面一致。

把元组或字典作为参数传入时,如果要适配包裹形式的形参定义(如上面将h传给*a,k传给**b),按照元组用*,字典用**的方式“解包裹”传递即可。

实际上,在调用f时使用*,是为了提醒Python:我想要把实参h拆成分散的2个元素c和d,进行分别传递(所有上面代码中的f定义成def f(arg1,arg2,**b)也是可以的,这样arg1会获得3这个值而arg2会获得4这个值)。**同理类似。另外,解包裹时*对于列表([]定义的为列表,()定义的为元组)也适用。

def f(c,d,n,m):
    print(c)
    print(d)
    print(m)
    print(n)
a=3
b=4
h=[a,b]
k={"m":1,"n":2}
f(*h,**k)

上面的输出是

3
4
1
2

与前面所述相符,因此要注意,对于**k这种字典的解包裹,要求函数的形参名和字典中的key值对应,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把def f(c,d,n,m)中的n改为其它的字母就会报错

有了包裹传递后,调用函数时就可以传递任意数量的参数,而由于元组和字典都是有__len__方法可以获得其元素个数的,所以在编写函数时可根据这一信息对不同的参数数目进行不同处理。

本文转自博客:python中的*和**参数传递机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uicheng01/article/details/8392777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