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响应中200与304状态码区别

一、HTTP响应:(response)

1.1 组成部分: 响应行 响应头 响应体

1.2 状态码:

200 正常响应成功

302 重定向

304 读缓存

404 用户操作资源不存在

500 服务器内部异常

二、HTTP缓存原理分析

①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资源 /index.html

在浏览器中没有缓存文件,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 200 OK,实体中返回 index.html文件内容,并设置一个缓存过期时间,一个文件修改时间,一个根据index.html内容计算出来的实体标记Entity Tag,简称Etag。浏览器将/index.html路径的请求缓存到本地。

②浏览器第二次访问服务器资源 /index.html

由于本地已经有了此路径下的缓存文件,所以这一次就不直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了。首先,进行缓存过期判断。浏览器根据①中设置缓存过期时间判断缓存文件是否过期。

情景一:若没有过期,则不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使用缓存中的结果,此时我们在浏览器控制台中可以看到200 OK(from cache) ,此时的情况就是完全使用缓存,浏览器和服务器没有任何交互的。

情景二:若已过期,则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此时请求中会带上①中设置的文件修改时间,和Etag。

然后,进行资源更新判断。服务器根据浏览器传过来的文件修改时间,判断自浏览器上一次请求之后,文件是不是没有被修改过;根据Etag,判断文件内容自上一次请求之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情形一:若两种判断的结论都是文件没有被修改过,则服务器就不给浏览器发index.html的内容了,直接告诉它,文件没有被修改过,你用你那边的缓存吧—— 304 Not Modified,此时浏览器就会从本地缓存中获取index.html的内容。此时的情况叫协议缓存,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有一次请求交互。

情形二:若修改时间和文件内容判断有任意一个没有通过,则服务器会受理此次请求,之后的操作同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azjingjing/article/details/8389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