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库之简介及安装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ip_JL/article/details/83240574

简介:

NoSQL型数据库Redis的作用:

1) 在内存中存储数据, 速度大大提高

2) 作为缓存服务器

Redis是以键值对的方式进行存储数据的, 目前Redis支持的键值数据类型有如下5种:

① 字符串类型(string)

② 散列类型(hash)

③ 列表类型(list)

④ 集合类型(set)

⑤ 有序集合类型(sortset)

应用场景有: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3749037 查看本文章

① 缓存服务器(数据查询、短连接...)

② 分布式集群架构中的session管理

...

安装:

需要Linux的环境和连接Linux的客户端(自行百度)

1) 先安装tcl8.6

2) 再安装redis3.0

tar -zxvf tcl8.6.1-src.tar.gz  //解压tcl8.6的tar包

cd  /usr/local/tcl8.6.1/unix/  //进入unix目录

./configure    //配置

make --> make install  //编译-->安装

在安装redis之前需要先安装好c语言的编译环境: yum -y install gcc gcc-c++

tar –zxvf redis-3.0.0.tar.gz  //解压redis3.0的tar包

cd redis-3.0.0  //进入redis的目录

make --> make PREFIX=[指定的安装目录] install  //编译-->安装

启动Redis:

启动之前先将配置文件拷贝到安装目录下: cp [redis配置文件所在的目录为解压目录的conf文件夹下(redis.conf)] [安装目录]

进入redis的安装目录, 启动redis: ./bin/redis-server ./conf/redis.conf

结果如下: 启动成功

退出redis: ctrl+c

另一种启动方式, 方便我们在控制台进行其他的操作:

修改redis.conf文件: 将daemonize 改为yes

默认的端口为6379

关闭Redis进程: 在redis的安装目录下执行一下目录

./bin/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号] shutdown save 

'-h'是指定远程ip地址

 '-p'是指定端口, 在有多个redis进程的情况下使用

'save'的作用是在关闭前先将数据持久化到硬盘上防止丢失, 下次启动再次加载这些数据

使用客户端连接Redis(实际上很少用):

连接命令: ./bin/redis-cli -h[指定远程ip] -p [指定端口号] 

测试命令: ping 返回PONG代表连通

向Redis数据库中做简单的存储数据:

一个Redis进程有16个实例(数据库), 一般的开发操作都会使用图形化界面Jedis

常用的命令:

set/get  设置/获取key/值

keys *  查看当前的Redis数据库中有多少个key

select [编号从0-15] 在一个实例中有16个数据库

flushall 清空所有数据库中的key和value

其他:

① 设置key的生存时间:

EXPIRE key seconds                  设置key的生存时间(单位:秒)key在多少秒后会自动删除

TTL key                                      查看key生于的生存时间

PERSIST key                               清除生存时间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生存时间设置单位为:毫秒

② 模糊匹配key

③ 判断是否存在该key

④ 删除key

⑤ 重命名key

⑥ 判断key的类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ip_JL/article/details/8324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