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别在我跟前买阔

物理化学的课本中说过这样的事:物质是交换的,能量是守恒的,这个过程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或许它对人也适用,不过用了另一种表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传销——别在我跟前买阔

我八月份得罪了两个人,一个是平安保险的经理,另一个是做传销的小弟。

我有个小弟有一天他电话说:我加入了一个国家没有公开的生意,是合法的,国家给发工资呢,一月大概拿1万多,上总后每月10万。凭直觉这是骗局,准确的是说传销。

首先,国家没有公开的东西这属于国家机密,怎么会让老百姓知道,更何况让老百姓参与。

二、国家的用人和薪酬体系中,一个人从小读书读到20多岁,拿到学位了,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编制考试。而这种试题综合性和灵活性以及试题量足以淘汰大部分考生,最后进入面试的是X+1的考生。面试中几十人面你一个,仍然有人被淘汰,这是典型的鱼跃龙门。

一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又没有什么背景,如何谈得上职称、级别还有职务这些东西,怎么拿国家的编制工资?而且月薪1万多,你也不问问县长的工资是多少。

今天的社会在诸多方面比中国过去的社会要严苛得多,比如税收、用人以及社会福利体制等。一切向钱看的国家,怎么会白白给人发工资呢。

三、传销合法吗?这在目前的中国谈不上合不合法。中国的法律对两种人不适用:第一种,级别太高的政商要人,刑不上常,不能用法律制裁;第二种,不够资格的平头百姓,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的利用价值。

说不好听的,局里把传销的小喽罗弄去,还要他掏钱供着。哪些公务人员不是慈善家,他怎么可能白掏钱给做传销的管吃管住呢?据我所知,一旦被局子找上门来,人家的哪碗茶最少也值个万儿八千的。

四、传销真的能月薪十万百万?别作白日美梦。传销本来是用欺骗的手段非法集资,然后对聚集的资金进行再次分钱。用脚趾头都知道谁分钱谁得利,分钱的那个头目能拿个十万百万还是有可能的,其他人分个生活费,别饿死都不错了,因为传销的钱只来源于新加入成员所投入的钱,此外没有任何别的经济来源,所以实在没有那么多的钱分给你。

至于传销人员高额的工资单,那一定是骗人的幌子,传销从始至终都是行骗。国家总理都被骗得睡不着觉,也被蒙在鼓里,别说是你的亲朋好友就不骗你,他们为了帮你投资,分那点提成,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传销的真正目的是让你掏钱投资,把钱送给极个别的传销头目,而不是让你赚钱。大多数参与者掏钱后,会被用多种方法淘汰,让你出局,最主要的就是你找不来新人就没有工资。这和肉包子打狗差不多。

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别人脑袋笨干不了传销,而是他们不敢干,更不肖干。生意场所都是交换,尽管它不是十分平衡,但是传销靠迷惑人的心志,直接从别人口袋拿钱,纯属空手套白狼,不劳而获。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天道酬勤,就是天上掉馅饼那也是有原因的,传销的最后结局可能是灾祸而不是满载金钱而归的幸福。

六、别在我跟前买阔。平安保险的经理在我跟前吹嘘他有多少钱,我真的不爱听,对其还以颜色。你有钱没钱,跟我一毛钱的关系没有,不可能你钱多钱就跑到我的兜里,也不可能对有钱人巴结巴结兜里钱就多了,说不上还热脸贴冷屁股,更好被忽悠。

        我对这位平安保险经理摔了名片和口杯事就就过去了,毕竟彼此陌生。可我这小弟我得考虑用十分的面子行事,况且我平时不怎么干涉别人的事情。我这小弟却不懂这些,频频拉我,最后我尝试着说这不是好事,你别干了。他很自信的说:你走火入魔了,我的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生意。时间会证明我会翻身成月薪百万身价

我听着真心烦,听着真的丢不起这人。免得再收到这小弟的信息,删除微信联系人,屏蔽电话,眼不见心不烦。

这次是得罪人了,希望别再得罪人。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ty521/article/details/8231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