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开智

        特么的总是学而不精,上学以来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大学更是迷惘的一塌糊涂(更别说当个好学生了),所以学的什么都是皮毛,再多点就是肚子里都是皮毛,消化不掉,还得吐掉点,大腹便便多难看。在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中,很多时候都意识到很难跨越当前的这个水平!如果参考河流水位,那我特么地也干旱十几载了。那么问题总是有原因的,有的问题究其一生不知所以然,有的答案却有点那个啥不经意之间让人恍然大悟!真特么的三岁看八十,一个少年在开智的时期(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过程)的状态,细细思考,耐人品味。

       多少年前的事了,胶卷不断向后翻去,岁月的片段印在里面,而记忆却已经模糊了!小学毕业考试,我唯一记得是胡老师站在门口,我趴在桌子上,压低前倾的身体,勾着头看前排的试卷。这可不是让我还记得的原因!

        初一上学期成绩拙机,几百名之后(记得是一百名之后,计算下又不对,初一八个班,每个班少说70人,我要是一百多名也不差吧!回头一想,还是不对,可能是那次排名靠前了点,内心窃喜,可不现在还记得,这骄傲一抬头便找不到东南西北,还影响了记忆),回去少不了我妈的揍,我妈在学习这件事上揍我比较舍得,我爸从来没打过我和我姐,都让我妈背负了这个罪名(我以后也不打我儿子),她还报英语单词让我写,记得brother,她还在夜里到丘高楼,偷偷看上晚自习的我姐坐在第几排(哦!我姐初中的时候我小学,我妈给袋方便面我就很愿意和她一起,好劲道方便面),这些故事以后再记(忍不住写点,那是吃完晚饭家里收完摊,我就趴在老式的缝纫机上,带着灯泡的电线从墙上垂下来,那又黄又亮刺眼的灯光,有本事你可以正眼瞧一下,我妈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最新单元的单词一个都跑不掉)。

        但是初一下学期,抑或是初二下学期,我的成绩有了好转,怎么个感觉呢!就是突然很会做数学题了,那什么证明三角形什么东西的,基本不在话下。如何有了这样的一个提高,我认为开智这随机性的东西偶遇了十三四岁的我,还有班主任偶然间的重视给了一个十几岁孩子好的心理感受,还有我妈的尺竿子!方方面面正影响,逐渐的舒展开来,最先的应该是数学,再者是语文,物理,化学等等···。

        这样的故事也没什么可以吹牛逼的,我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上高中后,学习能力一泻千里,开智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学习的日子越难越难熬,高中的痛苦不是三年而是四年。就像之前所提及的初中成绩的转折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甚至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似乎理所当然,会的东西就是会,为什么呢!自己可能没有仔细思考过,开智就是开挂,开挂不会持久,开挂的时候没有多做练习,做可持续的准备,遇到荒年才发现家里没粮了。少年时候的我怎可能意识到这些(我所乐意的就是把周杰伦的磁带放到复读机听那窗外的麻雀····)!这是当前当下我做的反思,倒不是遗憾了过去什么的!不在未来再遗憾过去才是重要的!!!!那么,人还有再次开智的机会吗!个人的自信和努力,再加上坚持的态度,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养成好的习惯,早上几点起床,晚上跑几公里步,一周读多少页书,午餐吃多少量的米饭,工作的时候认真度能保持在什么水平,生活的节奏把握在自己手里,也许在不经意之间,找回当年的感觉!

猜你喜欢

转载自eighto.iteye.com/blog/231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