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握手过程,以及为什么握手,不握手又会怎么样?

1. 为什么要用三次握手

在《计算机网络》一书中其中有提到,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到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这种情况是:一端(client)A发出去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并没有丢失,而是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在某个网络节点上发生滞留,导致延迟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另一端(server)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是B收到此失效的报文之后,会误认为是A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B端就向A又发出确认报文,表示同意建立连接。如果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B端发出确认报文就会认为新的连接已经建立了,但是A端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去向B端发送数据,B端没有收到数据就会一直等待,这样B端就会白白浪费掉很多资源。如果采用“三次握手”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B端收到一个过时失效的报文段之后,向A端发出确认,此时A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所以就不会向B端发送确认,这个时候B端也能够知道连接没有建立。


2.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PSH(push传送) FIN(finish结束) RST(reset重置) URG(urgent紧急)
Sequence number(顺序号码) Acknowledge number(确认号码)
第一次握手:主机A发送位码为syn=1,随机产生seq number=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主机B由SYN=1知道,A要求建立联机;
第二次握手:主机B收到请求后要确认联机信息,向A发送ack number=(主机A的seq+1),syn=1,ack=1,随机产生seq=7654321的包
第三次握手:主机A收到后检查ack number是否正确,即第一次发送的seq number+1,以及位码ack是否为1,若正确,主机A会再发送ack number=(主机B的seq+1),ack=1,主机B收到后确认seq值与ack=1则连接建立成功。
完成三次握手,主机A与主机B开始传送数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实例:
IP 192.168.1.116.3337 > 192.168.1.123.7788: S 3626544836:3626544836
IP 192.168.1.123.7788 > 192.168.1.116.3337: S 1739326486:1739326486 ack 3626544837
IP 192.168.1.116.3337 > 192.168.1.123.7788: ack 1739326487,ack 1
第一次握手:192.168.1.116发送位码syn=1,随机产生seq number=3626544836的数据包到192.168.1.123,192.168.1.123由SYN=1知道192.168.1.116要求建立联机;
第二次握手:192.168.1.123收到请求后要确认联机信息,向192.168.1.116发送ack number=3626544837,syn=1,ack=1,随机产生seq=1739326486的包;
第三次握手:192.168.1.116收到后检查ack number是否正确,即第一次发送的seq number+1,以及位码ack是否为1,若正确,192.168.1.116会再发送ack number=1739326487,ack=1,192.168.1.123收到后确认seq=seq+1,ack=1则连接建立成功。

图解:
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个完整的三次握手也就是 请求—应答—再次确认


3. 超时重传机制

(1) 如果第一个包,A发送给B请求建立连接的报文(SYN)如果丢掉了,A会周期性的超时重传,直到B发出确认(SYN+ACK);
(2) 如果第二个包,B发送给A的确认报文(SYN+ACK)如果丢掉了,B会周期性的超时重传,直到A发出确认(ACK);
(3) 如果第三个包,A发送给B的确认报文(ACK)如果丢掉了,
A在发送完确认报文之后,单方面会进入ESTABLISHED的状态,B还是SYN_RCVD状态
如果此时双方都没有数据需要发送,B会周期性的超时发送(SYN+ACK),直到收到A的确认报文(ACK),此时B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双方可以发送数据;
如果A有数据发送,A发送的是(ACK+DATA),B会在收到这个数据包的时候自动切换到ESTABLISHED状态,并接受数据(DATA);
如果这个时候B要发送数据,B是发送不了数据的,会周期性的超时重传(SYN+ACK)直到收到A的确认(ACK)B才能发送数据。


4. 我们再来考虑,如果不是三次握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假设有A和B两端要进行通信,
1, 第一次:首先A发送一个(SYN)到B,意思是A要和B建立连接进行通信;
如果是只有一次握手的话,这样肯定是不行的,A压根都不知道B是不是收到了这个请求。
2, 第二次:B收到A要建立连接的请求之后,发送一个确认(SYN+ACK)给A,意思是收到A的消息了,B这里也是通的,表示可以建立连接;
如果只有两次通信的话,这时候B不确定A是否收到了确认消息,有可能这个确认消息由于某些原因丢了。
3, 第三次:A如果收到了B的确认消息之后,再发出一个确认(ACK)消息,意思是告诉B,这边是通的,然后A和B就可以建立连接相互通信了;
这个时候经过了三次握手,A和B双方确认了两边都是通的,可以相互通信了,已经可以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并且可以相互发送数据。
4, 第四次: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B再发送一个确认消息了,两边已经通过前三次建立了一个可靠的连接,如果再发送第四次确认消息的话,就浪费资源了。
如果第二个报文段B发出的(SYN+ACK)分别发送的话,也是可以理解为四次,但是被优化了,一起发送了。

TCP协议挥手过程,已经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 点击传送 >

这里写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6340749/article/details/808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