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和解,是陪“内在小孩”一起长大

图片

“为什么我总是很心累?

经常莫名感到心累、有深深的无力感,是现代成年人的通病。

生活压力大,忙忙碌碌却觉得迷茫、空虚、压抑

不管怎么努力,好像总是卡在某个地方,得不到升职加薪;

每段感情好像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安、争吵、冷战

性格敏感自卑,想要突破自己却总是无疾而终……

仿佛心里住着一个不受控制的孩子,在拼命拉扯自己。

你想向前,它要向后;你想挑战自己,它要畏惧退缩;你想心平气和,它要哭闹崩溃。

你责怪它不成熟,它却哭得更凶了。

其实,这些内心的纠结、挣扎都是你内心的小孩在作祟,心理学称它为:内在小孩。它正在向你呼救,渴求被你看到和疼爱。

国外一个曾饱受焦虑和抑郁的困扰的女孩,把她如何走出阴影的治愈故事做成了一个短视频,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内在小孩”。视频一经发布就备受欢迎,很多人说在里面看到了自己。

这天是女孩的生日,她却独自躺在床上自怨自艾,仿佛被整个世界都遗忘了。

“不要抱希望了,你没有朋友”

“没有人在意的,他们恨你”

图片

忽然,出现了个可爱的小女孩

微笑着拿着画笔

在女孩灰暗的世界里画画

小孩还把画笔递给她

让她自己来画

图片

  

她却说:你没有天赋

这句话一下子扎进小孩的身体

图片

懵懂的小孩用笔给她画了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女孩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当她把自己的画给小伙伴看时

同伴回应:真傻

同时,她的手腕被一把锁锁住

当她被推倒嘲笑

身上又多了一把锁

图片

  

接着,更多否定的声音一一出现

女孩身上的锁链也越来越多

“你不够好,你是个失败者,不要再努力了”

“你个怪胎,没人喜欢你,没用的家伙”

图片

  

直到看到眼前的小孩身上满是锁链

她才知道,这个小孩

就是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自己

她走到小孩身边,紧紧地抱住了她

在她耳边,认真对她说

你是重要的

图片

后来,女孩推开窗

外面阳光明媚

她告诉自己:你可以的!

图片

如果这个小孩没有出现,女孩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过去被伤害的痛苦中,拼命否定、贬低、嫌弃自己,浑身被枷锁束缚。

而当女孩温柔地拥抱了小孩,告诉她:你很重要她便像重生一般,原本灰暗的世界充满了阳光。

这,就是“疗愈内在小孩”的强大力量。

图片

01

内在小孩不长大

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它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它就会一直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它会霸占你的大脑:

让你思维不清晰,容易情绪化。当你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当别人跟你意见不同时,当事与愿违时......让你愤怒、悲伤、恐慌,甚至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等身心疾病;

它会加剧你的原生家庭矛盾:

把你在童年时缺失的那份爱,以叛逆、冷漠、抗拒沟通等形式加倍得“偿还”给你的父母;

它会破坏你的亲密关系:

让你缺乏安全感,爱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经常用作、讨好来换取伴侣的关心;

它会搅乱你的工作:

让你在工作中没自信,总害怕做错事,不敢拒绝,不敢争取,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在关键时刻“拖你后腿”;

它还会遗传给你的孩子:

时间久了,它会将情绪化、脆弱敏感、拖延、自卑等注入进你的性格,同时,在你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遗传”给你的孩子……

而且,我们越是无视它,越是压抑它,内在小孩会更沮丧和抗争,仿佛一个死循环,让你丧失好的性格、好的关系、好的生活

图片

因为,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释放、价值观得不到肯定,她就会一直蹲在那里哭泣,停止成长。

内在小孩就如同我们人生木桶的最短板。它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所以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

图片

02

一直在向外寻求和解

不如陪内在小孩长大

在自我疗愈的路上,我们总说要“与原生家庭和解”、“接纳残酷的世界”、“拥抱不完美的自己”……表面的和解与接纳,更多是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与内在小孩一起成长,才是对自己最深度的疗愈。

一位长期坚持疗愈内在小孩的妈妈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即使内心一锅沸水,表面也要故作镇定。而我已经不会了。

以前,我很容易崩溃,感情冷淡、孩子哭闹……工作家庭一地鸡毛,平静下来后又不得不在废墟上一次次重建。

现在,我终于为自己搭好了牢固的地基,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

因为我有一个法宝——跟我心里的宝宝对话

我每周返回一次童年,去照看一下那个哭泣的、孤独的小女孩,给她足够的支持、关注、赞许和爱。而今她终于长大了,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能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就是把我这个原件改好。

当我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自然而然地,我就能把这份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的孩子,而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

你的内在小孩也正在等着你,她在等你抱抱她,跟她说:“我在,别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0258235/article/details/13220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