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上周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整部电影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主角高适相遇传奇诗人李白的种种故事,主角作为讲述人,讲述他与李白相遇每个细节。
(1)诗的故事-他人的自传
高适在前往长安过程中,遇到了盗贼,也是遇到盗贼,碰到了一生挚友李白,当时自己善于使枪,准备去长安某个武职,这次和李白相遇,也是机会难得,于是高适教李白枪术,李白教高适相扑。

但高适觉得,李白有些超凡脱俗,不像是凡尘中人,他太豪放,太不拘一格了,李白也常将自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己比做大鹏,想要扶摇直上九万里。说李白自己也是不甘平凡的。
在那个时代,商人属于下等人,商人的孩子,不能走正常渠道考取功名,只能走检举的方式,就是他人推荐的方式,而李白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他人检举,从而得到皇上重用。可凭借一首好诗,去处处碰壁,无奈,就放弃这条路,去往扬州了,临行前,相约一年之约,一年之后,无论如何都会再次见面。
于是高适自己独自去长安闯荡,想凭借高家枪法,希望在长安闯出一份名声,就如同当时到处碰壁的李白,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一年下来,最后在他人府上,表演刷枪,也未能得到赏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于是去了扬州,履行一年之约,发现李白的诗歌早已在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再配上此地的美景,真是人间仙境啊。

(1)诗情画意-水墨画的风采
之后,便回乡的高适,时而与李白见面,一晃就是便是20多年,而李白人到中年,混得相当可以,在长安发达了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每每遇到李白的时候,总是能听见他随口而出得诗句,再配合当地景观,诗句就显得朗朗上口。这其中一个景观就是黄鹤楼,南来北往的人,总喜欢在黄鹤楼上题诗。
本人属于愚人,确实无法出口成诗句,不过当自己所学过得,听过的诗句,在电影里,被他人说出来时,依然回很激动,觉得诗句焕发了第二次生命力,从未觉得诗句如此亲切与传神,这是就是诗句的魅力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人才辈出的年代
当李白邀请高适来长安的时候,在酒楼,看见很多我们现象还耳熟能详的人物,“王维,王昌龄,杜甫”等等一群著名的诗人,都是小学课本里,我们学过的人物,那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啊,之前看些老电影,会发现很多明星当时都是默默无闻,到现在,个个都时非常有名的,以至于想要请回来再要合作一部电影,已经不可能。
这是一种类比,不只是电影行业,其它行业,都是一代代的人,一代代人才辈出的年代,我们也要积蓄我们自己的能力,在该发光的时候,展现自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回想小时候,老师留作业要求背诵下来,真的很难很难,只是感觉诗句,是一些押韵的文字堆砌,并没有实际感觉,背下来已经很难了,背完就忘也是常态,几乎不会去思考里面的意境。
所以这样的电影,同时非常适合小朋友们看,小时候背唐诗还是非常痛苦的,但是经过背景铺垫和画面渲染后,非常能理解诗人当时的处境,以及诗句想要表达的意境,这可比单纯照着语文书念好太多了。

在观影选票软件上,其实多少对这部电影有些抵触的,小时候的背诵诗词,无疑来说不是一场噩梦,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部电影不会带给什么,而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体验的,让人感受到了“诗和远方”的魅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2146161/article/details/13168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