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作用,高速晶振优缺点

前言

(1)我们都知道晶振是一款MCU的心脏,因为长期用这种抽象的概念进行解释,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心脏的实际作用。因此,我在这里详细的介绍一下晶振对于MCU的实际作用。
(2)接下来我将会在MCU处理能力,功耗,通讯速度,定时器精度等角度来探讨。

晶振对MCU处理速度影响

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是啥

(1)在讲解晶振对于MCU的处理能力之前,不得不需要了解两个术语——机器周期,指令周期。
(2)那么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是什么呢?那么我们以stc89c52的软件延时为例,进行讲解。
(3)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机器周期是什么。机器周期就是晶振的倒数,比如,stc89c52的常用晶振为12MHZ,那么他此时的晶振周期为

1 12 ∗ 1 0 6 S \frac{1}{12*10^{6}} S 121061S

(4)而stc89c52有的指令周期可以选择6机器周期或者12机器周期一般来说默认12机器周期。因此,我们就可以计算出stc89c52的指令周期为

1 12 ∗ 1 0 6 ∗ 12 = 1 1 0 6 S = 1 u s \frac{1}{12*10^{6}} * 12 = \frac{1}{10^{6}} S = 1us 12106112=1061S=1us

如何根据指令周期计算每条汇编的执行时间

(1)指令周期是一个啥玩意呢?我们现在可以看汇编指令了,在汇编中,有些指令只需要执行一个指令周期,有些指令需要两个指令周期,有些需要三个。那么根据这个,我们就可以知道每条指令执行的时间了。
(2)我现在打开宏晶公司的工具,查看到STC89C52的汇编执行时间。注意:这里的单位是机器周期,而不是指令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我们通过宏晶公司的工具,软件生成延时1us的程序,发现就是一个NOP指令。这指令无作用,就是做一个指令周期的延时。所以延时1us就是一个NO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如果此时我们需要延时10us,查看结果是怎么样的。
<1>NOP执行一个指令周期,RET两个指令周期。最终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是8个指令周期,也就是8us。
<2>这个时候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是8us呢?不应该是10us吗?想必学过51单片机延时部分的同学就知道,51单片机的软件延时并不准确,所以他每条指令可能执行完之后,会略微的大于1us,最终误差累积起来,所以只需要8个指令周期,就会近似延时10us。

DELAY10US:			;@12.000MHz
	NOP     
	NOP   2
	NOP
	NOP   2
	NOP
	NOP   2
	RET   2

(5)现在我们再进行一个50us的延时函数,看看宏晶给我们生成的代码是什么?
<1>查阅STC-Y1指令集,可以知道他们所占用的指令周期是多少。(标注在后面的数字)
<2>通过计算发现,实际上其实只邹了47个指令周期,近似50us。

DELAY50US:			;@12.000MHz  
	PUSH 30H                     2          
	MOV 30H,#20                  1
NEXT:                            
	DJNZ 30H,NEXT                2 * 20 =40
	POP 30H                      2
	RET                          2

(6)
<1>现在我们对于晶振和MCU执行速度有了一个简单了解之后。现在我们把12MHZ晶振换成更加常用的11.0592试试,此时生成一个10us的代码。
<2>我们会发现,执行的代码变少了!这说明什么,相同时间段内,越高频率的晶振,所能执行的指令越多。

DELAY10US:			;@11.0592MHz
	NOP
	NOP
	NOP
	NOP
	NOP
	RET

(7)既然高频晶振能够提高MCU指令执行速度,那么我们可不可也无脑提高晶振频率呢?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一款MCU是由指定最高频率的,如果超频,会导致MCU运行不稳定,
(8)既然高频晶振可以提高MCU的执行速度,那么我就每次将他提高的MCU最大接受的频率呗。很可惜,不对。MCU系统时钟越快,功耗越大,对于一些低功耗的产品,不需要过高的系统时钟。

结论

优点:高频晶振可以提高MCU对指令的处理速度,但是MCU有最高系统时钟限制,超频容易导致程序运行出现故障。
缺点:过高的系统时钟,会导致功耗过高。

晶振对串口通讯的影响

(1)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12MHZ不但可以提高代码执行速度,最终产生的时间相对准确。为什么还需要一个11.0592MHZ晶振呢?
(2)这个就串口波特率有关了。我们都知道,串口波特率常用的有115200,9600等。
(3)串口波特率计算公式如下,一般我们选用方式1进行波特率发生器

(4)现在我们知道了串口波特率发生的公式,开始计算,会发现11.0592MHZ产生的波特率是没有任何误差的。而如果是12MHZ的晶振,就很容易产生误差,而且随着时间的累积,误差会越来越大。
(5)
<1>因为怕有人无法理解下面这张图,所以我直接以11.0592生成波特率9600为例,注意,我是采用的方式1,SMOD为0。
<2>最终算出来TH1为253,对于16进制的0xFD。
<3>根据下图,我们能够明显的发现,11.0592产生的波特率效果很好,所以我们一般使用11.0592作为51单片机的晶振。

2 0 32 ∗ 11.0592 ∗ 1 0 6 12 ∗ ( 256 − T H 1 ) ) = 9600 \frac{2^{0}}{32} * \frac{11.0592*10^{6}}{12*(256-TH1))} = 9600 322012(256TH1))11.0592106=96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晶振对定时器精度影响

(1)上面说了,11.0592MHZ 晶振能够产生非常准确的波特率。那么12MHZ除了能够让MCU执行速度提高,能够精确的产生什么吗?
(2)当然可以,如果51单片机的晶振给12MHZ,一般51单片机的定时器默认对晶振进行12分频,那么定时寄存器数值每次跳变都是1us。而如果晶振是11.0592,那么定时器寄存器每次跳变的时间就是12/11.0592us。很明显,12MHZ下的定时器产生的时间相对准确一点。
(3)
<1>因为怕各位基础太差,我现在举个例子。假设,我的51单片机晶振给的是12MHZ,要进行100us定时。
<2>我们会发现TH0是0xFB,TL0是0x50。换算成十进制,就是64336,而STC89C52的定时器是向上计数的。那么实际计数值为65536-65535=100。而前面说了,12MHZ的晶振下的定时器值每次跳变都是1us,刚刚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1>同样是100us,我们试试11.0592MHZ下的值是多少。
<2>我们会发现TH0是0xFF,TL0是0xA4。换算成十进制,就是65444,实际计数是92。
<3>而11.0592MHZ下的定时器值每次跳变都是12/11.0592us,最终计算公式如下:
12 11.0592 ∗ 92 ≈ 99.826 u s \frac{12}{11.0592} * 92 \approx 99.826 us 11.0592129299.826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晶振的选取不是一味的追求高频,每一种晶振都有其好处。在选择过程中,我们应当按需选择。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3922192/article/details/13126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