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II

(1) ERP II

ERP II 是SAP 在2000年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ERP是为单个企业内部管理管理用的。这个,大家都很明白。但是,企业和企业之间总有上下游关系。在ERP模式下,这些上中下游的企业都各买各用各的ERP,上中下游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主要通过QQ+EXCEL来同步信息。

再牛一点的行业巨头,则会定义自己的上下游IT接口标准,然后让自己的战略合作上下游企业按照接口标准接入进来,大家通过WebService进行数据传递,不搞EXCEL+QQ传递模式了。

所以,SAP提出了ERP II的模式。也就是说,咱们上中下游之间也别搞接口标准定义、接口集成了。我搞一套ERP II的软件模式,你这个行业巨头上线了这套ERP II软件,你的上中下游配套企业直接登上你这套ERP II软件,你和你的上中下游就能直接业务协作了。

就比如说,我作为一家行业实业巨头,我买了SAP ERP II软件,是B/S技术架构的。我在我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中把我上游的战略合作的几千家供应商都录入供应商主数据管理模块中,然后我给这些供应商都建立一个特殊权限的用户账号,它们用我给他们建立的这个特殊权限账号,可以登录上我的ERP II系统中,看到我的采购计划,完成它们的供货履约。它们的供货履约信息过程,我也能看到。我和我的供应商之间共享的是一份采购和履约数据。而不像过去ERP,是在各家的ERP软件中来回导出导入。

但是,SAP这个ERP II概念没有推广起来,失败了。

具体失败的原因是啥,我不知道。各位SAP老员工,你们说说吧。

到底是当时的互联网宽带速度问题、Web技术问题导致推广流产?

还是当时欧美日韩中国的巨头还不够巨,还没有实力来这样整个它自己的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

我不得而知了。

(2)区域聚集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业态。这是中国产业的鲜明特色,这就是:区域聚集。

中国人有扎堆的习惯。中国改革开放搞产业发展,也往往是以产业园区的形式出现的。

大家可能看过几篇特别流行的报道:山东菏泽的棺材产业占了全国90%的市场。全球80%的假发来自河南许昌,许昌有5000多家假发作坊,从业人员高达10万多人。这就是区域聚集。

过去咱们老听说温州就是一镇一品,现在国家搞乡村振兴也提一县一业,道理类似。我想说的是:区域聚集,会越来越多。这是中国产业的鲜明特色。

所以我是赞同:比如说河南许昌这5000多家假发作坊,可以在河南许昌工信委的领导下或者产业园区的领导下,全部上多租户SaaS公有云。这样,许昌政府就能实时监测许昌这个重要产业的发展了。

为啥监控产业发展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在过去,中国人一窝蜂扎堆搞同质化竞争,导致信息隐藏闭塞。最终导致了:要么一窝蜂都生产,生产多了,要么一窝蜂都不生产,市场又紧缺了。所以说,中国的产业区域聚集,在过去老被剪羊毛,一窝蜂生产恶性竞底价格或一窝蜂撤离,都对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有损害。

所以,区域聚集上多租户SaaS公有云,政府监控、引导发展,很有价值。

(3)集成协同制造

中国产业发展,除了刚才上述我讲到的区域聚集一窝蜂特色以外,还有一种特色,那就是区域集群集成协同制造。这个特色,在长三角、珠三角尤其明显。

大家不是几千家作坊干同一个事,而是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做配套。这就是区域集群、产供集成协同制造。

站在这个区域的单个大企业来说,ERP II这个模式就挺好。你小厂上什么IT系统,你小厂给多少家大厂t同时供货,我不管你。反正为了我和你之间的快速集成协同制造,你得登上我的IT系统来工作,这样咱们就不会存在数据信息不一致、协同效率慢的问题了。

大企业倒是爽了。这些做配套的小厂就不爽了。我给十个大厂做配套,我理论上就得登录十个大企业的ERP II 系统去分别搞事。

咱们做个类比,中国有N个电商平台,大的电商平台有京东、天猫、拼多多,现在抖音快手电商平台也在崛起。一个商家往往都在这些电商平台上开店铺,所以就导致产生了:多个电商巨头平台+聚合订单接口平台+统一后台管理电商ERP系统,这样一个IT应用组合。

有没有一套IT平台,让这些交叉服务的大厂和小厂,都基于一套IT平台来处理,不用像过去ERP来回和上下游进行WebService接口集成和数据同步?

所以,这个模式,既不是ERP接口集成模式,也不是你小厂登录上我大厂系统的ERP II模式,也不是多租户隔离各玩各的模式。

我管这种模式叫产业互联网平台。

b651fa55bc53250909b7f263665e4054.pn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avid_lv/article/details/123102507
erp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