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之ECMAScript部分学习(作用域与对象)

Java Script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ECMAScript(语法),DOM(文档对象模型),BOM(浏览器对象模型)。

作用域

1 作用域概述。
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和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作用域的使用提高了程序逻辑的局部性,增强了程序的可靠性,减少了名字冲突。
在JavaScript(es6前)的作用域有二种:全局作用域,局部作用域。

2 全局作用域。
很简单,就是作用于所有代码执行的环境(整个script标签内部)或独立的js文件。

3 局部作用域。
作用于函数内的代码环境,就是局部作用域。 因为跟函数有关系,所以也称为函数作用域。

4 jS没有块级作用域。
块作用域由 { } 包括。
在其他的编程语言中,在 if 语句、循环语句中创建的变量,仅仅只能在本 if 语句、本循环语句中使用,而在JavaScript(es6前)没有块级作用域。

java中:

if(true){
    
    
  int num = 123;
  system.out.print(num);  // 123
}
system.out.print(num);    // 报错

js中:

if(true){
    
    
  var num = 123;
  console.log(123); //123
}
console.log(123);   //123

变量的作用域

1 全局变量。
在全局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叫做全局变量(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

var a = 0; //全局变量  a 
function fun(){
    
    
   c = 1;//这里c也变成了全局变量,但不建议这样使用。
}

注意:

  • 全局变量在代码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
  • 在全局作用域下 var 声明的变量 是全局变量
  • 特殊情况下,在函数内不使用 var 声明的变量也是全局变量(不建议使用)

2 局部变量。
在局部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叫做局部变量(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

function get(){
    
    
 var a = 1; //局部变量。
 alert(a) // 1
}
console.log(a) //报错

注意:

  • 局部变量只能在该函数内部使用
  • 在函数内部 var 声明的变量是局部变量
  • 函数的形参实际上就是局部变量

3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 全局变量: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使用,只有在浏览器关闭时才会被销毁,因此比较占内存。
  • 局部变量:只在函数内部使用,当其所在的代码块被执行时,会被初始化;当代码块运行结束后,就会被销毁,因此更节省内存空间。

作用域链

只要是代码都一个作用域中,写在函数内部的局部作用域,未写在任何函数内部即在全局作用域中;如果函数中还有函数,那么在这个作用域中就又可以诞生一个作用域;根据在 [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变量] 的这种机制,用链式查找决定哪些数据能被内部函数访问,就称作作用域链。

function f1() {
    
    
    var num = 123;
    function f2() {
    
    
        console.log( num ); //123
    }
    f2();
}
var num = 456;
f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链式,程序会采取就近原则的方式来查找变量最终的值,上面离num最近的值是123.

var a = 1;
function fn1() {
    
    
    var a = 2;
    var b = '22';
    fn2();
    function fn2() {
    
    
        var a = 3;
        fn3();
        function fn3() {
    
    
            var a = 4;
            console.log(a); //a的值 ? 4
            console.log(b); //b的值 ? 22
        }
    }
}
fn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也是,按照就近原则,可以把a,b的值找出来。

预解析

1 预解析的相关概念。

JavaScript 代码是由浏览器中的 JavaScript 解析器来执行的。

JavaScript 解析器在运行 JavaScript 代码的时候分为两步:

​ 预解析和代码执行:

  • 预解析:在当前作用域下, JS 代码执行之前,浏览器会默认把带有 var 和 function 声明的变量在内存中进行提前声明或者定义,预解析也叫做变量、函数提升。

  • 代码执行: 从上到下执行JS语句。

    注意:预解析会把变量和函数的声明在代码执行之前执行完成。

2 变量预解析。
变量的声明会被提升到当前作用域的最上面,但是变量的赋值不会提升。

console.log(num);  // 结果是多少?
var num = 10;      // ?

等同于:
var num;
console.log(num); undefined
num = 10;

注意:变量提升只提升声明,不提升赋值

3 函数预解析。
函数的声明会被提升到当前作用域的最上面,但是不会调用函数。

fn();
function fn() {
    
    
    console.log('打印');
}

等同:
function fn() {
    
    
    console.log('打印');
}
fn(); //控制台打印字符串 --- ”打印“ 

注意:函数声明代表函数整体,所以函数提升后,函数名代表整个函数,但是函数并没有被调用!

4 函数表达式声明函数问题。
函数表达式创建函数,也会执行变量提升。

fn();
var  fn = function() {
    
    
    console.log('想不到吧');
}
等同于:
var  fn;
fn(); //报错提示 ”fn is not a function"
fn = function() {
    
    
    console.log('想不到吧');
};

该段代码执行之前,会做变量声明提升,fn在提升之后的值是undefined;而fn调用是在fn被赋值为函数体之前,此时fn的值是undefined,所以无法正确调用。

对象

1 对象的相关概念。

什么是对象?
在 JavaScript 中,对象是一组无序的相关属性和方法的集合,所有的事物都是对象,例如字符串、数值、数组、函数等。

对象是由属性和方法组成的:

  • 属性:事物的特征,在对象中用属性来表示(常用名词)

  • 方法:事物的行为,在对象中用方法来表示(常用动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需要对象?
保存一个值时,可以使用变量,保存多个值(一组值)时,可以使用数组。

var arr = [‘张三疯’, ‘男', 128,154];

上述例子中用数组保存数据的缺点是:数据只能通过索引值访问,开发者需要清晰的清除所有的数据的排行才能准确地获取数据,而当数据量庞大时,不可能做到记忆所有数据的索引值。
为了让更好地存储一组数据,对象应运而生:对象中为每项数据设置了属性名称,可以访问数据更语义化,数据结构清晰,表意明显,方便开发者使用。

var obj = {
    
    
    "name":"张三疯",
    "sex":"男",
    "age":128,
    "height":154
}

这样既方便我们使用,结构也更加清晰明了。

2 创建对象的三种方式。

利用字面量创建对象 :
var 对象名 = { 键:值 }

  • 键:相当于属性名

  • 值:相当于属性值,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数字类型、字符串类型、布尔类型,函数类型等)

var star = {
    
    
    name : 'pink',
    age : 18,
    sex : '男',
    sayHi : function(){
    
    
        alert('大家好啊~');
    }
};

对象的使用:

  • 对象的属性:

    • 对象中存储具体数据的 "键值对"中的 "键"称为对象的属性,即对象中存储具体数据的项
  • 对象的方法:

    • 对象中存储函数的 "键值对"中的 "键"称为对象的方法,即对象中存储函数的项
  • 访问对象的属性:

    • 对象里面的属性调用 : 对象.属性名 ,这个小点 . 就理解为“ 的 ”

    • 对象里面属性的另一种调用方式 : 对象[‘属性名’],注意方括号里面的属性必须加引号

console.log(star.name)     // 调用名字属性
console.log(star['name'])  // 调用名字属性
  • 调用对象的方法:
    • 对象里面的方法调用:对象.方法名() ,注意这个方法名字后面一定加括号
star.sayHi(); // 调用 sayHi 方法,注意一定要带后面的括号

变量、属性、函数、方法总结:

属性是对象的一部分,而变量不是对象的一部分,变量是单独存储数据的容器

  • 变量:单独声明赋值,单独存在

  • 属性:对象里面的变量称为属性,不需要声明

    ​ 方法是对象的一部分,函数是单独封装操作的容器

  • 函数:单独存在的,通过“函数名()”的方式就可以调用

  • 方法:对象里面的函数称为方法,方法不需要声明,使用“对象.方法名()”的方式就可以调用

利用 new Object 创建对象:

创建空对象 :

var andy = new Obect();

通过内置构造函数Object创建对象,此时andy变量已经保存了创建出来的空对象

给空对象添加属性和方法:
通过对象操作属性和方法的方式,来为对象增加属性和方法。

andy.name = '吴亦凡';
andy.age = 18;
andy.sex = '男';
andy.sayHi = function(){
    
    
    alert('大碗宽面~');
}

注意:

  • Object() :第一个字母大写
  • new Object() :需要 new 关键字
  • 使用的格式:对象.属性 = 值;

利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

构造函数:
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主要用来初始化对象,即为对象成员变量赋初始值,它总与 new 运算符一起使用。我们可以把对象中一些公共的属性和方法抽取出来,然后封装到这个函数里面。

构造函数的封装格式:

function 构造函数名(形参1,形参2,形参3) {
    
    
     this.属性名1 = 参数1;
     this.属性名2 = 参数2;
     this.属性名3 = 参数3;
     this.方法名 = 函数体;
}

构造函数的调用格式:

var obj1 = new 构造函数名(实参1,实参2,实参3)
var obj2 = new 构造函数名(实参1,实参2,实参3)
.
.
.

通过构造函数方式我们可以方便快速的创建多个对象。

注意:

  1. 构造函数约定首字母大写
  2. 函数内的属性和方法前面需要添加 this ,表示当前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3. 构造函数中不需要 return 返回结果
  4. 当我们创建对象的时候,必须用 new 来调用构造函数

new关键字的作用:

  1. 在构造函数代码开始执行之前,创建一个空对象;
  2. 修改this的指向,把this指向创建出来的空对象;
  3. 执行函数的代码;
  4. 在函数完成之后,返回this—即创建出来的对象;

3 遍历对象:

for…in 语句用于对数组或者对象的属性进行循环操作。

for (变量 in 对象名字) {
    
    
    // 在此执行代码
}
for (var k in obj) {
    
    
    console.log(k);      // 这里的 k 是属性名
    console.log(obj[k]); // 这里的 obj[k] 是属性值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_zai_ya/article/details/10606948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