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非证券类投资银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

非证券投资银行(Non-Securities Investment Banking)是指从事非证券类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融资、并购、资产重组、估值、咨询和风险管理等服务。与证券投资银行不同,非证券投资银行的服务对象并非上市公司,而是中小企业、私人企业和家族企业等。

非证券投资银行的服务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如能源、房地产、医疗保健、消费品、科技等。其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融资服务:包括私募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项目融资等。
  • 并购与重组:包括企业并购、资产收购、资产重组、业务分拆、兼并等。
  • 财务咨询:包括企业估值、财务咨询、资本结构规划等。
  • 风险管理:包括金融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等。

非证券投资银行通常与企业长期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非证券投资银行也为私人资产管理、家族财富管理、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提供服务。

非证券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银行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证券投资银行服务于上市公司和公共市场,主要从事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证券类业务;而非证券投资银行则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从事非证券类融资和并购等业务。

非证券投资银行的服务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财务分析、企业估值、资产重组、商业谈判等。因此,非证券投资银行的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

非证券投资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特别是在私募股权和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非证券投资银行的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总之,非证券投资银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服务领域,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图 非银金融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非证券投资银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这些分类方式主要根据其经营模式、服务对象、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不同来划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 根据服务对象:非证券投资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政府和个人。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非证券投资银行分为企业金融机构、公共事业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私人银行等。
  • 根据业务范围:非证券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并购咨询、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融资和重组等领域。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非证券投资银行分为专业化机构、综合型机构和混合型机构等。
  • 根据经营模式:非证券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包括独立经营和附属经营两种。独立经营的非证券投资银行主要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投资管理和融资服务来获取收益。而附属经营的非证券投资银行则是由一些大型银行或金融机构成立,主要通过资产管理和其他金融服务来为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提供支持。

根据中国投资银行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非券商类投资银行的收入规模达到了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6%。其中,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是非券商类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收入规模分别为3,127亿元和2,488亿元。2021年上半年,中国非券商类投资银行的收入规模达到了9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4%。其中,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仍是非券商类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收入规模分别为2565亿元和2138亿元。截至2021年底,中国非券商类投资银行的数量为89家。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业务类型

相比于证券类投行,非证券类投行主要通过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和服务。非证券类投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贷款融资、资产证券化、并购融资、资产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等方面。

(1)贷款融资:非证券类投行提供各种类型的融资服务,包括银团贷款、保理融资、信托融资、租赁融资等,以满足企业客户的资金需求。

图 贷款融资业务流程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2)资产证券化:非证券类投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企业客户的资产转化为证券或资产支持证券,以便更好地融资。

图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3)并购融资:非证券类投行为企业客户提供并购融资服务,包括财务结构设计、融资安排等。

(4)资产管理:非证券类投行通过提供各种资产管理服务,帮助客户管理和优化其投资组合,包括基金管理、资产托管、投资咨询等。

(5)国际贸易融资:非证券类投行也提供跨境贸易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客户解决跨境贸易中的融资和支付问题,包括进出口融资、保函、汇率风险管理等。

2.2 商业模式

随着我国非证券类投行的不断发展,其业务拓展已经扩大到贷款融资、资产证券化、并购融资、资产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以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为主的多种商业模式。

  • 手续费收入:非证券类投行通过为客户提供各种融资工具和服务而收取手续费。例如,为客户安排贷款、债券发行、并购等业务时,非证券类投行可以从客户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 利息收入:非证券类投行还可以通过发放贷款等方式获得利息收入。例如,为客户安排银团贷款、保理融资、信托融资等业务时,非证券类投行可以从客户获得利息收入。
  • 投资收益:非证券类投行还可以通过资产管理业务获得投资收益。例如,为客户管理基金、资产托管等业务时,非证券类投行可以通过获得的投资收益来获取盈利。
  • 其他业务收入:非证券类投行还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税务筹划、法律咨询等服务而获得其他业务收入。例如,为客户提供并购咨询、资产评估、企业重组等业务时,非证券类投行可以从客户获得一定的咨询费用。

图 高盛集团收入结构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长江证券

图 高盛集团利润结构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长江证券

2.3 技术发展

非证券投资银行业的技术发展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非证券投资银行业也在不断地引入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下是非证券投资银行业的技术发展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 人工智能(AI):非证券投资银行业在财务分析、风险评估、交易决策、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可以自动化地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提升决策效率和精度。
  •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分布式账本和去中心化的交易结算等功能,使得非证券投资银行在交易流程、合规监管、安全性等方面更加高效、安全和透明。例如,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在资产转让和融资等方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 大数据分析:非证券投资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将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发现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同时,通过分析客户的行为和偏好,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和服务建议,提高客户体验。
  • 云计算技术: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降低运维成本。同时,云计算技术还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灵活性,使得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
  • 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的新业态,非证券投资银行业可以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例如P2P网络借贷、数字货币等。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VR和AR技术可以提供虚拟交互和实时可视化等功能,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向客户展示更加生动、直观和具体的投资和交易情况。
  • 自动化和机器人: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金融数据和交易流程。

总体来说,非证券投资银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会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需要不断地关注市场需求和客户体验,以确保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够真正地为客户和行业带来实际的价值。同时,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避免数据泄露和其他的安全风险,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和监管要求。

2.4 政策监管

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国家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该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组织是该行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相关政策

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19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银行、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的通知》,明确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包括将外资在中国的持股比例上限由51%提高至100%。

实施金融开放政策:2019年11月,中国发布了《关于支持自贸试验区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措施》,对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实行更为宽松的准入规则,同时实行更加便利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管理政策,鼓励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加强金融监管:中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推动科技创新: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支持金融科技创新,例如,支持投资银行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鼓励资本市场改革:中国政府也一直在鼓励资本市场改革。2020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加快上市审核等,这些措施也将有利于投资银行行业的发展。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发展

非证券投资银行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金融服务行业,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下是非证券投资银行业的主要发展历程:

  • 创始时期(1960年代-1980年代):非证券投资银行业起源于美国,主要为私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时期的非证券投资银行以投资银行家个人经验和信誉为基础,通过人际关系和谈判技巧等手段,为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服务。
  • 崛起时期(1980年代-1990年代):在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非证券投资银行业逐渐崛起。这一时期的非证券投资银行逐渐形成了专业团队、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流程,并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并购重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领域。
  • 发展壮大时期(1990年代-2000年代):在九十年代,非证券投资银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这一时期的非证券投资银行通过并购重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 资本市场化时期(2000年代至今):在二十一世纪初,非证券投资银行业逐渐向资本市场化方向发展,开始涉足股票、债券和期货等领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非证券投资银行业也在不断地引入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非证券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单一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服务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非证券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挑战,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3.2 驱动因子

(1)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19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银行、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的通知》,明确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包括将外资在中国的持股比例上限由51%提高至100%。

(2)实施金融开放政策:2019年11月,中国发布了《关于支持自贸试验区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措施》,对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实行更为宽松的准入规则,同时实行更加便利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管理政策,鼓励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3)加强金融监管。

中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机构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4)推动科技创新: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支持金融科技创新,例如,支持投资银行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5)鼓励资本市场改革:中国政府也一直在鼓励资本市场改革。2020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加快上市审核等,这些措施也将有利于投资银行行业的发展。

(6)事件驱动

图 事件驱动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3.3 行业风险分析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常见风险:

  • 信用风险:由于非证券类投行的业务往往与债务融资、贷款和资产管理等相关,因此会涉及信用风险。例如,借款人可能违约或无法按时还款,导致投资机构遭受损失。
  • 市场风险:非证券类投行所从事的业务可能受到市场波动、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或者损失增加。
  • 操作风险:非证券类投行的业务涉及到多个环节,例如尽职调查、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等,如果在这些环节中出现操作失误或管理漏洞,就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或者损失。
  • 法律风险:非证券类投行所从事的业务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如果投资机构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就可能会面临诉讼、罚款等法律风险。
  • 道德风险:非证券类投行的业务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例如投资机构、投资者、被投资企业等,如果在业务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就可能会对投资机构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图 SWOT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3.4 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比较

由于国情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中国和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 市场规模: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市场规模较大,拥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和客户基础。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市场相对较小,还处于发展初期。
  • 市场竞争: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拥有多家知名投行公司,市场份额分布相对均衡。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市场份额分布不均衡。
  • 专业能力: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具有较为成熟的专业能力,可以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例如资产管理、信贷融资、并购重组等。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还存在一定的专业能力提升空间。
  • 监管环境: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受到相对严格的监管制度,对业务风险有一定的管控,有利于市场的稳健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监管标准和规范有待完善。
  • 投资者教育:国外的非券商类投行注重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尊重投资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相比之下,中国的非券商类投行在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

第四章 未来展望

中国的非证券投资银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数量庞大,而这些企业在融资、并购、资产重组等方面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就为非证券投资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 优质的客户资源:中国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数量庞大,其中很多企业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和潜力,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不断加强。非证券投资银行在提供服务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一个健康、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非证券投资银行的发展非常重要。
  • 技术创新的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非证券投资银行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来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

在未来,中国非证券投资银行业有望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行业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非证券投资银行会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如专注于某一行业领域、某一特定类型的融资业务等,以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服务。
  • 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创新:非证券投资银行将逐渐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并购活动不断增加,非证券投资银行将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国际化合作和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
  • 金融监管逐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监管趋严,非证券投资银行将会更加注重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升合规意识和风控能力。
  • 合作共赢成为主流:非证券投资银行将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构建起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总之,中国非证券投资银行业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在保持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拓展市场,提升服务质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Cover Photo by Julien Riedel on Unsplash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ichanxinxiwang/article/details/12949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