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Java核心类库_枚举、注解与反射

目录

八,枚举、注解与反射

1,枚举概述

1.1 简介

2,枚举定义

2.1 Java1.5版本之前

 2.2 Java1.5版本之后

3,枚举常用方法

3.1 归纳

3.2 实例

4,枚举接口

举例

5,枚举注意事项

6,注解概述

7,内置注解

7.1 概述

7.2 概述

8,自定义注解

8.1 元注解

8.2 自定义注解——注解架构

8.3 自定义注解——定义格式

9,反射概述

10,类加载器与资源目录

10.1 类加载器

11,Class与加载方式

11.1 所有类型的Class对象

11.2 得到class的几种方式(将类加载到内存的方式)

12,反射中的构造方法

12.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构造方法

12.2 Constructor 创建对象

12.3 反射技术打破封装的例子

13,反射中的方法

13.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方法

13.2 Method 执行方法

13.3 举例

14,反射中的属性

14.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属性

14.2 Field 属性的对象类型

15,反射与属性

15.1  获取类/属性/方法的全部注解对象

15.2  根据类型获取类/属性/方法的注解对象

15.3 举例

16,内省

16.1 简介

16.2 Introspector

16.3 BeanInfo

16.4 MethodDescriptor

16.5 内省的机制


八,枚举、注解与反射

反射和内省,如果不进行框架开发,则很少使用;注解一般使用定义好的,自定义注解用的比较少

1,枚举概述

1.1 简介

JDK1.5引入了新的类型——枚举。 

在JDK1.5 之前,我们定义常量都是: public static fianl.... 。很难管理。 

枚举,可以把相关的常量分组到一个枚举类型里,而且枚举提供了比常量更多的方法。 

用于定义有限数量的一组同类常量,例如:

  • 错误级别: 低、中、高、急 
  • 一年的四季: 春、夏、秋、冬 
  • 商品的类型: 美妆、手机、电脑、男装、女装... 

在枚举类型中定义的常量是该枚举类型的实例

2,枚举定义

2.1 Java1.5版本之前

Level.java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Level {

    // static表示可以通过类名访问 final表示为常量(变量名称为大写)
    public static final Level LOW = new Level(1);
    public static final Level MEDIUM = new Level(2);
    public static final Level HIGH = new Level(3);

    private int levelValue;

    // private修饰的构造方法 表示外界不能通过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同时也不能添加类型
    private Level(int levelValue) {
        this.levelValue = levelValue;
    }

    public int getLevelValue() {
        return levelValue;
    }

    public void setLevelValue(int levelValue) {
        this.levelValue = levelValue;
    }
}

Demo.java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getLevelValue());
    }
}

 2.2 Java1.5版本之后

Level.java

package com.kaikeba;
// 注意这里将class换成enum
public enum Level {
    // 新版本枚举的方法
    LOW(1), MEDIUM(2), HIGH(3);
    // 也可以这样来表示 直接从顺序上判断优先级
    // LOW, MEDIUM, HIGH;

    private int levelValue;

    // private修饰的构造方法 表示外界不能通过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同时也不能添加类型
    private Level(int levelValue) {
        this.levelValue = levelValue;
    }

    public int getLevelValue() {
        return levelValue;
    }

    public void setLevelValue(int levelValue) {
        this.levelValue = levelValue;
    }
}

 Demo.java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getLevelValue());
    }
}

3,枚举常用方法

3.1 归纳

3.2 实例

Demo.java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ompareTo方法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compareTo(Level.MEDIUM));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compareTo(Level.HIGH));
        // name方法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name());
        // toString方法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toString());
        // ordinal方法
        System.out.println(Level.LOW.ordinal());
        // valueOf方法
        Level x = Enum.valueOf(Level.class, "HIGH");
        System.out.println(x.name());

    }
}

4,枚举接口

所有的枚举都继承自java.lang.Enum类。由于Java 不支持多继承,所以枚举对象不能再继承其他类。 

每个枚举对象,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抽象方法

举例

Level.java

main函数

存在的问题:LOW、MEDIUM、HIGH都是一样的输出

5,枚举注意事项

一旦定义了枚举,最好不要妄图修改里面的值,除非修改是必要的;

枚举类默认继承的是java.lang.Enum类而不是Object类;

枚举类不能有子类,因为其枚举类默认被final修饰;

只能有private构造方法

switch中使用枚举时,直接使用常量名,不用携带类名;

不能定义name属性,因为自带name属性;

不要为枚举类中的属性提供set方法,不符合枚举最初设计初衷;

6,注解概述

注解与注释:注释是为了程序员更好的理解代码,只能存在于源文件中,一旦编译变成.class文件,便会忽略掉注释。注解可以理解为让机器理解的,可以保留到代码执行的阶段。

Java 注解(Annotation)又称 Java 标注,是 JDK5.0 引入的一种注释机制。

Java 语言中的类、方法、变量、参数和包等都可以被标注。和注释不同,Java 标注可以通过反射获取标注内容。在编译器生成类文件时,标注可以被嵌入到字节码中。Java 虚拟机可以保留标注内容,在运行时可以获取到标注内容 。 当然它也支持自定义 Java 标注。

主要用于:

  • 编译格式检查
  • 反射中解析
  • 生成帮助文档
  • 跟踪代码依赖

7,内置注解

7.1 概述

@Override : 重写 *

定义在java.lang.Override

@Deprecated:废弃 *

定义在java.lang.Deprecated

@SafeVarargs

Java 7 开始支持,忽略任何使用参数为泛型变量的方法或构造函数调用产生的警告。

@FunctionalInterface: 函数式接口 *

Java 8 开始支持,标识一个匿名函数或函数式接口。

@Repeatable:标识某注解可以在同一个声明上使用多次

Java 8 开始支持,标识某注解可以在同一个声明上使用多次。

SuppressWarnings:抑制编译时的警告信息。 *

定义在java.lang.SuppressWarnings

三种使用方式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 抑制单类型的警告]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rawtypes") [^ 抑制多类型的警告] 
  • @SuppressWarnings("all") [^ 抑制所有类型的警告]

参数列表

  • all 抑制所有警告
  • boxing 抑制装箱、拆箱操作时候的警告
  • cast 抑制映射相关的警告
  • dep-ann 抑制启用注释的警告
  • deprecation 抑制过期方法警告
  • fallthrough 抑制确在switch中缺失breaks的警告
  • finally 抑制finally模块没有返回的警告
  • hiding 抑制相对于隐藏变量的局部变量的警告
  • incomplete-switch 忽略没有完整的switch语句
  • nls 忽略非nls格式的字符
  • null 忽略对null的操作
  • rawtypes 使用generics时忽略没有指定相应的类型
  • restriction 抑制禁止使用劝阻或禁止引用的警告
  • serial 忽略在serializable类中没有声明serialVersionUID变量
  • static-access 抑制不正确的静态访问方式警告
  • synthetic-access 抑制子类没有按最优方法访问内部类的警告
  • unchecked 抑制没有进行类型检查操作的警告
  • unqualified-field-access 抑制没有权限访问的域的警告
  • unused 抑制没被使用过的代码的警告

7.2 概述

1)Override重写

IDEA中每次保存代码,都会将.java文件转换为.class文件, 这时会检查属性或方法的注解,查看其是否符合注解的格式要求,若不符合则给出错误信息:

2)Deprecated废弃

对于前期编写的一些方法,后期可能不再需要,若此时将其删除,则会使之前调用此方法的地方出现问题,所以建议扩展代码,而不是删除。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Age(12);

    }
}
class Person{
    private int age;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 此方法已经被废弃,请通过setAge2进行操作
     * @param age
     */
    @Deprecated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Age2(int age) {
        if(age < 0 || age > 120)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该年龄不合理");
        }
        this.age = age;
    }
}

3)SuppressWarnings:抑制编译时的警告信息

8,自定义注解

8.1 元注解

1)简介

作用在其他注解的注解

2)包括

@Retention - 标识这个注解怎么保存,是只在代码中,还是编入class文件中,或者是在运行时可以通过反射访问。

@Documented - 标记这些注解是否包含在用户文档中 javadoc。

@Target - 标记这个注解应该是哪种 Java 成员。

@Inherited - 标记这个注解是自动继承的

  • 子类会继承父类使用的注解中被@Inherited修饰的注解
  • 接口继承关系中,子接口不会继承父接口中的任何注解,不管父接口中使用的注解有没有 被@Inherited修饰
  • 类实现接口时不会继承任何接口中定义的注解

8.2 自定义注解——注解架构

01) Annotation与RetentionPolicy 与ElementType

每 1 个 Annotation 对象,都会有唯一的 RetentionPolicy 属性;至于 ElementType 属性,则有 1~n个。

(02) ElementType(注解的用途类型)

"每 1 个 Annotation" 都与 "1~n 个 ElementType" 关联。当 Annotation 与某个 ElementType 关联时,就意味着:Annotation有了某种用途。例如,若一个 Annotation 对象是 METHOD 类型,则该Annotation 只能用来修饰方法。

package java.lang.annotation; 
public enum ElementType { 
    TYPE, /* 类、接口(包括注释类型)或枚举声明 */ 
    FIELD, /* 字段声明(包括枚举常量) */ 
    METHOD, /* 方法声明 */ 
    PARAMETER, /* 参数声明 */ 
    CONSTRUCTOR, /* 构造方法声明 */ 
    LOCAL_VARIABLE, /* 局部变量声明 */ 
    ANNOTATION_TYPE, /* 注释类型声明 */ 
    PACKAGE /* 包声明 */ 
}

(03) RetentionPolicy(注解作用域策略)

"每 1 个 Annotation" 都与 "1 个 RetentionPolicy" 关联。

  • a) 若 Annotation 的类型为 SOURCE,则意味着:Annotation 仅存在于编译器处理期间,编译器处理完之后,该 Annotation 就没用了。 例如," @Override" 标志就是一个 Annotation。当它修饰一个方法的时候,就意味着该方法覆盖父类的方法;并且在编译期间会进行语法检查!编译器处理完后,"@Override" 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 b) 若 Annotation 的类型为 CLASS,则意味着:编译器将 Annotation 存储于类对应的 .class 文件中,它是 Annotation 的默认行为。
  • c) 若 Annotation 的类型为 RUNTIME,则意味着:编译器将 Annotation 存储于 class 文件中,并且可由JVM读入。
package java.lang.annotation; 
public enum RetentionPolicy { 
    SOURCE, /* Annotation信息仅存在于编译器处理期间,编译器处理完之后就没有该 Annotation信息了 */ 
    CLASS, /* 编译器将Annotation存储于类对应的.class文件中。默认行为 */ 
    RUNTIME /* 编译器将Annotation存储于class文件中,并且可由JVM读入 */ 
}

8.3 自定义注解——定义格式

@interface 自定义注解名{}

注意事项

1. 定义的注解,自动继承了java.lang,annotation.Annotation接口

2. 注解中的每一个方法,实际是声明的注解配置参数

  • 方法的名称就是 配置参数的名称
  • 方法的返回值类型,就是配置参数的类型。只能是:基本类型/Class/String/enum

3. 可以通过default来声明参数的默认值

4. 如果只有一个参数成员,一般参数名为value

5. 注解元素必须要有值,我们定义注解元素时,经常使用空字符串、0作为默认值。

举例 

 

注解传参

也可以不传递全部参数

9,反射概述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程序已经执行起来后)中,获取任意一个类的结构 , 创建对象 , 得到方法,执行方法 , 属性 !;

这种在运行状态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法的功能被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spring是很早就编写的框架,用它来管理现在创建的对象,所用到的就是反射机制

10,类加载器与资源目录

10.1 类加载器

.java文件通过编译得到.class字节码文件,再通过类加载器加载到内存中,才可以运行,根据类创建对象

Java类加载器(Java Classloader)是Java运行时环境(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的一部分, 负责动态加载Java类到Java虚拟机的内存空间中。 

java默认有三种类加载器,BootstrapClassLoader、ExtensionClassLoader、App ClassLoader。 

  • BootstrapClassLoader(引导启动类加载器): 嵌在JVM内核中的加载器,该加载器是用C++语言写的,主要负责加载JAVA_HOME/lib下的类库,引 导启动类加载器无法被应用程序直接使用。 
  • ExtensionClassLoader(扩展类加载器): ExtensionClassLoader是用JAVA编写,且它的父类加载器是Bootstrap。 是由sun.misc.Launcher$ExtClassLoader实现的,主要加载JAVA_HOME/lib/ext目录中的类 库。 它的父加载器是BootstrapClassLoader 
  • App ClassLoader(应用类加载器): App ClassLoader是应用程序类加载器,负责加载应用程序classpath目录下的所有jar和class文 件。它的父加载器为Ext ClassLoader

类通常是按需加载,即第一次使用该类时才加载。

由于有了类加载器,Java运行时系统不需要知道文件与 文件系统。学习类加载器时,掌握Java的委派概念很重要。 

双亲委派模型: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一个类加载请求,它不会自己去尝试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这个请求 转交给父类加载器去完成。每一个层次的类加载器都是如此。因此所有的类加载请求都应该传递到最顶层的 启动类加载器中,只有到父类加载器反馈自己无法完成这个加载请求(在它的搜索范围没有找到这个类) 时,子类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去加载。

委派的好处就是避免有些类被重复加载。

获得类加载器

通过类加载器读取配置文件内容

创建新文件夹resource(截图中应该命名为resource)

将该文件夹设置为资源根目录

将config.txt文件放入刚创建的文件夹中,并修改内容

再次运行代码

11,Class与加载方式

11.1 所有类型的Class对象

要想了解一个类,必须先要获取到该类的字节码文件对象.

在Java中,每一个字节码文件,被加载到内存后,都存在一个对应的Class类型的对象

11.2 得到class的几种方式(将类加载到内存的方式)

1. 如果在编写代码时, 指导类的名称, 且类已经存在, 可以通过 

  • 包名.类名.class 得到一个类的 类对象 

2. 如果拥有类的对象, 可以通过 

  • Class 对象.getClass() 得到一个类的 类对象 

3. 如果在编写代码时, 知道类的名称 , 可以通过 

  • Class.forName(包名+类名): 得到一个类的 类对象

上述的三种方式, 在调用时, 如果类在内存中不存在, 则会加载到内存 ! 如果类已经在内存中存在, 不 会重复加载, 而是重复利用 ! 

举例

package com.kaikeba;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方式1:通过包名.类名.class加载类
        Class<Book> c1 = com.kaikeba.Book.class;
        System.out.println(c1);

        // 方式2:通过类的对象获取类的信息(此时类已经加载到内存中了)
        Book b = new Book();
        Class<Book> c2 = (Class<Book>) b.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2);

        // 方式3:通过forName+类的字符串名称加载类
        Class<Book> c3 = (Class<Book>) Class.forName("com.kaikeba.Book");
        System.out.println(c3);

        System.out.println(c1 == c2 && c1 == c3);

    }
}

当把Book类删除后

所以一些框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类加载到内存中去:

12,反射中的构造方法

12.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构造方法

1. 通过指定的参数类型, 获取指定的单个构造方法 

getConstructor(参数类型的class对象数组) 

例如:

构造方法如下: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得到这个构造方法的代码如下: 

Constructor c = p.getClass().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int.class); 

2. 获取构造方法数组 

getConstructors(); 

3. 获取所有权限的单个构造方法 

getDeclaredConstructor(参数类型的class对象数组) 

4. 获取所有权限的构造方法数组 

getDeclaredConstructors();

12.2 Constructor 创建对象

newInstance(Object... para) 

调用这个构造方法, 把对应的对象创建出来 

参数: 是一个Object类型可变参数, 传递的参数顺序 必须匹配构造方法中形式参数列表的顺 序! 

setAccessible(boolean flag) 

如果flag为true 则表示忽略访问权限检查 !(可以访问任何权限的方法)

举例——无参构造方法

package com.kaikeba;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 将类加载到内存中
        Class<Person> pClass = (Class<Person>) Class.forName("com.kaikeba.Person");
        // 获得无参构造方法
        Constructor<Person> c1 = pClass.getConstructor();
        // 使用无参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Person p = c1.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p);
    }
}

 举例——全参构造方法

package com.kaikeba;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 将类加载到内存中
        Class<Person> pClass = (Class<Person>) Class.forName("com.kaikeba.Person");
        // 获得全参构造方法
        // Constructor<Person> c2 = pClass.getConstructor(new Class[]{String.class, int.class});
        Constructor<Person> c2 = pClass.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 int.class);
        // 使用全参构造方法实例化对象
        Person p = c2.newInstance("张三", 18);

        System.out.println(p);

    }
}

12.3 反射技术打破封装的例子

1)在Person类中添加私有化的构造方法(必须用getDeclaredConstructor方法获取私有的构造方法)

运行提示报错

 忽略权限检查

13,反射中的方法

通过反射找到类中的方法,再通过对象执行类的方法。

13.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方法

1. getMethod(String methodName , class.. clss) 

根据参数列表的类型和方法名, 得到一个方法(public修饰的) 

2. getMethods(); 

得到一个类的所有方法 (public修饰的) 

3. getDeclaredMethod(String methodName , class.. clss) 

根据参数列表的类型和方法名, 得到一个方法(除继承以外所有的:包含私有, 共有, 保护, 默认) 

4. getDeclaredMethods(); 

得到一个类的所有方法 (除继承以外所有的:包含私有, 共有, 保护, 默认)

13.2 Method 执行方法

invoke(Object o,Object... para) : 

  • 参数1. 要调用方法的对象 
  • 参数2. 要传递的参数列表 

getName()

  • 获取方法的方法名称 

setAccessible(boolean flag)

  • 如果flag为true 则表示忽略访问权限检查 !(可以访问任何权限的方法)

13.3 举例

package com.kaikeba;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 将类加载到内存中
        Class pClass = Class.forName("com.kaikeba.Person");
        // 获得私有的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c1 = pClass.getConstructor();
        // 创建对象
        Object o = c1.newInstance();
        // 获取类的方法
        Method setName = pClass.getMethod("setName", String.class);
        // 执行setName方法(参数一:调用方法的对象,参数二: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
        setName.invoke(o, "haha");
        System.out.println(o);

    }
}

 获得private修饰的方法

忽略权限获得private修饰的方法,并执行

package com.kaikeba;

import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MethodException, IllegalAccessException,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nstantiationException {
        // 将类加载到内存中
        Class pClass = Class.forName("com.kaikeba.Person");
        // 获得私有的构造方法
        Constructor c1 = pClass.getConstructor();
        // 创建对象
        Object o = c1.newInstance();
        // 获取类的方法
        Method setName = pClass.getMethod("setName", String.class);
        Method setAge = pClass.getDeclaredMethod("setAge", int.class);
        setAge.setAccessible(true);// 忽略权限检查
        // 执行setName方法(参数一:调用方法的对象,参数二:调用方法时传递的参数)
        setName.invoke(o, "haha");
        setAge.invoke(o, 18);
        System.out.println(o);

    }
}

14,反射中的属性

14.1 通过class对象 获取一个类的属性

1. getDeclaredField(String filedName) 

  • 根据属性的名称, 获取一个属性对象 (所有属性) 

2. getDeclaredFields() 

  • 获取所有属性 

3. getField(String filedName) 

  • 根据属性的名称, 获取一个属性对象 (public属性) 

4. getFields() 

  • 获取所有属性 (public)

14.2 Field 属性的对象类型

常用方法: 

1. get(Object o ); 获取指定对象的此属性值 

  • 参数: 要获取属性的对象 

2. set(Object o , Object value);设置指定对象的属性的值 

  • 参数1. 要设置属性值的 对象 
  • 参数2. 要设置的值 

3. getName() 获取属性的名称 

4. setAccessible(boolean flag) 

  • 如果flag为true 则表示忽略访问权限检查 !(可以访问任何权限的属性)

15,反射与属性

通过反射获取注解的内容

15.1  获取类/属性/方法的全部注解对象

Annotation[] annotations01 = Class/Field/Method.getAnnotations(); 
    for (Annotation annotation : annotations01) {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 
}

15.2  根据类型获取类/属性/方法的注解对象

注解类型 对象名 = (注解类型) c.getAnnotation(注解类型.class);

15.3 举例

TableAnnotation.java

package com.kaikeba.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Target(ElementType.TYPE)               // 允许使用在类上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 持久化策略
@Documented                             // 允许写在文档中
public @interface TableAnnotation {
    /**
     * 用于标注类对应的表格名称(与数据库关联)
     * @return
     */
    String value();
}

ColumnAnnotation.java

package com.kaikeba.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Target(ElementType.FIELD)// 允许使用在属性上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ColumnAnnotation {
    /**
     * 描述列名
     * @return
     */
    String columnName();

    /**
     * 描述类型
     * @return
     */
    String type();

    /**
     * 描述数据的长度
     * @return
     */
    String length();
}

Book.java

package com.kaikeba.demo;

import java.util.Objects;
// 内部原理:通过反射找到类,并找到类上的注解,最终基于注解中的内容与数据库中的表格进行绑定
// 这里虽然加上了自定义的四个注解,但是缺少背后与数据库关联的逻辑,所以没有实际作用
@TableAnnotation("test_Book")// 通过注解描述 这个类和数据库中的Book对应
public class Book {
    @ColumnAnnotation(columnName = "id", type = "int", length = "11")
    private int id;
    @ColumnAnnotation(columnName = "name", type = "varchar", length = "50")
    private String name;
    @ColumnAnnotation(columnName = "info", type = "varchar", length = "1000")
    private String info;

    public Book(int id, String name, String info)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info = info;
    }

    public Book() {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Info() {
        return info;
    }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info) {
        this.info = info;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Book{"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info='" + info + '\'' +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Book book = (Book) o;
        return id == book.id &&
                Objects.equals(name, book.name) &&
                Objects.equals(info, book.info);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id, name, info);
    }
}

Demo.java

package com.kaikeba.demo;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import java.text.Annotation;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Class c = Class.forName("com.kaikeba.demo.Book");
        TableAnnotation ta = (TableAnnotation) c.getAnnotation(TableAnnotation.class);
        String value = ta.value();
        System.out.println("表名:" + value);      // 类名作为数据库中表格的名称

        Field[] fs = c.getDeclaredFields();       // 属性名作为数据库中的字段名称
        for(Field f : fs) {
            ColumnAnnotation ca = f.getAnnotation(ColumnAnnot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f.getName() + "属性,对应数据库中的字段:" + ca.columnName() + ";数据类型:" + ca.type() + ";数据长度:"  + ca.length());
        }

    }
}

运行效果 

一些ORM框架的原理:当使用提供的注解时,框架通过找到类,来获取注解的值(类名以及属性),然后就可以根据值在数据库中创建表(将类名与属性作为表格与字段的名称)

16,内省

16.1 简介

基于反射 , java所提供的一套应用到JavaBean的API 

  • 一个定义在包中的类 , 
  • 拥有无参构造器 
  • 所有属性私有, 
  • 所有属性提供get/set方法 
  • 实现了序列化接口 

这种类, 我们称其为 bean类 . (一些没有业务逻辑的类)

Java提供了一套java.beans包的api , 对于反射的操作, 进行了封装

16.2 Introspector

获取Bean类信息 

方法:

  • BeanInfo getBeanInfo(Class cls) 
  • 通过传入的类信息, 得到这个Bean类的封装对象 .

16.3 BeanInfo

常用的方法: 

  • MethodDescriptor[] getPropertyDescriptors(): 
  • 获取bean类的 get/set方法 数组

16.4 MethodDescriptor

常用方法: 

1. Method getReadMethod(); 

  • 获取一个get方法 

2. Method getWriteMethod(); 

  • 获取一个set方法 

有可能返回null 注意 ,加判断 !

16.5 内省的机制

 代码

Book.java

package com.kaikeba.demo;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import java.util.Objects;

/**
 * 实现序列化接口
 */
public class Boo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所有属性必须私有 且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访问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info;
    private boolean flag;

    public Boolean getFlag() {
        return flag;
    }

    public void setFlag(Boolean flag) {
        this.flag = flag;
    }

    public Book(int id, String name, String info)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info = info;
    }

    /**
     * 必须有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Book() {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Info() {
        return info;
    }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info) {
        this.info = info;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Book{"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info='" + info + '\'' +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Book book = (Book) o;
        return id == book.id &&
                Objects.equals(name, book.name) &&
                Objects.equals(info, book.info);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id, name, info);
    }
}

Demo.java

package com.kaikeba;

import com.kaikeba.demo.Book;

import java.beans.BeanInfo;
import java.beans.Introspec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beans.Introspector;
import java.beans.PropertyDescripto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rospectionException {
        Class c = Book.class;
        BeanInfo bi = Introspector.getBeanInfo(c);
        PropertyDescriptor[] pds = bi.getPropertyDescriptors();
        for(PropertyDescriptor pd : pds) {
            Method get = pd.getReadMethod();
            Method set = pd.getWriteMethod();
            System.out.println("属性名称:" + p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属性类型:" + pd.getPropertyType());
            System.out.println("属性方法:");
            System.out.println(get);
            System.out.println(set);
            System.out.println();
        }

    }
}

课堂上老师演示的代码说,Boolean类型获取到的方法分别是:is方法名,set方法名,分别对应于get方法名,set方法名。但是我测试时并没有显示这样的差别;

通过内省机制,可以更快速的操作Bean对象获得Getter和Setter方法(相比于用基础的反射操作)


 章节汇总在这里(づ ̄3 ̄)づ╭❤~@&再见萤火虫&【03-Java核心类库】


对学习Java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加入QQ学习交流群:1126298731

有问题欢迎提问,大家一起在学习Java的路上打怪升级!(o゜▽゜)o☆[BINGO!]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528502/article/details/10925789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