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复试问题 | 第五篇计算机组成

软件工程复试问题 | 第五篇计算机组成

RAM 和 ROM 的原理和区别

RAM:随机通道存储器。一般用来存放各种现场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与外存交换的信息以及作为堆栈。一般分为双极型 RAM 和 MOS RAM(又分为静态 SRAM、 动态 DRAM)。 双极型 RAM以晶体管的触发器作为基本存储电路,所以管子多,速度快、功耗大、集成度较低、成本高,一般用于高速计算机或者 cache。MOS RAM一般分为静态 SRAM 和动态 DRAM。
静态 RAM用由六管构成的触发器作为基本电路,集成度适中,功耗适中,速度较快,不需要刷新电路(为了维持数据,动态 RAM 中需要一个刷新电路,在短周期内对所有基本存储单元进行充电,维持电平状态,来达到数据的保存)。 动态 DRAM基本存储电路用单管线路组成(电平靠电容存储,如一般计算机中的内存),集成度高,功耗低,成本比 SRAM低,由于靠电容的电荷保持电平,所以需要刷新电路(典型要求每隔 1ms 刷新一次)。 总的说 RAM使用晶体管打开或关闭通往位于交点处的电容器来访问电路。它有如下特性:A、易挥发B、速度快 C、成本高,即不易制作大容量的RAM。所以这类存储器一般用在计算机设备的内存部分,而且往往容量不会很大。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一般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以及存放各种常数、函数表。
一般分为掩摸 ROM、可编程的 ROM(PROM)和可重复擦除的 ROM 三种(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
掩摸 ROM:由厂家固化一次性程序,不可擦写。原理是:由晶体管构成,‘0’:存储单元通过晶体管导通连地,上电后该单元视为‘0’电平。‘1’:与‘0’逻辑相反,存储单元没有晶体管接地。出现时间最早。
PROM:可编程 rom,本身不带有程序,只允许用户进行一次擦写操作,出现时间较晚。可擦写可编程 rom:有紫外线擦除(EPROM,70 年代初)、电擦除(EEPROM)以及 FLASH(闪存)。他们都是可以多次重复擦写的 ROM。
EPROM原理是通过击穿绝缘层向浮空栅注入电子进行写操作;利用紫外线使浮空栅电子泄露进行擦操作。 EEPROM:原理与 EPROM 相似,在绝缘层间加入隧道二极管,于是可以通过电场作用,使浮空栅带上电子或消去。

中断的软件实行过程

中断源产生中断请求,CPU 一般要先屏蔽该中断源的中断,防止错误的中断嵌套->CPU 对现场进行保存,存储断点程序地址并将当前数据压入栈中->PC 指向对应的中断入口,转入执行中断向量指向的中断服务程序->完成中断响应后,恢复现场,程序回到断点处,将栈中的数据重新读出->重新开中断。

接口与端口

接口:接口是位于主机和外设之间的一种缓冲电路,包括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现在接口通常为可编程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端口:接口电路通常有三种寄存器:数据输入输出缓冲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称为(数据、控制、状态)端口。对 I/O 设备的访问,就是通过对端口访问实现的,每个端口赋予一个唯一的地址码,称为端口地址。

端口的编址:独立编址和统一编址。统一编址是将端口当做存储器单元,与内存统一编址,内存和端口的操作指令是统一的,所以指令功能强,但是端口占用了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使存储器容量减少。
独立编址也称为 I/O 映射编址,即端口和内存分开各自独立地拥有自己的地址空间,端口不占用存储器空间。
80x86 采用独立编址。
I/O 端口地址译码:1、用逻辑门电路进行译码 2、用译码器进行译码 3、比较器译码 4、PROM(可编程rom)和 GAL(通用逻辑阵列)。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390321/article/details/11343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