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宝宝:承包圣诞节小商品,义乌未来电商发展前景如何?

近年来,义乌市始终坚持以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为目标,连续四年获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榜首,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据不完全统计,义乌现有农村电商企业4.9万家,电商账户7.8万户;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拥有活跃涉农网店近330个;在社交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和小程序平台等还有上千家活跃涉农网店。

义乌市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义乌电商主体累计22.37万户。今年1-11月,义乌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822.17亿元,同比增长12.39%。内贸零售交易额1724.05亿元,同比增长11.14%。

另外,义乌市“直播经济”也十分红火,目前全市有各类直播服务机构70多家,各类网红3000多名,产品供应、直播培训、内容制作等产业链从业人员超8万人。今年1-11月全市累计开展网红直播带货16.51万场,累计观看4.03亿人次,完成零售额182亿元,同比增长61%。

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也让义务在今年圣诞前夕成为最热闹的城市之一。据了解,义乌最知名的地方是国际商贸城,这里共分为五个区,其中的福田二区,被称为中国的“圣诞村”。在圣诞村的商住两用楼当中,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档口,档口内外,摆满了你能想到的所有圣诞用品。圣诞树、小饰品、仿真雪、圣诞老人帽、麋鹿,以及LED灯。一年四季,这里都在播放圣诞音乐。

千禧年前,义乌只有寥寥几家圣诞商品店,但是如今,这里的圣诞商家超过了500家。在500个档口背后,则是隐藏在义乌周边乡镇、农村的600多家圣诞工厂和家庭作坊。这是一门吃季节饭的生意。淡季的时候,工人月薪只有两三千元,但是到了旺季,有时候工资开到6000多也招不到人。每年夏天,来自安徽、河南、江西、贵州的打工人,和义乌当地的农村妇女、待业青年一起,汇集成一支圣诞大军,在流水线上为全球生产80%以上的圣诞用品。

根据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的说法,只要是过圣诞节的国家和地区,就都是他们的客户。《华盛顿邮报》曾公开表示,全球的圣诞节都离不开义乌。今年1月,瑞典的一位导演甚至来义乌拍摄了一部圣诞主题纪录片。

曾经,义乌人鸡毛换糖、摇着拨浪鼓走天下,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县城打造成闻名世界的小商品交易中心。而时光流转至今,这种奋斗精神仍在延续,当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买全球、卖全球”,始终立于电商风口的前端。当然,义乌是做实体小商品起家的,以商兴市是义乌的发展宗旨,在电商时代的大环境下,义乌依然是我国商品贸易流通中最亮眼的强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竞争力的基础,还是过多依靠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及廉价的小物品,普通工人12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强度,对应的却是并不高的薪资收益,因此,虽然义乌小商品电商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可观,但进一步探索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hlylxhl/article/details/11156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