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二)--路由选择协议

12

说到网络层的特点,首先想到的便是路由转发,本片博客就来总结一下路由转发协议。

一、网络层路由选择协议

1. 作用

当网络协议上升到第三层网络层之后,便不再是针对两台主机之间的发送与接收,而要考虑全局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何保证网络分组能够通过路由器成功从源主机转发到目的主机,这就要依赖网络层的路由选择协议。

2. 分类

  • 2.1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信息:如从源主机至目的主机的路由选择等。

    ​ 优点:简便、可靠,在负荷稳定、拓扑变化不大的网络中运行效果好,广泛用于高度安全性的军事网络和较小的商业网络

    ​ 缺点:当网络结构变化频繁,或体系庞大时,配置信息变更次数多且信息量大,难以适配

  • 2.2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 通过相应的算法机制来自动配置路由选择,包括外部网关协议BGP,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

    ​ 优点:路由更新快,自动适应频繁的变化与庞大的网络

    ​ 缺点:算法复杂,增加网络负担

二、RIP协议

RIP协议是一种分散性的路由选择协议,基于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3.1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1)每个路由器自身维护一个路由表,记录至网络中所有其他路由器的距离与下一跳

2)路由器刚启动时,仅在路由表中添加相邻路由器,并设置距离为1

3)每30s与相邻路由器交换一次路由表,并更新路由表

4) 路由表更新过程:

  • 将收到的路由表每一项的下一跳置为路由表的源路由器,并将距离+1,遍历每一项

  • 若本路由器表中没有该项,则添加至本路由器表

  • 若本路由器表中有该项,且下一跳相同,则直接更新

  • 若本路由器表中有该项,且下一跳不同,则选择距离短的那一项

5)若180s未收到某邻居路由器发来的信息,则判定该路由器消失,将距离设置为16

3.2 特点:

  • 与相邻路由器交换,交换全局路由信息
  • 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
  • RIP报文通过UDP协议进行传输

三、OSPF协议

OSPF协议是全局性的路由选择协议,基于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3.1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每个路由器度量其到相邻路由器的距离,与RIP不同的是,这里的距离不是指跳数,而是对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的度量

2)基于泛洪法,向网络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上述路由信息

3)每个路由器更具收到的信息,建立全网络的网络拓扑图,并根据迪杰斯特拉算法,确定最短路径

3.2 特点

  • 每隔30min或当路由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一次路由信息
  • 收敛速度快,不存在坏消息传得慢的问题
  • 在网络规模巨大时,运行效率好于RIP协议
  • OSPF数据报通过IP协议传输

四、BGP协议

BGP协议是外部网关协议,是自治系统之间传递网络分组时所运用的协议。

4.1 自治系统

庞大的互联网通常会切分成一个又一个的自治系统,系统内部的路由器只需相互连通,并选择一个或多个系统发言人与系统外部路由器进行连通交流。

划分自治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路由器的信息负载,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试想,若不通过自治系统划分,全球数亿台路由器,都需要维护到彼此之间的路由信息,这将是一个恐怖的开销。

4.2 工作过程

1)BGP发言人(即自治系统发言人)维护网络可达性信息,信息记录到达某个网络所要经过的一系列自治系统

2)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与相邻AS的BGP发言人交换网络可达性信息

3)BGP发言人根据获得的信息根据所采用的策略,找寻到达各AS的较好路由

4.3 特点

  • 支持CIDR,路由表包括目的网络前缀、下一跳路由器,到达目的网络所需经过的目的网络序列
  • BGP启动时,交换整个BGP路由表。之后只有在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交换更新的部分。节省带宽,减小开销
  • BGP报文通过TCP协议传输

4.4 BGP-4的四种报文

  1. OPEN(打开)报文: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并认证发送方

2)UPDATE(更新)报文:通告新路径或撤销原路径

3)KEEPALIVE(保活)报文:在无UPDATE时,周期性正式邻站的连通性;也称OPEN的确认

4)NOTIFICATION(通知)报文:报告先前报文的差错;也用于关闭连接

五、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RIP_OSPF_BGP

正式邻站的连通性;也称OPEN的确认

4)NOTIFICATION(通知)报文:报告先前报文的差错;也用于关闭连接

五、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jLG63FIk-1592282501994)]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80146/article/details/10678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