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这4个问题,让RPA带你起飞

当前,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很多行业的认可与称赞,它可将工作流程模块化,能够在一连串的流程上起到替代人工、自动执行的作用,助力企业实现流程再造。
虽然,RPA技术常被看成是企业通往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能否顺畅应用,发挥出其最大价值,还需要一定的前提及准备。

为此,企业一定要在部署RPA之前,弄清楚这4个问题。

理清这4个问题,让RPA带你起飞

问题1:现有流程是否规范?
什么是流程规范?就是说,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一定要形成一定的规则,固定化的标准,甚至是专业的指南或手册。RPA技术的有效应用通常需要一个大前提,即企业内部的相关流程已经实现一定的标准化与规则化。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主要源自RPA的“基于标准化规则操作任务”这一适用标准。

从定义上看,RPA是一种依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模仿人类在计算机上的手动操作,通过现有用户接口来实现大批量、重复性流程的自动化。这说明——
1、RPA需要依靠固定的脚本执行命令,无法像人工智能那样具备自主学习与认知能力。
2、这里的“自动化”,实际是指按照既定规则的自动化,而并非具备实质性的智能。

也就是说,现阶段RPA只能机械地按照人类给它的指令去工作,并且仅适用于规则明确,标准化程度高的流程,如票据接收、报表出具、数据搬运等低附加值流程。

而那些既不是判断又很难用规则定义的如评估和决策等活动,RPA机器人暂时还无法胜任。所以流程的规范与否直接会影响RPA的实际发挥。因为它还没学会“思考”。

问题2:文件数字化程度是否达标?
目前,RPA应用最为广泛之处当属财税金融领域。这些领域往往具备强烈的票据处理需求(如发票处理、费用报销、增值税发票开具、税项拨备、应付账款、抵押贷款处理等等)。因为手工操作这些流程,无论对企业或是个人来讲,都需耗费大量人力成本与时间,并且还要经常忍受人为错误与较低的办公效率。

RPA对单据文件的处理须建立在文件已经数字化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在实施RPA之前,要实现基本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RPA机器人擅长对大量结构化、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识别处理。一些RPA产品在输入端还可以结合OCR(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等认知技术,将外界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再交由机器人进行后续处理,拓宽了RPA对数据和信息等的识别范围。

•OCR技术可以把纸质的凭证发票、账册、合同等信息扫描到计算机里,并识别为电子逻辑信息,然后交给机器人去记账、出具报表。

•语音识别可以帮助机器人识别、接收人的语音指令,甚至从人的语音当中识别出数字信息并进行处理。

理清这4个问题,让RPA带你起飞
问题3:运行环境是否稳定?
RPA的良好运行,通常需要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因为网络连接速度、页面打开速度、文件打开速度以及其他人为干扰等因素均会对其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从第一个问题中,也可一窥端倪。

另外,为了使RPA机器人保持高速度、高质量、高稳定的工作状态,在具体流程开发中,还应当具备完善的RPA异常处理机制,以防程序出错时迅速找到根源。

问题4:是否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
在技术方面,RPA与传统软件开发管理过程相比,虽然在难度上有所降低,但如果相关人员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一定的编程能力以及IT系统基础,包括熟悉对应RPA平台运行的相关知识,会更有利于整个RPA的部署与执行。
为此,企业需要一个结构良好且人员配置完善的团队,以帮助推动RPA的顺利实施。

这样的团队,通常被称之为RPA卓越中心(COE)。

理清这4个问题,让RPA带你起飞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4319181/239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