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想

**规则

        A与妹妹(A父母收养,无血缘关系)坠入爱河,家人极力反对,两人无果而终. 
     . 规则的力量是如此强大,限制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面去行动,去生活.我在想,我们的视界能否跳出规则,去追寻规则的根源,探寻它的本质,再去选择?
        以A为例,近亲通婚是传统所禁止的,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率.所以这个习俗最真实的描述应该是禁止三代以内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结婚,A与妹妹没有实际的血缘关系,只是因为遵循习俗而拆散他们二人,委实可惜.

        不过,习俗也有便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习俗去做,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出错,省时省心.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习俗,已经刻入我们的脑海,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能够跳出思维的局限,审慎的思辨,那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有利还是有弊?

       1.不能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下结论,事情肯定是利弊并存

       2.如果非要下个结论,那么个人认为是利大于弊

       3.有观点认为,如果没有侵略,对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说到更有利,必然要有比较的基准,与什么相比更有利或者不利。比较的基准应该是1840年的中国。只要现在的中国比1840年时代的中国发展的更好,更繁荣富强,那么侵略从客观结果意义上就是有利的。根据假设中的中国比现在的中国更好,从而得出结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就我个人观点,比较的基准选择不恰当,将假设,幻想中的中国作为比较的基准,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由此得出的结论恐怕也是无根浮萍。

           当然,还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区别,纵向比较是相同国家不同时间发展程度的比较,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比过去进步了很多。横向比较是同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快慢的比较,这个就无法很好的比较了,毕竟每个国家国情,实际情况都不相同。

       4.有观点认为,侵略带来了战争,人员伤亡,使得无数人民流离失所,国不国,家不家,因此侵略虽然对推动中国近代思想的觉醒和启蒙有一定积极因素,但是总的来说是不利的。如果孤立的截取某个历史时间点下结论,就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古来就有塞翁失马的例子,人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如果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对当时的民众来说,侵略自然是一场灾难,立足当下,回首历史,那场侵略是利大于弊的。

      5.有的观点认为,中国能够发展成目前这样,完全是靠一代代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来的成果,如果没有那场侵略,帝国们没有从中国掠夺资源,没有破坏中国的环境,中国会发展的更好,侵略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不能将中国现在的繁荣与以前帝国的侵略割裂开来,分别看待,因为中国目前的繁荣昌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帝国侵略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无视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作用,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控制变量法可以得出单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但是帝国侵略是复合变量,无法估计对结果的影响,只能从结果的角度出发考虑)

      一切已经过去,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不让悲剧重演。

               

**本质的描述与因材施教

对一件事物的描述和解释,肯定有一种最形象,最贴近本质,最容易让人理解

       比如: 数字用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七,用十进制表示就是7,用二进制表示就是0111

        这2种表示方式,代表的是一样的数量,对于人类而言,毫无疑问,十进制是最亲切,也是最容易接受的

        然而对计算机而言,只明白二进制数据

        再比如,中国人说早上好,美国人说good morning,

        对中国人而言,"早上好"容易理解,只有学过英语,才能明白"good morning"什么意思

        我认为,对于不同的个体或者不同的对象,无数种方式中,总有一种描述事物的方式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

   

**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才能有的放矢

 原因:

   总有一种描述事物的方式最贴近本质,最容易让人理解.

   如何让教育更轻松,在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

     
    难点在于,如何模拟对方的思维基础选择合适的方式.
   
   例如:  有教养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谦虚礼让,而一个粗鲁的人只会觉得对方好欺负
  
   如果要对一个群体进行教育,其前提就是统一思想基础。比如三年级数学就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基础上的.

 

   可是如何建立统一思想基础???

  

 

**自私与无私

老师问:"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如果是自私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牺牲自己,连生命都不要了都去救别人,如果是无私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损人利己?说出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1.广义上的自私: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

2.<<自私的基因>>一书认为,人类的基因是自私的,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固化了人类的这种本能。

 因此:

  •   自私≠损害他人利益
  •   自私是自然且合理的

指责他人自私其实是指别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损害了他人利益

 

有的人愿意牺牲生命,大家都说他是无私的。然而,他真的是无私的吗?

从旁人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是无私的,用生命去救人,去捍卫祖国,但是从那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只要他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他一定是选择对于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他的自私。

 

只是人的格局不同,境界不同,对大多数人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对一些父亲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为了老婆和孩子可以牺牲自己。对一些爱国的人而言,国家是最重要的,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承认人的自私不代表放纵人的自私,更重要的是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实现共赢,才是正途。我们要避免的是<<自私的基因>>中说的:"有些人不能把阐述对事物的认识同提倡事物应该如何这两件事区别开来"。

 

自私还有几个层次,基因层次,个体层次,集体层次等等n个层次,低层次的过度自私会阻碍高层次的发展,最终累及自身

 

例如:

癌细胞在基因层次的过度自私,无限制增殖,短期看,增加了自身的复制体,存活率更高,不过上升到个体层次,,对个体而言,绝对是个灾难,而且长远来看,如果个体过早死亡,这段独特的癌细胞基因片段就永远失去了向个体子代遗传的机会。

 

个体属于集体的一份子,个体的过度自私影响到了集体,对集体构成破坏,最终也会累及自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本质上来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冲突。

 

 

**契约精神

在A公司实习,吃住全包,发了一张食堂就餐卡,每天餐补是33块钱,已经充值到了卡里,不能提现,最后要把卡回收。同学们每天吃的很好,最后也没用完卡上的钱,有的同学就去超市大采购,彻底用完了所有的钱,还有很多同学吃多少用多少,最后将卡上交给公司。

 

     2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了背后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一种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推而及远,在做一个项目预算的时候,公司希望结果最好,又希望预算降到最低。员工希望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不想陷入束手束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其中或许隐含了一个契约精神,公司给员工超额配置,员工为公司精打细算每一笔账。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让事情做的更好。

 

 

**想要的是什么

     选择没有对或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忽视了本质,被一些表象迷惑。

     常常被一些促销活动吸引,然后就围过去,扫微信,送咖啡,买一箱泡面送泡面碗,从物质的角度看,确实赚了,后来开始自问,我真的需要这些吗?没有泡面,我会去食堂正常就餐,饮食会更健康,我也不喜欢喝咖啡,不要又何妨。

     吃自助餐的时候,总要把肚子填的饱饱的,撑的走不动了,然后得意的说一句:这波不亏,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才觉得忽视了一些东西,文章中写到:"中国人深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一定要获得物质上触手可及的东西,才会觉得付出的金钱合适",后来渐渐想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不是一种吃撑的感觉

 

 

**批评

批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馈,让事物变的更好,批评不应作为情绪的宣泄方式。

 

 

**价格歧视为什么可行?

   记得一个例子,肯德基经常报纸上送优惠券,有的人收集优惠券就能获得较大优惠,而直接去商店消费就没有这种优惠。

 

     都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优惠,一个没有优惠,就存在价格歧视,但是这种定价策略是站在用户角度制定的,对于一般客户而言,愿意花时间去收集优惠券获得优惠,而对另外一部分客户而言,时间更重要,价格的差异对他几乎没有影响。    

 

 

**为何会出现选择困难症?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比如,你在公司主导一个特别重大项目,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小孩得了重病,这时怎么办?又比如亲戚犯法了,向你求助,你该怎么办?又比如企业对于股东,员工,客户的排位,三者平等是美好的追求,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优先级顺序

 

    这里就涉及到了价值观,选择困难是因为出现了价值冲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纪守法,要爱护亲人,这是2个价值观,单独来看,都是正向积极的。亲人犯法制造了价值冲突的困境,选择遵循一个价值观,就会与另外一个价值观产生冲突。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基本价值观很多,不可能对所有价值观排序,那么生活中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自然就多了

  

 

**<<异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数字符号体系方面,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在英语中,我们把“14、16、17、18、19”称做“four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因此,大家会认为我们会把“11、12、13、15”说成“oneteen、twoteen、threeteen、fiveteen”,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命名,而是采用不同的数字符号,我们把“11、12、13、15”分别称为“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同样,我们把“40”和“60”称为“forty”和“sixty”,他们听上去与跟他们相关的数字(“4”和“6”)很像。我们把“50”和“30”还有“20”称为“fifty”、“thirty”还有“twenty”,这听起来很像“5”(“five”)、“3”(“three”)和“10”(“ten”),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两位数,比如“20”以上的数字,我们将十位数放在个位数之前,如“21、22”(“twenty-one、twenty-two”)对于10以上的数字,我们采取相反的数字输出方式,个位数在前,而十位数在后,如“14”、“17”和“18”(“fourteen”、“seventeen”、“eighteen”)。不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逻辑顺序的数字符号体系,英语的数字体系没有规律可言。如“11”就是“11”,“12”就是“12”,“24”就是“24”,并且以此类推。

这种数字长短上的差异使得亚洲孩子学习数字的速度要明显快于美国孩子。4岁的中国孩子平均可以数到40,而同龄的美国孩子则只能数到15,大多数的美国孩子即使到了5岁也不能数到50。换句话说,在许多基础数学技能方面,5岁的美国孩子已经落后于同龄的亚洲孩子一年。

 

读完这段文字之后有一些想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同学科讲到相同概念的时候,用的居然是2个相似却不一样的名词!!  而且有的专业名词还有别名,混乱的命名规则增加了学习障碍。   

 

还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学完一个概念后,头脑中冒出的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名词,然而教材中给出的名词感觉十分拗口,难懂。

 

一般知识传授的过程:

直觉→文字(图表)描述→阅读文字→将文字转换为直觉→记忆直觉。

 

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头脑中就会浮现一种直觉。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直接将知识的直觉传授给别人,那么这一定是一项划时代的进步。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中间3个步骤上,特别是将文字转换为直觉。

 

 

**电子货币

记得几年前逛街,买东西时候会突然冒出一句,可以用支付宝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这段时间,先是肯德基跟支付宝合作,然后是在街边一家小餐馆吃饭的时候,居然也可以用支付宝结账,我不禁想到电子货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变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以物易物发展到金属充当货币用了n年,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用了几千年,从纸币到电子货币,只有短短的几百年……

       马云先生确实已经站在了时代进步的浪潮之巅,他参与了,推动了货币电子化的进程,必将永载史册。

 

**传授知识

如果教授者意图一次性将细节展现清楚,将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通过简单的示例完整的演示,或者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内容,然后再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深度分析是比较好的方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理解的很慢,要想快速理解高一层的知识,就要解释清楚下一层次的知识,那么这不就陷入无限追溯的矛盾了么?

    不会,最终会回到常识(不用解释,不用证明,只要记住结论的常识),那些常识就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根基,

    

**我觉得读书要会读,我不算会读书的人,但是我争取做一个会读书的人。因为有时候我在公司里碰上很多人特能读书,属于智商很高,情商极低,成功与否跟情商很有关系。我是把人当书看,我碰上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怎么样一个人,我都很欣赏他。我总是觉得,哟,这哥们挺逗的,还有这样的想法。而且绝大部分的书,我看了前面几页我基本上能猜出后面几页,后面故事基本上我能猜出来,所以我大部分看了会扔掉。当然金庸的书我是永远猜不出来,我觉得特别好玩儿。----马云

 

      读书,读人,本质都是一种总结、提升,只不过是不同的方式而已。

      世上本没有书,写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每个人都是作者,然而只有一小部分超世伟才写的书,经过历史的筛选,最终成为经典,假如不读书,我们有多大的概率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宠儿?能悟前人所不能悟,各个方面都是奇才?

      普通人还是要从书里读来,生活里用去。不读书还牛逼的人很多,因为他是命运的宠儿,自身就是在不自觉的运用某种规律,如果能著书立说,应该也是经典。读了书不会运用的人很多,也很正常,毕竟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或者习惯本来就很难,很难,很难。

 

** 宽容的看待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或许更合适

       以国民素质为例

       每一代人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不同,道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近些年才逐渐传播开来的,以前没有垃圾桶,也就没有乱丢垃圾一说,新的道德标准逐渐完善,老一代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让他们一下子不吐痰,不乱丢垃圾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同的,有的人有较好的成长环境,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好习惯。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犯错之后一概否定等同于不教而诛。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能一蹴而就,应当脚踏实地,迎头追赶,为后来人构筑更坚实的基础。

 

 

** 将外部监督的职能尽可能转化为内在约束,并形成一种自反馈机制

   每个想改进的想法,都可能引发新的麻烦!
   比如

  •     为了提高绩效,降低成本,引入kpi考核,却雇佣了更多的监督员工
  •     为了环保安装太阳能发电板,而实际上造电池板的过程本身就很耗电,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


   根本在于建立一个自反馈的机制,做的不好,就会受到反馈的惩罚,不需要外部的监督和干涉!
  
   为什么企业里面自反馈很难?因为反馈的周期长!
   为什么游戏很招人喜欢,因为反馈周期短,付出立马就有回报!
   所以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快速反馈的机制!!

**迭代优化模式

       在实践的时候,很难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摸索的过程中,发现一点可改进的地方,迅速改进,然后继续前进,形成一种迭代进步的模式,互联网软件的版本更新就是这种模式,,非常高效。

**持之以恒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快乐

       人们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喜欢成长时的快乐,而且付出立马就会有回报,看着一行行经验值,Level up 就觉得爽

       游戏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很有毅力的,比如为了打一件装备,刷图刷上百遍,坚持不懈,可以熬夜通宵好几周依然战斗力旺盛。

       现实与游戏的区别在于,打怪肯定获得经验值,现实行动却不一定有成果,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收获不一定及时,及时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做一件事情,很难持之以恒。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3点

  •    像马拉松长跑健将学习,将巨大的目标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
  •    成长可视化,比如弄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有哪些行动,有哪些进步
  •    及时反馈结果,  人很难察觉连续的微小变化,所以要记下当前状态,立马行动,再将结果与之前的状态比较,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反馈结果。

**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在医学、建筑、管理等专业学习上的重要性。许多专业人员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停止学习了,相反的,有些人变成终身的学习者,发展出“行动中的反思”,也就是一面行动一面自我反省的能力。行动中的反思使真正杰出的专业人士与众不同:“他们不仅能边做边想,也能边想边做。”------<<第五项修炼>>

       反馈机制和迭代优化似乎也属于行动中的反思,符合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谦虚

    谦虚只可能出现在精英身上,见识广博的人身上。

    不见沧海,安知沧海一粟?

    

**ppt

   人的信息接收速率是有限的,ppt不能一次性展示太多的内容,否则会让听众很疑惑,ppt应该分时段,按照演讲者的进度逐步展现内容 

**MECE

   MECE分析法,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可能是分析事物的基础方法论,像高中数学中讲到的分类讨论方法,也符合MECE思想。

**"角色"读音

    以前的小学教材中读音是juésè ,好像现在的语文教材改成了jiǎosè,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读,约定俗成了。

    词语的读音本来没有标准,为了方便交流,人为规定了一个标准,后来人遵守这个标准。之前的标准读juésè,那时候很多人错读成  jiǎosè,如果大多数人都犯错,那么这中间肯定有结构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角是多音字。因此,追问本质就会发现,交流的词语越直接越好,简洁易懂不别扭的标准,就是好标准,改成jiǎosè,改得好。

            

**环保与现实的理想主义

       环保跟地球没啥关系,而是跟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pm2,5>500 地球照样好好的

       全球升温200度,地球照样好好的

       全人类完蛋了,地球还是好好的

       环保本来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生存提出的一个概念,有个误区就是总把自身的事情推到地球身上,搞的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环保和消费有根本矛盾,每一个消费行为背后,都意味着资源的消耗。怎样最环保呢?当然是按照古人的方式生活啦,如果同意的话,可以立马从自身做起了,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拔掉网线,关掉电脑,扔掉手机,去吧少年!

      不过大多数人肯定不肯那么干。但是也不能啥也不做吧,那就当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吧,有需要就消费,不奢侈,不浪费,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环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规则

        A与妹妹(A父母收养,无血缘关系)坠入爱河,家人极力反对,两人无果而终. 
     . 规则的力量是如此强大,限制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面去行动,去生活.我在想,我们的视界能否跳出规则,去追寻规则的根源,探寻它的本质,再去选择?
        以A为例,近亲通婚是传统所禁止的,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率.所以这个习俗最真实的描述应该是禁止三代以内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结婚,A与妹妹没有实际的血缘关系,只是因为遵循习俗而拆散他们二人,委实可惜.

        不过,习俗也有便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习俗去做,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出错,省时省心.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习俗,已经刻入我们的脑海,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能够跳出思维的局限,审慎的思辨,那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有利还是有弊?

       1.不能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下结论,事情肯定是利弊并存

       2.如果非要下个结论,那么个人认为是利大于弊

       3.有观点认为,如果没有侵略,对中国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说到更有利,必然要有比较的基准,与什么相比更有利或者不利。比较的基准应该是1840年的中国。只要现在的中国比1840年时代的中国发展的更好,更繁荣富强,那么侵略从客观结果意义上就是有利的。根据假设中的中国比现在的中国更好,从而得出结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就我个人观点,比较的基准选择不恰当,将假设,幻想中的中国作为比较的基准,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由此得出的结论恐怕也是无根浮萍。

           当然,还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区别,纵向比较是相同国家不同时间发展程度的比较,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比过去进步了很多。横向比较是同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快慢的比较,这个就无法很好的比较了,毕竟每个国家国情,实际情况都不相同。

       4.有观点认为,侵略带来了战争,人员伤亡,使得无数人民流离失所,国不国,家不家,因此侵略虽然对推动中国近代思想的觉醒和启蒙有一定积极因素,但是总的来说是不利的。如果孤立的截取某个历史时间点下结论,就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古来就有塞翁失马的例子,人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如果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对当时的民众来说,侵略自然是一场灾难,立足当下,回首历史,那场侵略是利大于弊的。

      5.有的观点认为,中国能够发展成目前这样,完全是靠一代代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来的成果,如果没有那场侵略,帝国们没有从中国掠夺资源,没有破坏中国的环境,中国会发展的更好,侵略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不能将中国现在的繁荣与以前帝国的侵略割裂开来,分别看待,因为中国目前的繁荣昌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帝国侵略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无视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作用,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控制变量法可以得出单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但是帝国侵略是复合变量,无法估计对结果的影响,只能从结果的角度出发考虑)

      一切已经过去,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不让悲剧重演。

               

**本质的描述与因材施教

对一件事物的描述和解释,肯定有一种最形象,最贴近本质,最容易让人理解

       比如: 数字用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七,用十进制表示就是7,用二进制表示就是0111

        这2种表示方式,代表的是一样的数量,对于人类而言,毫无疑问,十进制是最亲切,也是最容易接受的

        然而对计算机而言,只明白二进制数据

        再比如,中国人说早上好,美国人说good morning,

        对中国人而言,"早上好"容易理解,只有学过英语,才能明白"good morning"什么意思

        我认为,对于不同的个体或者不同的对象,无数种方式中,总有一种描述事物的方式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

   

**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才能有的放矢

 原因:

   总有一种描述事物的方式最贴近本质,最容易让人理解.

   如何让教育更轻松,在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

     
    难点在于,如何模拟对方的思维基础选择合适的方式.
   
   例如:  有教养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谦虚礼让,而一个粗鲁的人只会觉得对方好欺负
  
   如果要对一个群体进行教育,其前提就是统一思想基础。比如三年级数学就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基础上的.

 

   可是如何建立统一思想基础???

  

 

**自私与无私

老师问:"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如果是自私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牺牲自己,连生命都不要了都去救别人,如果是无私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损人利己?说出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1.广义上的自私: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

2.<<自私的基因>>一书认为,人类的基因是自私的,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固化了人类的这种本能。

 因此:

  •   自私≠损害他人利益
  •   自私是自然且合理的

指责他人自私其实是指别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损害了他人利益

 

有的人愿意牺牲生命,大家都说他是无私的。然而,他真的是无私的吗?

从旁人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是无私的,用生命去救人,去捍卫祖国,但是从那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只要他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他一定是选择对于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他的自私。

 

只是人的格局不同,境界不同,对大多数人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对一些父亲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为了老婆和孩子可以牺牲自己。对一些爱国的人而言,国家是最重要的,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承认人的自私不代表放纵人的自私,更重要的是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实现共赢,才是正途。我们要避免的是<<自私的基因>>中说的:"有些人不能把阐述对事物的认识同提倡事物应该如何这两件事区别开来"。

 

自私还有几个层次,基因层次,个体层次,集体层次等等n个层次,低层次的过度自私会阻碍高层次的发展,最终累及自身

 

例如:

癌细胞在基因层次的过度自私,无限制增殖,短期看,增加了自身的复制体,存活率更高,不过上升到个体层次,,对个体而言,绝对是个灾难,而且长远来看,如果个体过早死亡,这段独特的癌细胞基因片段就永远失去了向个体子代遗传的机会。

 

个体属于集体的一份子,个体的过度自私影响到了集体,对集体构成破坏,最终也会累及自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本质上来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冲突。

 

 

**契约精神

在A公司实习,吃住全包,发了一张食堂就餐卡,每天餐补是33块钱,已经充值到了卡里,不能提现,最后要把卡回收。同学们每天吃的很好,最后也没用完卡上的钱,有的同学就去超市大采购,彻底用完了所有的钱,还有很多同学吃多少用多少,最后将卡上交给公司。

 

     2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了背后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一种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推而及远,在做一个项目预算的时候,公司希望结果最好,又希望预算降到最低。员工希望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不想陷入束手束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其中或许隐含了一个契约精神,公司给员工超额配置,员工为公司精打细算每一笔账。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让事情做的更好。

 

 

**想要的是什么

     选择没有对或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忽视了本质,被一些表象迷惑。

     常常被一些促销活动吸引,然后就围过去,扫微信,送咖啡,买一箱泡面送泡面碗,从物质的角度看,确实赚了,后来开始自问,我真的需要这些吗?没有泡面,我会去食堂正常就餐,饮食会更健康,我也不喜欢喝咖啡,不要又何妨。

     吃自助餐的时候,总要把肚子填的饱饱的,撑的走不动了,然后得意的说一句:这波不亏,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才觉得忽视了一些东西,文章中写到:"中国人深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一定要获得物质上触手可及的东西,才会觉得付出的金钱合适",后来渐渐想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不是一种吃撑的感觉

 

 

**批评

批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馈,让事物变的更好,批评不应作为情绪的宣泄方式。

 

 

**价格歧视为什么可行?

   记得一个例子,肯德基经常报纸上送优惠券,有的人收集优惠券就能获得较大优惠,而直接去商店消费就没有这种优惠。

 

     都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优惠,一个没有优惠,就存在价格歧视,但是这种定价策略是站在用户角度制定的,对于一般客户而言,愿意花时间去收集优惠券获得优惠,而对另外一部分客户而言,时间更重要,价格的差异对他几乎没有影响。    

 

 

**为何会出现选择困难症?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比如,你在公司主导一个特别重大项目,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小孩得了重病,这时怎么办?又比如亲戚犯法了,向你求助,你该怎么办?又比如企业对于股东,员工,客户的排位,三者平等是美好的追求,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优先级顺序

 

    这里就涉及到了价值观,选择困难是因为出现了价值冲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纪守法,要爱护亲人,这是2个价值观,单独来看,都是正向积极的。亲人犯法制造了价值冲突的困境,选择遵循一个价值观,就会与另外一个价值观产生冲突。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基本价值观很多,不可能对所有价值观排序,那么生活中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自然就多了

  

 

**<<异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数字符号体系方面,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在英语中,我们把“14、16、17、18、19”称做“four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因此,大家会认为我们会把“11、12、13、15”说成“oneteen、twoteen、threeteen、fiveteen”,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命名,而是采用不同的数字符号,我们把“11、12、13、15”分别称为“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同样,我们把“40”和“60”称为“forty”和“sixty”,他们听上去与跟他们相关的数字(“4”和“6”)很像。我们把“50”和“30”还有“20”称为“fifty”、“thirty”还有“twenty”,这听起来很像“5”(“five”)、“3”(“three”)和“10”(“ten”),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两位数,比如“20”以上的数字,我们将十位数放在个位数之前,如“21、22”(“twenty-one、twenty-two”)对于10以上的数字,我们采取相反的数字输出方式,个位数在前,而十位数在后,如“14”、“17”和“18”(“fourteen”、“seventeen”、“eighteen”)。不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逻辑顺序的数字符号体系,英语的数字体系没有规律可言。如“11”就是“11”,“12”就是“12”,“24”就是“24”,并且以此类推。

这种数字长短上的差异使得亚洲孩子学习数字的速度要明显快于美国孩子。4岁的中国孩子平均可以数到40,而同龄的美国孩子则只能数到15,大多数的美国孩子即使到了5岁也不能数到50。换句话说,在许多基础数学技能方面,5岁的美国孩子已经落后于同龄的亚洲孩子一年。

 

读完这段文字之后有一些想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同学科讲到相同概念的时候,用的居然是2个相似却不一样的名词!!  而且有的专业名词还有别名,混乱的命名规则增加了学习障碍。   

 

还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学完一个概念后,头脑中冒出的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名词,然而教材中给出的名词感觉十分拗口,难懂。

 

一般知识传授的过程:

直觉→文字(图表)描述→阅读文字→将文字转换为直觉→记忆直觉。

 

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头脑中就会浮现一种直觉。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直接将知识的直觉传授给别人,那么这一定是一项划时代的进步。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中间3个步骤上,特别是将文字转换为直觉。

 

 

**电子货币

记得几年前逛街,买东西时候会突然冒出一句,可以用支付宝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这段时间,先是肯德基跟支付宝合作,然后是在街边一家小餐馆吃饭的时候,居然也可以用支付宝结账,我不禁想到电子货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变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以物易物发展到金属充当货币用了n年,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用了几千年,从纸币到电子货币,只有短短的几百年……

       马云先生确实已经站在了时代进步的浪潮之巅,他参与了,推动了货币电子化的进程,必将永载史册。

 

**传授知识

如果教授者意图一次性将细节展现清楚,将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通过简单的示例完整的演示,或者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内容,然后再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深度分析是比较好的方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理解的很慢,要想快速理解高一层的知识,就要解释清楚下一层次的知识,那么这不就陷入无限追溯的矛盾了么?

    不会,最终会回到常识(不用解释,不用证明,只要记住结论的常识),那些常识就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根基,

    

**我觉得读书要会读,我不算会读书的人,但是我争取做一个会读书的人。因为有时候我在公司里碰上很多人特能读书,属于智商很高,情商极低,成功与否跟情商很有关系。我是把人当书看,我碰上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怎么样一个人,我都很欣赏他。我总是觉得,哟,这哥们挺逗的,还有这样的想法。而且绝大部分的书,我看了前面几页我基本上能猜出后面几页,后面故事基本上我能猜出来,所以我大部分看了会扔掉。当然金庸的书我是永远猜不出来,我觉得特别好玩儿。----马云

 

      读书,读人,本质都是一种总结、提升,只不过是不同的方式而已。

      世上本没有书,写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每个人都是作者,然而只有一小部分超世伟才写的书,经过历史的筛选,最终成为经典,假如不读书,我们有多大的概率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宠儿?能悟前人所不能悟,各个方面都是奇才?

      普通人还是要从书里读来,生活里用去。不读书还牛逼的人很多,因为他是命运的宠儿,自身就是在不自觉的运用某种规律,如果能著书立说,应该也是经典。读了书不会运用的人很多,也很正常,毕竟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或者习惯本来就很难,很难,很难。

 

** 宽容的看待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或许更合适

       以国民素质为例

       每一代人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不同,道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近些年才逐渐传播开来的,以前没有垃圾桶,也就没有乱丢垃圾一说,新的道德标准逐渐完善,老一代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让他们一下子不吐痰,不乱丢垃圾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同的,有的人有较好的成长环境,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好习惯。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犯错之后一概否定等同于不教而诛。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能一蹴而就,应当脚踏实地,迎头追赶,为后来人构筑更坚实的基础。

 

 

** 将外部监督的职能尽可能转化为内在约束,并形成一种自反馈机制

   每个想改进的想法,都可能引发新的麻烦!
   比如

  •     为了提高绩效,降低成本,引入kpi考核,却雇佣了更多的监督员工
  •     为了环保安装太阳能发电板,而实际上造电池板的过程本身就很耗电,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


   根本在于建立一个自反馈的机制,做的不好,就会受到反馈的惩罚,不需要外部的监督和干涉!
  
   为什么企业里面自反馈很难?因为反馈的周期长!
   为什么游戏很招人喜欢,因为反馈周期短,付出立马就有回报!
   所以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快速反馈的机制!!

**迭代优化模式

       在实践的时候,很难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摸索的过程中,发现一点可改进的地方,迅速改进,然后继续前进,形成一种迭代进步的模式,互联网软件的版本更新就是这种模式,,非常高效。

**持之以恒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快乐

       人们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喜欢成长时的快乐,而且付出立马就会有回报,看着一行行经验值,Level up 就觉得爽

       游戏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很有毅力的,比如为了打一件装备,刷图刷上百遍,坚持不懈,可以熬夜通宵好几周依然战斗力旺盛。

       现实与游戏的区别在于,打怪肯定获得经验值,现实行动却不一定有成果,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收获不一定及时,及时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做一件事情,很难持之以恒。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3点

  •    像马拉松长跑健将学习,将巨大的目标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
  •    成长可视化,比如弄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有哪些行动,有哪些进步
  •    及时反馈结果,  人很难察觉连续的微小变化,所以要记下当前状态,立马行动,再将结果与之前的状态比较,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反馈结果。

**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在医学、建筑、管理等专业学习上的重要性。许多专业人员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停止学习了,相反的,有些人变成终身的学习者,发展出“行动中的反思”,也就是一面行动一面自我反省的能力。行动中的反思使真正杰出的专业人士与众不同:“他们不仅能边做边想,也能边想边做。”------<<第五项修炼>>

       反馈机制和迭代优化似乎也属于行动中的反思,符合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谦虚

    谦虚只可能出现在精英身上,见识广博的人身上。

    不见沧海,安知沧海一粟?

    

**ppt

   人的信息接收速率是有限的,ppt不能一次性展示太多的内容,否则会让听众很疑惑,ppt应该分时段,按照演讲者的进度逐步展现内容 

**MECE

   MECE分析法,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可能是分析事物的基础方法论,像高中数学中讲到的分类讨论方法,也符合MECE思想。

**"角色"读音

    以前的小学教材中读音是juésè ,好像现在的语文教材改成了jiǎosè,因为大多数人都这么读,约定俗成了。

    词语的读音本来没有标准,为了方便交流,人为规定了一个标准,后来人遵守这个标准。之前的标准读juésè,那时候很多人错读成  jiǎosè,如果大多数人都犯错,那么这中间肯定有结构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角是多音字。因此,追问本质就会发现,交流的词语越直接越好,简洁易懂不别扭的标准,就是好标准,改成jiǎosè,改得好。

            

**环保与现实的理想主义

       环保跟地球没啥关系,而是跟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pm2,5>500 地球照样好好的

       全球升温200度,地球照样好好的

       全人类完蛋了,地球还是好好的

       环保本来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生存提出的一个概念,有个误区就是总把自身的事情推到地球身上,搞的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环保和消费有根本矛盾,每一个消费行为背后,都意味着资源的消耗。怎样最环保呢?当然是按照古人的方式生活啦,如果同意的话,可以立马从自身做起了,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拔掉网线,关掉电脑,扔掉手机,去吧少年!

      不过大多数人肯定不肯那么干。但是也不能啥也不做吧,那就当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吧,有需要就消费,不奢侈,不浪费,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环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才能有的放矢  原因:    总有一种描述事物的方式最贴近本质,最容易让人理解.    如何让教育更轻松,在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      
    难点在于,如何模拟对方的思维基础选择合适的方式.
   
   例如:  有教养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谦虚礼让,而一个粗鲁的人只会觉得对方好欺负
  
   如果要对一个群体进行教育,其前提就是统一思想基础。比如三年级数学就是建立在二年级数学基础上的.      可是如何建立统一思想基础???      **自私与无私 老师问:"人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如果是自私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牺牲自己,连生命都不要了都去救别人,如果是无私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损人利己?说出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1. 广义上的自私:基于个人利益需求做出的行为及反应。 2.<<自私的基因>>一书认为,人类的基因是自私的,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固化了人类的这种本能。  因此:   自私≠损害他人利益 指责他人自私其实是指别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损害了他人利益   有的人愿意牺牲生命,大家都说他是无私的。然而,他真的是无私的吗? 从旁人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是无私的,用生命去救人,去捍卫祖国,但是从那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只要他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他一定是选择对于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他的自私。   只是人的格局不同,境界不同,对大多数人而言,生命是最重要的。对一些父亲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为了老婆和孩子可以牺牲自己。对一些爱国的人而言,国家是最重要的,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承认人的自私不代表放纵人的自私,更重要的是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实现共赢,才是正途。我们要避免的是<<自私的基因>>中说的:" 有些人不能把阐述对事物的认识同提倡事物应该如何这两件事区别开来"。   自私还有几个层次,基因层次,个体层次,集体层次等等n个层次, 低层次的过度自私会阻碍高层次的发展,最终累及自身。   例如: 癌细胞在基因层次的过度自私,无限制增殖,短期看,增加了自身的复制体,存活率更高,不过上升到个体层次,,对个体而言,绝对是个灾难,而且长远来看,如果个体过早死亡,这段独特的癌细胞基因片段就永远失去了向个体子代遗传的机会。   个体属于集体的一份子,个体的过度自私影响到了集体,对集体构成破坏,最终也会累及自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本质上来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不冲突。     **契约精神 在A公司实习,吃住全包,发了一张食堂就餐卡,每天餐补是33块钱,已经充值到了卡里,不能提现,最后要把卡回收。同学们每天吃的很好,最后也没用完卡上的钱,有的同学就去超市大采购,彻底用完了所有的钱,还有很多同学吃多少用多少,最后将卡上交给公司。        2种不同的行为,反应了背后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一种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        推而及远,在做一个项目预算的时候,公司希望结果最好,又希望预算降到最低。员工希望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不想陷入束手束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其中或许隐含了一个契约精神,公司给员工超额配置,员工为公司精打细算每一笔账。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让事情做的更好。     **想要的是什么      选择没有对或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忽视了本质,被一些表象迷惑。      常常被一些促销活动吸引,然后就围过去,扫微信,送咖啡,买一箱泡面送泡面碗,从物质的角度看,确实赚了,后来开始自问,我真的需要这些吗?没有泡面,我会去食堂正常就餐,饮食会更健康,我也不喜欢喝咖啡,不要又何妨。      吃自助餐的时候,总要把肚子填的饱饱的,撑的走不动了,然后得意的说一句:这波不亏,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才觉得忽视了一些东西,文章中写到:"中国人深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一定要获得物质上触手可及的东西,才会觉得付出的金钱合适",后来渐渐想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不是一种吃撑的感觉     **批评 批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馈,让事物变的更好,批评不应作为情绪的宣泄方式。     **价格歧视为什么可行?    记得一个例子,肯德基经常报纸上送优惠券,有的人收集优惠券就能获得较大优惠,而直接去商店消费就没有这种优惠。        都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一个有优惠,一个没有优惠,就存在价格歧视,但是这种定价策略是站在用户角度制定的,对于一般客户而言,愿意花时间去收集优惠券获得优惠,而对另外一部分客户而言,时间更重要,价格的差异对他几乎没有影响。         **为何会出现选择困难症?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比如,你在公司主导一个特别重大项目,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小孩得了重病,这时怎么办?又比如亲戚犯法了,向你求助,你该怎么办?又比如企业对于股东,员工,客户的排位,三者平等是美好的追求,但是 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优先级顺序。       这里就涉及到了价值观, 选择困难是因为出现了价值冲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遵纪守法,要爱护亲人,这是2个价值观,单独来看,都是正向积极的。亲人犯法制造了价值冲突的困境,选择遵循一个价值观,就会与另外一个价值观产生冲突。 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基本价值观很多,不可能对所有价值观排序,那么生活中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自然就多了。      **<<异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数字符号体系方面,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在英语中,我们把“14、16、17、18、19”称做“four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因此,大家会认为我们会把“11、12、13、15”说成“oneteen、twoteen、threeteen、fiveteen”,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命名,而是采用不同的数字符号,我们把“11、12、13、15”分别称为“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同样,我们把“40”和“60”称为“forty”和“sixty”,他们听上去与跟他们相关的数字(“4”和“6”)很像。我们把“50”和“30”还有“20”称为“fifty”、“thirty”还有“twenty”,这听起来很像“5”(“five”)、“3”(“three”)和“10”(“ten”),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两位数,比如“20”以上的数字,我们将十位数放在个位数之前,如“21、22”(“twenty-one、twenty-two”)对于10以上的数字,我们采取相反的数字输出方式,个位数在前,而十位数在后,如“14”、“17”和“18”(“fourteen”、“seventeen”、“eighteen”)。不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逻辑顺序的数字符号体系,英语的数字体系没有规律可言。如“11”就是“11”,“12”就是“12”,“24”就是“24”,并且以此类推。 这种数字长短上的差异使得亚洲孩子学习数字的速度要明显快于美国孩子。4岁的中国孩子平均可以数到40,而同龄的美国孩子则只能数到15,大多数的美国孩子即使到了5岁也不能数到50。换句话说,在许多基础数学技能方面,5岁的美国孩子已经落后于同龄的亚洲孩子一年。   读完这段文字之后有一些想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同学科讲到相同概念的时候,用的居然是2个相似却不一样的名词!!  而且有的专业名词还有别名,混乱的命名规则增加了学习障碍。      还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学完一个概念后,头脑中冒出的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名词,然而教材中给出的名词感觉十分拗口,难懂。   一般知识传授的过程: 直觉→文字(图表)描述→阅读文字→将文字转换为直觉→记忆直觉。   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头脑中就会浮现一种直觉。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直接将知识的直觉传授给别人,那么这一定是一项划时代的进步。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中间3个步骤上,特别是将文字转换为直觉。     **电子货币 记得几年前逛街,买东西时候会突然冒出一句,可以用支付宝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这段时间,先是肯德基跟支付宝合作,然后是在街边一家小餐馆吃饭的时候,居然也可以用支付宝结账,我不禁想到电子货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变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以物易物发展到金属充当货币用了n年,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用了几千年,从纸币到电子货币,只有短短的几百年……        马云先生确实已经站在了时代进步的浪潮之巅,他参与了,推动了货币电子化的进程,必将永载史册。   **传授知识 如果教授者意图一次性将细节展现清楚,将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通过简单的示例完整的演示,或者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内容,然后再针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深度分析是比较好的方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理解的很慢,要想快速理解高一层的知识,就要解释清楚下一层次的知识,那么这不就陷入无限追溯的矛盾了么?     不会,最终会回到常识(不用解释,不用证明,只要记住结论的常识),那些常识就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根基,      **我觉得读书要会读,我不算会读书的人,但是我争取做一个会读书的人。因为有时候我在公司里碰上很多人特能读书,属于智商很高,情商极低,成功与否跟情商很有关系。我是把人当书看,我碰上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怎么样一个人,我都很欣赏他。我总是觉得,哟,这哥们挺逗的,还有这样的想法。而且绝大部分的书,我看了前面几页我基本上能猜出后面几页,后面故事基本上我能猜出来,所以我大部分看了会扔掉。当然金庸的书我是永远猜不出来,我觉得特别好玩儿。----马云         读书,读人,本质都是一种总结、提升,只不过是不同的方式而已。       世上本没有书,写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每个人都是作者,然而只有一小部分超世伟才写的书,经过历史的筛选,最终成为经典,假如不读书,我们有多大的概率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宠儿?能悟前人所不能悟,各个方面都是奇才?       普通人还是要从书里读来,生活里用去。不读书还牛逼的人很多,因为他是命运的宠儿,自身就是在不自觉的运用某种规律,如果能著书立说,应该也是经典。读了书不会运用的人很多,也很正常,毕竟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或者习惯本来就很难,很难,很难。   ** 宽容的看待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或许更合适        以国民素质为例        每一代人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不同,道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近些年才逐渐传播开来的,以前没有垃圾桶,也就没有乱丢垃圾一说,新的道德标准逐渐完善,老一代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让他们一下子不吐痰,不乱丢垃圾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同的,有的人有较好的成长环境,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好习惯。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犯错之后一概否定等同于不教而诛。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能一蹴而就,应当脚踏实地,迎头追赶,为后来人构筑更坚实的基础。     ** 将外部监督的职能尽可能转化为内在约束,并形成一种自反馈机制    每个想改进的想法,都可能引发新的麻烦!
   比如
  •     为了提高绩效,降低成本,引入kpi考核,却雇佣了更多的监督员工
  •     为了环保安装太阳能发电板,而实际上造电池板的过程本身就很耗电,还会排放大量污染物

猜你喜欢

转载自542255641.iteye.com/blog/223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