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总结

Activity是由Activity栈进行管理,当来到一个新的Activity后,此Activity将被加入到Activity栈顶,之前的Activity位于此Activity底部。Acitivity一般意义上有四种状态:

  1. 当Activity位于栈顶时,此时正好处于屏幕最前方,此时处于运行状态;
  2. 当Activity失去了焦点但仍然对用于可见(如栈顶的Activity是透明的或者栈顶Activity并不是铺满整个手机屏幕),此时处于暂停状态;
  3. 当Activity被其他Activity完全遮挡,此时此Activity对用户不可见,此时处于停止状态;
  4. 当Activity由于人为或系统原因(如低内存等)被销毁,此时处于销毁状态;
    在每个不同的状态阶段,Adnroid系统对Activity内相应的方法进行了回调。因此,我们在程序中写Activity时,一般都是继承Activity类并重写相应的回调方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activity包含七个生命周期的方法:

(1)onCreate():创建时被调用

(2)onStart():可见时被调用

(3)onRestart():重新可见时被调用,接着会调用onStart()

(4)onResumed():activity获得焦点,可进行输入时被调用

(5)onPaused():失去焦点但可见时被调用(在其他应用需要内存时,可能会被kills)

(6)onStopped():完全不可见时被调用,会被系统kills

(7)onDestroyed():被销毁时被调用,会被系统kills

图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Activity实例是由系统自动创建,并在不同的状态期间回调相应的方法。一个最简单的完整的Activity生命周期会按照如下顺序回调: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 -> 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称之为entire lifetime。

2.当执行onStart回调方法时,Activity开始被用户所见(也就是说,onCreate时用户是看不到此Activity的,那用户看到的是哪个?当然是此Activity之前的那个Activity),一直到onStop之前,此阶段Activity都是被用户可见,称之为visible lifetime。

3.当执行到onResume回调方法时,Activity可以响应用户交互,一直到onPause方法之前,此阶段Activity称之为foreground lifetime。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假设A Activity位于栈顶,此时用户操作,从A Activity跳转到B Activity。那么对AB来说,具体会回调哪些生命周期中的方法呢?回调方法的具体回调顺序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始时,A被实例化,执行的回调有A:onCreate -> A:onStart -> A:onResume。

当用户点击A中按钮来到B时,假设B全部遮挡住了A,将依次执行A:onPause -> B:onCreate -> B:onStart -> B:onResume -> A:onStop。

此时如果点击Back键,将依次执行B:onPause -> A:onRestart -> A:onStart -> A:onResume -> B:onStop -> B:onDestroy。

至此,Activity栈中只有A。在Android中,有两个按键在影响Activity生命周期这块需要格外区分下,即Back键和Home键。我们先直接看下实验结果:
此时如果按下Back键,系统返回到桌面,并依次执行A:onPause -> A:onStop -> A:onDestroy。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uranfei/article/details/8085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