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芯片接连抛售,失去明星工程师的东芝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译者 | 弯月
责编 | 唐小引

【CSDN 编者按】不知大家对于东芝(Toshiba)还有多少印象?笔者零星的印象只在于使用过东芝的电脑。而如今,东芝为它的一个又一个业务寻找新的主人。先是 180 亿美元将自己的芯片部门卖给了美国私人股份公司 Bain Capital,而后,又以 4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3 亿元)向夏普出售了个人电脑业务。这家从钟表起家半导体巨头的百年老企业居然就这样败光了家底,也许有一天,东芝会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但是,东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了要倒闭的边缘的?这既是与东芝本身有关,也与日本环境相关,还要从 24 年前,明星工程师、前闪存发明家的跳槽开始说起。

1

开发了 NAND 闪存的东芝曾经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公司,这一发明为几十年后的智能手机铺平了道路。

在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与乔布斯、比尔盖茨和其他塑造了计算革命的人并驾齐驱的是一位不知名的日本工程师。

他的名字叫作舛冈富士雄,他的照片下的描述为“发明了快闪存储卡的他,感觉被遗忘了。”对于日本的政策制定者和维系日本高科技领域主要竞争者的公司来说,这位工程师的故事是一个严峻的警告。

根据照片的说明,舛冈富士雄于 1984 年在东芝工作的时候发明了闪存。他的发明赢得了赞誉,而他本身却没有,“舛冈富士雄不满东芝对他的工作的奖赏,于是他离开东芝,成为了日本东北大学的教授。”

1987 年,东芝开发出了全球首个 NAND 闪存芯片。当时,大多数数据存储都是磁带存储。舛冈富士雄领导的团队为闪存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这个团队创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是个很小的团队,每年只有几十万美元的预算。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它创造能够廉价大量生产的新型半导体。

在舛冈富士雄的领导下,团队通宵达旦努力工作,仔细研究了电路结构和材料。他们的努力为东芝的存储业务带来了巨大回报。

2

三十年来,闪存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用智能手机拍照,听音乐。东芝的存储业务曾是该公司的镇店之宝,每年的营业利润超过 4 千亿日元(36.3 亿美元),而如今该业务却被抛售。

但是,舛冈富士雄并没有享受到这一成功。他于 1994 年离开了东芝,当时芯片的商业生产还没有开始。十年以后,舛冈富士雄向东芝提出诉讼,要求 10 亿日元的赔偿作为他开发闪存的报酬。当时很多人说他太贪心了。

舛冈富士雄毫不顾忌那些评论家,他说:“钱不是问题,我只想继续从事研发。日本的工程师应该得到回报。”

最终,舛冈富士雄撤诉,他被聘请为“咨询工程师”,这个职位相当于一个部门负责人。实际上,这只是个挂名职位,他既没有下属也没有预算。

根据他的一位同期人说,由于舛冈富士雄越级向高级管理层上诉,所以他“越来越被公司疏远。”

东芝有理由不推进舛冈富士雄的工作。面对这起诉讼,一位前任高管说,“我们不可能抢在日立和索尼前单独出击”。许多日本公司都以极端谨慎作为公司的行为指导,这阻碍了舛冈富士雄的发明创造。

这里写图片描述
2015 年 7 月,舛冈富士雄成为《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

在日本,当员工创造了某项发明时,专利权往往属于雇主。员工只能得到很小一笔现金的奖励。

3

舛冈富士雄团队的人逐个悉数离开了东芝。然而,面对人才流失的不止东芝一家公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芯片工程师纷纷放弃了日立、NEC、索尼和其他日本电子公司。韩国的三星电子以优惠的条件聘请了很多芯片工程师,帮助该公司进军高科技。

根据东芝内务存储的高管透露,截至 2000 年该公司对新专利开发人员的奖励只有 10 万日元(不到 1 千美金)。后来,东芝开始为工程师提供更高的薪酬,但仍低于国际标准。

但是市场上对芯片工程师的需求涌现出了新的力量。一家猎头公司的高管表示,去年以来,猎头公司纷纷开始从东芝挖人,他们支付的薪酬高达一千万日元或更高。在诸多从东芝挖工程师的公司之中,中国清华大学也是其中一员。

4

自 2015 年 4 月发生财务欺诈案以来,已有数百人离开了东芝的存储业务。如果东芝和其他公司的人才大量涌入海外公司,那么日本政府捍卫国内存储产业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问题在于:

日本公司是否可以营造有足够吸引力的环境来留住技术工程师,并筹集资金来支付高薪。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中舛冈富士雄的照片上说,“为了抵制日本的企业忠诚文化,他起诉了他的前雇主,要求得到赔偿。”如今明星员工对于跳槽的顾虑更少。雇主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挽留住那些可以创造未来技术的人才。

本文译文部分来自: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Toshiba-in-Turmoil/Toshiba-s-loss-of-star-engineer-tells-tale-of-company-s-decline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sdnnews/article/details/80604095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