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练习题(二)基础知识、在IDEF0需求建模方法中,下列关于描述功能活动的图示,正确的是、事务详细编码设计是在下列哪个阶段完成的、下列关于从属实体集的描述,错误的是、各事务尽量按照相同的

17.在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中,通过系统规划与定义来明确系统的目标任务。下列不属于系统规划与定义内容的是
A确定成本预算
B确定任务目标
C确定用户视图
D确定系统边界
参考答案为A

解析:系统规划与定义的内容包括:任务陈述、确定任务目标、确定系统范围和边界、确定用户视图。故答案为A。

18.下列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与部署阶段任务的是
A索引调整
B数据备份
C数据库重组
D建立数据库结构
参考答案为D

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与部署内容包括:①建立数据库结构;②数据加载;③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④系统集成、测试与试运行;⑤系统部署。故答案为D。

19.在IDEF0需求建模方法中,下列关于描述功能活动的图示,正确的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答案为A

解析:IDEF0需求建模方法,描述功能活动示意图中矩形框代表功能动,写在矩形框内的动词短语描述功能活动的名称,活动的编号按照要求写在矩形框右下角指定的位置。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矩形框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条件;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计算机系统、人或组织)。故答案为A。

20.在IDEF1X建模方法中,学生可以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则这种学生类型联系属于
A非标定型联系
B分类联系
C标定型联系
D非确定型联系
参考答案为B

解析: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务是其他事务的类。例如本题中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学生类分类。在IDEF1X模型中,可以通过一个分类联系来表达这类事务。故答案为B。

21.在一个ER图中,有四个实体集,两个二元一对多联系,两个二元多对多联系,一个三元多对多联系,两个一元多对多联系,则将该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个数是
A9个
B6个
C7个
D8个
参考答案为A

解析: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涉及到两方面:①实体的转换;②实体间联系的转换。
实体的转换:在从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一个实体就转换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的键就是关系的主键。
实体间联系的转换:实体间存在三种联系,即1:1(一对一),1:n(-对多),m:n(多对多)。
在从ER向关系模式转换规则如下:
①1:1(一对一)联系
方法一:联系转换为独立的关系模式;模式的属性由联系本身的属性及两个实体的键构成;主键由两个实体中的任意一个键成。
方法二:联系与一端的实体的关系模式合并,即将联系的属性加入到实体的关系模式内,主键不变。
②1:n(一对多)联系
方法一:联系转换为独立的关系模式;模式的属性由联系本身的属性及两个实体的键构成;主键由n端实体的键组成。
方法二:与n端的实体的关系模式合并,即将联系的属性加入到实体的关系模式内,主键不变。
③m:n(多对多)联系转换成新的独立的模式,模式的属性由联系本身的属性及两个实体的键构成,主键由两端实体的键组合成。
由题目可知,该题中有4个实体,两个二元一对多联系,两个二元多对多联系,一个三元多对多联系,两个一元多对多联系。4个实体和5个m:n(多对多)联系可以转换为单独的模式,1:n(一对多)联系需要合并到实体中去。因此可以最终得到9个模式。故答案为A。

22.为了减少数据冗余而将一个2NF的关系模式分解为若干个3NF的关系模式,这项工作属于数据库结构设计中的
A存取结构设计
B概念结构设计
C物理结构设计
D逻辑结构设计
参考答案为D

解析: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目标是得到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处理的数据库模式,各模式结构合理,数据之间不存在不合理的数据依赖关系,且满足各类应用的处理和使用要求,为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及数据库高效、正确地运行打下基础。在优化关系模式中需根据应用规范化理论逐一检查每一个关系模式,使之满足3NF。故答案为D。

2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层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事务设计。下列不属于事务概要设计内容的是
A事务处理逻辑
B事务隔离级别
C事务用户
D事务名称
参考答案为B

解析:事务概要设计内容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所访问的关系表及关系属性、事务处理逻辑、事务用户(指使用、启动、调用该事务的软件模块或系统)。故答案为B。

24.在编写事务时,下列不属于降低事务隔离级别所带来的好处的是
A降低了发生阻塞的可能性
B降低了发生活锁的可能性
C降低了发生死锁的可能性
D提高了事务吞吐量
参考答案为B

解析:降低事务隔离级别可以提高事务的吞吐量,提高活锁的可能性,降低发生死锁、发生阻塞的可能性。故答案为B。

25.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事务详细编码设计是在下列哪个阶段完成的
A需求分析
B系统设计
C实现与部署
D运行与维护
参考答案为C

解析:DBAS实现与部署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建立数据库结构。
(2)数据加载。
(3)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
(4)系统集成、测试及运行
(5)系统部署。
故答案为C。

26.在IDEF0需求建模方法中,每个功能活动可以用带箭头的矩形框表示,则矩形框左方的箭头代表该活动的
A机制
B控制
C输入
D输出
参考答案为C

解析:左边的输入箭头表示完成活动需要的数据;矩形框上方的控制箭头描述了影响这个活动执行的事件或约束条件;右边的输出箭头说明由活动产生的结果及信息;下方进入的机制箭头表示实施该活动的物理手段或完成活动需要的资源。故答案为C。

27.在IDEF1X数据建模方法中,下列关于从属实体集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从属实体集只能参与标定型联系
B不同从属实体集可以依赖于同一个独立实体集
C从属实体集用圆角矩形框表示
D从属实体集的主码来自于所依赖的独立实体集的属性集
参考答案为A

解析:在IDEF1X中,如果实体集的一个实例的唯一标识依赖于该实体集与其他实体集的联系,那么它就是从属标识符实体集或简称为从属实体集。
IDEF1X用矩形框来表示独立实体集,用加了圆角的矩形框来表示从属实体集。
独立实体集与从属实体集语法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故答案为A。

28.考虑到表中数据规模有可能很大,决定将表改为分区表,这一调整操作涉及到数据库的
A安全结构
B概念结构
C逻辑结构
D物理结构
参考答案为D

解析:为改善对这类大数据量基本表的访问性能,可将基本表划分为若干分区,各分区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位置的磁盘上,并可采用不同的物理组织方式。分区表是从物理上将一个大表分成几个小表,但从逻辑上来看还是一个大表。 故答案为D。

29.从功能角度数据库应用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来实现,设计Web界面的任务属于其中的
A表示层
B业务逻辑层
C数据持久层
D数据访问层
参考答案为A

解析:表示层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也称为用户界面,人机交互界面)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用户界面的风格经历了命令行、菜单、WIMP界面三代的演变,目前第四代用户界面将WIMP界面与Web技术和多任务处理技术相结合,组成Web人机交互界面。
故答案为A。

30.在编写事务时,各事务尽量按照相同的顺序来访问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
A降低了发生活锁的可能性
B降低了发生死锁的可能性
C降低了违反一致性的可能性
D降低了违反持久性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为A

解析:在进行DBAS设计时,为了避免死锁,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按同一顺序访问资源。
(2)避免事务中的用户交互。
(3)采用小事务模式,尽量缩短事务的长度,减少占有锁的时间。
(4)尽量使用记录级别的锁(行锁),少用表级别的锁。
(5)使用绑定连接,使同一应用程序所打开的两个或多个连接可以相互合作。
故答案为B。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edamancy06/article/details/12668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