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核心思想和具体代码)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超佳出品

文章目录


前言

在排序中,有各种各样的排序方式,今天我们将要来介绍《冒泡排序》。今天会从冒泡排序的具体意义和他的操作来展开。

一、冒泡排序是什么?

从左到右,相邻元素进行比较。每次比较一轮,就会找到序列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这个数就会从序列的最右边冒出来。

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第一轮比较后,所有数中最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最右边;第二轮比较后,所有数中第二大的那个数就会浮到倒数第二个位置……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比较,最后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二、具体步骤

1.代码解释

代码如下(示例):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int arr[], int sz)
{
	for (int j = 0; j < sz - 1; j++)           //一趟排n-1次(n为n个数)
									           //n个数的话,就要走n-1趟(每一趟排完以后,都 
                                               //要减去最后一个排好的数)
	{
		int flag = 0;
		for (int i = 0; i < sz-1-j; i++)
		{
			if (arr[i] <arr[i + 1])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int main()
{
	int arr[] = { 要排序的元素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 sz为数组元素个数。

	bubble(arr,sz);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
举例详细说明:

同理可得,每一趟以后减去一个元素,则每趟需要减去一次次数。

所以for循环中,需要i<sz-1-j.

 当遇到规范的数组元素时(不需要排序),int flag =0初始为零,若需要排序,则进入 if (arr[i] <arr[i + 1])循环中,则flag变为1;若一趟过完之后,发现并未交换元素,则flag=0未变,直接跳出循环,减少了时间复杂度。

2.读入数据

代码如下(示例):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int arr[], int sz)
{
	for (int j = 0; j < sz - 1; j++)           //一趟排n-1次(n为n个数)
									           //n个数的话,就要走n-1趟(每一趟排完以后,都 
                                               //要减去最后一个排好的数)
	{
		int flag = 0;
		for (int i = 0; i < sz-1-j; i++)
		{
			if (arr[i] <arr[i + 1])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 + 1];
				arr[i + 1] = temp;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int main()
{
	int arr[] = { 1,3,54,76,7,5,45,9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bubble(arr,sz);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


那么可以看出,输出的结果就是  76,54,45,9,7,5,3,1


总结

这里对文章进行总结:

从大到小,和从小打大至于要改变if (arr[i] <arr[i + 1])中符号即可。

注意:在调用函数时,在函数内部无法算出sz,即数组的元素个数,所以需在主函数中算出后,再传入函数形参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aoFreeandeasy_/article/details/12356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