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模式—行为型

创建型

1,单例设计模式
2,工厂设计模式
3,建造者设计模式
4,原型设计模式

结构型

5,代理设计模式
6,桥接设计模式
7,装饰设计模式
8,适配器设计模式
9,外观设计模式
10,享元设计模式
11,组合设计模式

行为型

12,模板设计模式

简介

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框架,并将某些步骤推迟到子类中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可以让子类在不改变算法整体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这里的“算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业务逻辑”,并不特指数据结构和算法中的“算法”。这里的算法框架就是“模板”,包含算法框架的方法就是“模板方法”,这也是模板方法模式名字的由来。

怎么学

绝大部分设计模式的原理和实现,都非常简单,难的是掌握应用场景,搞清楚能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的问题

模板模式主要是用来解决复用和扩展两个问题。

使用场景

1,多个子类有共有的方法,并且逻辑基本相同或者相近;

2,重要、复杂的算法,可以把核心算法设计为模板方法,周边相关的而细节功能则由各个子类实现;

3,重构时,模板方法模式是常用的模式,把相同的代码抽取到父类中,然后通过钩子函数约束其行为;

UML类图

AbstractTemplate:抽象类,定义了一套算法框架

ConcreteClass1:具体实现类1

ConcreteClass2:具体实现类2

简单示例

也可看作模板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Class {
    public final void templateMethod() {
        //...
        method1();
        //...
        method2();
        //...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method1();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method2();
}
public class ConcreteClass1 extends AbstractClas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method1()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method2() {
        //...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lass2 extends AbstractClass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method1()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method2() {
        //...
    }
}

使用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Class demo = ConcreteClass1();
        demo.templateMethod();
    }
}

总结

在模板模式经典的实现中,模板方法定义为 final,可以避免被子类重写。需要子类重写的方法定义为 abstract,可以强迫子类去实现。不过,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模板模式的实现比较灵活,以上两点都不是必须的。

模板模式有两大作用:复用和扩展。其中,复用指的是,所有的子类可以复用父类中提供的模板方法的代码。扩展指的是,框架通过模板模式提供功能扩展点,让框架用户可以在不修改框架源码的情况下,基于扩展点定制化框架的功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ezconn/article/details/108812616